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等我回来之后小酌几杯。”
看着几位好友,贾芸心中也是升起一股暖意。
伙计们可托心腹,但不能当朋友相处。
名士们可以请教学问,委以重任,也可以当朋友相处,但很难交心。
毕竟有一层雇佣关系在,怎么相处都要有所保留。
还要有待时间。
这会子真正的朋友就是眼前这几个。
“好,我们等你。”
“御前奏对,要谨慎小心。”
“对,小心为上,赶紧去吧。”
三个朋友应下喝酒邀约,又连声提醒贾芸务必谨慎小心。
不可因为写了篇绝世妙文就自恃太高。
天子面前,任何人均需弯腰。
贾芸最不喜的就是这一点,这叫他很没有安全感。
这个时代,天子的权威和权力都太大了些。
可能隆正帝自己都想不到,贾芸这小子最为忌惮的人,就是他……
“贾东主,厉害!”
“这是替我正阳西街再次扬威了啊!”
“一会我要放一万响的鞭炮,替贾东主贺!”
“贾先生,天时人口论实在太妙了,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写出来的!”
“贾先生,我是甘肃举人,能上门来向您请教吗?”
“举人算什么,现在满城最多的就是举人,我是国子监生,我们几个想来任编辑,朝夕向贾先生请教!”
“先生将来必成大儒!”
这一次贾芸是彻底成名了。
上一次的王朝周期论,别人还能往“狂生妄言”上带。
也确实有不少人不服。
毕竟也就是把史书中历朝历代兴亡治乱的史料整理了一下。
此外就是胆大罢了。
若是伪清的那些年,怕是敢如此妄言者只有被凌迟的份。
景和年间也不行,景和帝说是宽仁,但不喜欢被人指摘。
言论上反而管的紧。
此外就是报纸是新兴事物,朝廷压根没有管理的说法。
前明时更是揭帖满天飞,明末三大案中的“妖书案”就是由无名揭帖引发。
大周也没有禁令一说,所以很多人认为贾芸取了巧。
利用自己的报纸给自己扬名。
服的人很多,不服的也不少。
天时人口论一出来……
大周神京再自负的书生也不敢说自己能写的出来。
甚至他们觉得……自己压根连想都想不到!
思路,逻辑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此外还得博闻强记!
要知道,这是科举为王的时代。
一切都得向八股文让步。
儒林外史中,范进连苏东坡是谁都不知道,这并非作者夸张,而是事实。
睡三更,起五更,朝夕不停的苦读,都是划定范围的书籍。
无非四书五经。
书经要背的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题目随便一出,就知出处。
后来干脆出现了截搭题,就是不同的书的一句话搭在一起。
还分有情搭,无情搭。
千奇百怪。
就是要在有限的书籍里,尽量加大考试的难度。
毕竟就那几本书。
背诵,讲读,然后开笔写八股。
到秀才,举人,进士,根本没有条件和能力学习四书五经外的东西。
官绅世家的子弟要好些,家中有不少藏书和有学识的长辈,多少会接触一些杂学。
普通人家,买书,拜师,不事生产,这已经是极大的负担了,哪有余钱去学习无用的杂学,看那些不进考试范围的闲书?
不知唐宗宋祖,不知唐宋八大家的所谓读书人,不仅有,而且大有人在。
这也是当时真正的智识之士最为忧虑和不满的地方。
大周神京的读书人,眼界不至于那么浅。
毕竟和信息不通畅,老师水平不够的乡镇乃至县城一级,大周京师聚集了太多的学问人。
一场普通的文会就能学到不少书本外的东西。
京城的读书人,平素是不太看的起外来者。
哪怕来的是秀才,举人,所谓名士。
在京师成名,才是真名士。
但到了此时,哪怕平时再有傲气,再自信到自负的京城读书人,在这个时候也是只有对贾芸无比敬服!
天文志,地理志,史书传记,各种杂学汇成自己的学问……
这要博闻强记到何种地步?
天时人口论不光是论点高妙,令人悚然。
而其中蕴含的学问,更是有叫人高山仰止的无力感。
西街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读书人。
原本就是有不少雅致地方,聚集的读书人原就不少。
听闻贾芸要奉旨入宫朝觐之后,更是有不少人闻讯赶来。
在众人眼中,贾芸再年幼,也是位大学问家。
再加上射雕,神雕两本书在前……
最少在神京这里,天下英才荟萃之所,贾芸已经成名!
大文豪贾芸!
这个名号就算叫出来,也不会突兀,或是被人质疑。
天时人口论摆在这,你不服,你来一个?
人心如炉,烘的贾芸浑身滚热。
一种奇特的情绪涌上心头。
贾芸强行按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向着书局外的无数人群拱手致意。
一边拱手,一边迈向前行。
这边小黄门们还在等着,不远处又传来马蹄声。
大明宫中,天子和群臣还在等着。
贾芸迈上坐骑时,卜氏和小竹也闻讯赶了来。
小丫鬟懵懵懂懂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卜氏却是眼中含泪,向着贾芸挥手。
贾芸很能赚钱,卜氏已经不再愁吃喝。
但被宗族刁难,甚至被革出贾氏一族,这叫卜氏寝食难安。
这个吃人世界,背后一点背景没有,自己本事再大也要提心吊胆,防着别人惦记,防着暗算,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这一次的神京日报和诸多风波,不就是别人在惦记谋算贾芸?
短短几天时间,别人不曾如何,卜氏却是最担心的一个。
现在却是好了。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卜氏虽在落泪,脸上却又满是笑容。
身为一个母亲,哪怕情绪过于激动导致有些失态,这又如何?
没有人能苛责一个爱子心切的母亲。
“娘,我去去便回。”
贾芸没有因为母亲出来就回头耽搁时间,只是在马上对卜氏笑着承诺一会就回。
待卜氏面露笑容点头之后,贾芸便又拔转马头,飞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