建兴四年五月,曹丕病逝,享年四十,太子曹叡继位。
诸葛亮盯着林夕看了许久,直将她盯得发毛。
“你这样看我干嘛?”
“夕儿,你当真是仙人?我曾听华老先生唤你仙姑,还觉得这是对你医术的称赞,可现在你说的那些预知都准了。”
“华佗那老先生可不靠谱,丞相莫听他胡言。还是想想该怎么利用这个机会吧!”
丞相点头,也顾不得许多,立刻召集相府的军师、长史、主簿、参军、东西曹掾属等属官前来议事堂,林夕也列席其中。
“现在曹丕病逝,东吴那边传来消息,孙权已令左将军诸葛瑾和将军张霸攻打襄阳,孙权自己领兵攻江夏,不知诸位有何见解?”丞相简单将现在的局势说了说,然后便摇着羽扇看向堂下跪坐的众人,目光尤其在马谡身上多停留了一秒。
参军杨仪却是抢先发言,“丞相,东吴既然已经伐魏,孙权还亲自领兵,吾大汉是否可以趁机伐吴?”
丞相不置可否,长史向朗则提出反对。“吾大汉的敌人乃是曹魏,现在正该北伐,而非东征。”
于是属官们就北伐和东征分为两派,各陈利弊。
终于,马谡发言了。
“丞相,谡以为,此时吾大汉应该迅速整备兵马,同时派出使臣前往东吴,与吴王商议联合用兵,让曹魏面临两线作战,大汉与东吴各取所需。”
丞相目露赞许,但就不知时间是否来得及。
林夕就见不得诸葛亮赞许马谡,原本不打算发言的她,此时却说:“马参军所言固然不错,但不知你所说的联合用兵,是指现在么?”
马谡点头,“当然是现在,现在大汉粮秣丰足,兵甲齐备,正当趁曹丕新丧孙权用兵时发兵北伐。”
林夕却是哂笑,“马参军可知,吾等即便立即整备兵马粮秣,待到汉中就至少要旬月,再伺机北伐,少说也需半年,东吴对曹魏发动的战事,根本不会有这样久。”
马谡见又是林夕拆他的台,立刻红温了,“林辅汉,你怎知东吴的战事一定坚持不了半年?再者我们派出使者,目的就是要说服孙权一起用兵,只要达成盟约,怎会来不及?”
林夕冷哼一声,“我敢断言,东吴打不赢曹魏,既然打不赢,那孙权见势不好必然撤军。至于派出使者与之谈盟约,敢问马参军,吾大汉需以何等利益去让孙权不顾兵败也要拼尽全力去战曹魏以待我军兵出汉中?”
马谡无言以对,只能恨恨说:“你难道能掐会算,怎就知孙权会输?”
林夕哈哈一笑,“孙权对外用兵,十次九败。因为他手下各位将军的部曲都是世家私产,不愿意用自己的私产为孙权开疆拓土,很难理解么?”
丞相见差不多了,便问:“那么林辅汉以为当如何?”
林夕一抱拳,“首先,林夕认为应当北伐而非东征。其次,举国上下应从容整备兵马粮秣,先至汉中,再观曹魏局势,伺机而动。第三,出使东吴是必须的,但非此时,而是先等东吴此战结果,因为东吴之胜败,关系到谈判筹码之高低,此次东吴又不会是最后一次对曹魏发兵,我军不必为了蹭他们的顺风船而乱了自己的攻伐节奏,更不用说这趟顺风船多半是要翻的。”
丞相觉得林夕说得有理,“可是一旦曹魏政权稳定,岂不是贻误了北伐战机?”
“丞相,咱们调兵遣将尚需时日,何况曹魏那边是政权交接?时间必不会短的。”
丞相沉吟良久,又起身看了半晌舆图,终于点头,言道:“就依林辅汉所言,大家先各司其职,将兵马粮秣备好,先行运往汉中。”
马谡不开心,但也只能与大家一起应诺。
林夕随众人想要退出议事堂回自己的那个小办公室,却听丞相说:“林辅汉留一下。”
摸摸鼻子,只好回来,站在丞相面前。
“夕儿,你为何总和幼常不睦?”丞相皱眉,为此事他十分苦恼。
林夕左右看看,见无旁人,便娇嗔着说:“我吃醋行不行?他有什么好,让你白天也召他夜里还召他!”
诸葛亮啼笑皆非,伸手用羽扇轻拍了林夕脑袋一下。
“胡言乱语!吾倒是想白天也召林辅汉,夜里还召林辅汉!”
然后挑眉看着林夕的脸红起来,心中愉悦,但还是要劝一劝。
“夕儿,幼常精通兵法战略,吾每每与之谈论,皆有知音之感。更兼其兄季常与吾情同手足,马家五常,如今只剩幼常矣,吾多看顾些,也是应当。”
“那丞相有没有看到他针对林夕时脸上的表情?不屑、鄙视、居高临下。恃才傲物林夕也能理解,但他真的有才么?哦,在南中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吧,提出来一个心战,可乌戈国丞相与我遇险时,他的表现如何?我林夕何时轮到他这样的人鄙视了?”
林夕回来后就问了刘禅,乌戈国她与丞相落水后,马谡在干嘛,刘禅说根本就没见到他,等他与子龙脱险后才发现他早已跑回营了。所以街亭马谡能临阵脱逃不是偶然的,这个人的人品就是有问题,比他兄长差远了。
诸葛亮对马谡南中的表现也十分不满,但马谡在他面前的样子,根本不是在林夕面前的样子,所以诸葛亮还是要维护一下他。“夕儿,莫要让个人好恶影响任用人才,此非上位者之道也。”
林夕真的有点生气,这人怎么就劝不听呢,马谡到底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
“哼,丞相要是不听劝告,以后终有后悔的时候。我就将话放在这,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我走了!”说完气哼哼的扭头就走。
诸葛亮想留,又觉得林夕这气生的好没来由,只能摇头叹气。
很快,传来的战报消息就印证了林夕的话。仅仅二十天,孙权就撤军了。
诸葛亮一边感叹林夕的先知,一边立刻派出陈震作为使者前往东吴,商讨联合用兵事宜。又与不听话的李严一番博弈,最终将他调到江州,另任陈到为永安都督,镇守永安,防备东吴。
林夕现在却顾不上前面的事情,她正在给黄月英保胎。
诸葛瞻终于来了。
但黄月英的身体着实不好,林夕要求她一直卧床,不能有任何剧烈动作,又将饮食和用度中所有会引发胎停或流产的东西都列了出来,确保万无一失。
整日的卧床和孕反让黄月英受了大罪,明明是孕妇,却比未有孕之前还要瘦。
黄月英知道自己的身体,经常拉着林夕说:“我的岁数大了,此胎看来凶险,小夕一定要答应我,先保孩子!”
林夕只能安慰,“有我在,母子都会平安的。你不要这样焦虑,会让孩子感受到的,对你们俩都不好。每日让丞相给你抚琴,跟孩子说说话,念念书,孩子在腹中就能听见的。”
“真的么?”
“真的,我从来不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