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貂蝉从陶金这里买走那些宝贝之后,立即就重新开张了怡红楼,主推高端菜色。
再加上配合开业而推出的优惠政策,怡红楼几乎包揽了全镇的食客,现在镇子上的人只要有外出就餐的需求,基本上就只去怡红楼,不做其他选择。
陶金也不时去吃上几顿,而且有着赛掌柜的关系,饭钱还没少打折,陶金吃起来很是舒心。
不过有人欢喜,就一定会有人愁,这几天怡红楼经营的风生水起,对门的同福客栈可就是惨不忍睹了。
这几天陶金每次都选择沿街的包间,刚好可以从窗户看到同福客栈的门脸,根据他的观察,这几天一个进去吃饭的人都没有。
这天,陶金照常去怡红楼吃饭,刚走到店门口,他突然听到对门那边喊道。
“同福客栈品菜大会现在开始。”
陶金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脚步不自觉地转向了对面。
陶金进到客栈里,正中的水曲柳台面上已经摆好了八个不同大小的盘子,还都用碗给扣住,看起来很是神秘。
“呦,大嘴有新菜啦,介不介意让我也一起品尝一下?”陶金来到桌前问道。
“瞧您说的,我们怎么会介意这事,刚好还可以给我们提提意见,陶先生快坐。”
佟湘玉本身就对新菜很期待,这会儿见陶金也来了,更觉得高兴,伸手请陶金入座。
可李大嘴听到陶金也要品菜,突然变得有些犹豫,说话也有些支吾。
“陶先生您也要吃啊,要不我给您再做一点吧,这些菜都是新研究的,不一定好吃。”
“没关系,我很感兴趣,开盖吧。”陶金摇摇头,坚持地说道。
李大嘴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只好硬着头皮打开了第一个盘子,叫出了菜名——麻辣鱼鳞。
这第一道菜一出,陶金就知道这些菜还是跟原剧情中的一样,都是些奇怪的菜。
不过陶金其实对这些个黑暗料理很感兴趣,他认为其中有那么几道菜,也并没有那么黑暗,反而应该不会太难吃,所以他才想要过来尝一尝。
这麻辣鱼鳞,说是凉菜,其实也是下锅炸过的,陶金尝了一口,确实麻中带辣,只不过其中腥味太重,并不算好吃。
“如果能把这鱼鳞中的腥味去掉,那这道酥脆的鱼鳞,也不失为一道好菜。”陶金点评道。
李大嘴见陶金这么认真地点评,他也开始严肃起来,请吕秀才把陶金的建议记下来后,揭开了第二盘菜。
第二道也是凉菜——酒酿萝卜皮,其实就是用酒腌制的萝卜皮,没什么亮点,就是吃个新奇。
“萝卜皮清脆爽口,再配合上酒香,算是一道不错的开胃小菜。”陶金这次点了点头。
李大嘴得了信心,一把掀开了第三道菜,这道是热菜——红烧胖大海。
这道菜陶金还没下筷子,一股胖大海独有的中药味就扑鼻而来,陶金皱着眉头吃了一口,中药味更浓了,他赶紧喝了一碗水漱口。
“大嘴,你还是让胖大海回归药材的身份吧,做食材不是它的命运。”陶金诚心劝了一句,这让李大嘴有些尴尬。
好在接下来的菜——酥炸小黄瓜,给李大嘴挣回了一些面子。
被炸的酥脆的面衣配合里面煮到半软的黄瓜,口感很是丰富,陶金嘴里满是黄瓜本身的清香,忍不住又多吃了一块才停下。
“这道菜不错,可以直接上菜单了。”陶金对小黄瓜给予了高度肯定。
再下一道菜是——碳烤母猪蹄,到了这道菜时,白展堂给佟湘玉解释疑问,说公猪蹄烤不熟,其实这是错误的。
一般公猪只要到了重量,就会出栏宰杀,而母猪因为要留着生崽,所以活的时间更长,而活得越长,猪蹄就越老,所以母猪蹄才是烤不熟的那一个。
当然了,不管是公猪蹄还是母猪蹄,只要能烤熟,都不影响味道,毕竟烧烤这种烹饪方式,很难能把食物做的难吃。
“猪蹄不错,你继续介绍,我先吃着。”陶金抱着猪蹄不撒手,不准备再吃后面的菜了。
之所以陶金一直啃猪蹄,是因为后面的三道菜他都不想吃。
这最后一道热菜,名字叫——清蒸黄花鱼,不过并不是用清水来蒸,而是用李大嘴收集了多年的剩菜汤,或者也可以换一个名字,泔水。
除了这道“泔水蒸黄花鱼”,汤品则是——汤水蛋花汤,听这名字,就知道其也是泔水系列的菜,陶金完全没有尝一口的想法。
至于最后一道甜品,倒是可以入口,菜名叫做——冰糖肥肠,让陶金不想吃的点,则是这菜太过腻味。
肥肠里面本身就带有肥膘,已经是很腻了,把肠子卤完了之后再挂上一层熬化了的冰糖,更是腻上加腻,陶金完全没有想吃的欲望。
陶金这边啃着猪蹄,那边白展堂正在和佟湘玉商量拉客人的方案,陶金听的真切,白展堂准备雇一辆牛车,然后把牛车赶到官道上堵住,以此迫使过路行人不得不绕道七侠镇,顺便来客栈吃饭住宿。
佟湘玉被白展堂的计划说动,直接同意了下来,给钱让白展堂去雇车。
等白展堂走后,陶金也吃完了猪蹄,给出了他的最终意见,八道菜中,陶金挑出了四道菜,他认为可以上菜单,分别是麻辣鱼鳞、酒酿萝卜皮、酥炸小黄瓜和炭烤猪蹄。
至于剩下四道菜,陶金建议直接倒掉,佟湘玉感谢过陶金之后,当即就让郭芙蓉写了块牌子立在门口,开始宣传起来。
“同福客栈新菜上市,欢迎各位客官前来品尝。”
对面的怡红楼见佟湘玉这边叫板,便也出来宣传要给客人免费送菜,一时间两边陷入攀比的局面。
从一开始的送茶水点心,变成送好酒和硬菜,再到直接送钱,两边是越叫越凶。
最终怡红楼那边更是开始送人了,放出话来每人送二十两银子,加送丫鬟两名,还是不限量供应。
这话一出,怡红楼直接就被挤爆了,镇子上的人全都冲进去抢银子抢人,就连捕头邢育森也不去维持秩序,在那里闷头领钱。
而当时距离怡红楼最近的陶金,在他们喊出送汾酒的那句话时,就已经进到怡红楼里了。
他花了不少时间,专门挑了两个最顺眼的丫鬟,就等管事那送丫鬟的话音一落,立即就把她们拉在手里,带着她们出门回家,顺便还在门口领了那二十两银子。
陶金领着丫鬟回家的第二天,怡红楼就因为送的东西太多而被镇上的人给搬空,当场就倒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