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从押送的衙役口中得知,放债的是县官老爷的小舅子的媳妇的娘家表哥。大家都知道这伙人吃人不吐骨头,就没人跟他们借银子了。这次就是明抢,明抢还找个借口,说是没还清欠债。
就算不借他家银子他们都恨不得上门去抢,这回还是借过银子的人家。明明不欠他们银子了,但也还空口白牙的诬赖人家。这伙人有东西抢东西,没东西就抢人,大有不吸干了人血不罢休的架势。
这人到了边关打了几年的仗,直到七年前受伤离开了军营。开始因为是流放的犯人,不能离开边关,就也做了上门女婿。后来朝廷虽然有大赦,但老家没了亲人,自己在这里也有了家,也就落地生根了。
入赘的人家很好,对他像自己家的儿子。媳妇怀了五个,生了四个,活下来三个。大的两个是儿子,小的是女儿,今年女儿病了,没钱医治。有这前车之鉴也不敢借钱,最后媳妇为了银子,瞒着家里人,自卖自身了。
他担心媳妇被卖了会受苦,所以把孩子交给岳父岳母也跟了来。知道自己有残疾,愿意不要卖身钱也要跟着妻子一起为奴为婢。
江婉听着直看黑着脸的德郡王,那意思:看看、看看,这么垃圾的官员?你可是观察使,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
德郡王黑着脸问了那男人原来住的城镇的名字,拿了张纸记了下来。
江婉看着抱头痛哭的夫妻二人道:“我们就在这里住三个来月,我们走的时候就放了你们的奴籍,到时候你们好好回去过日子就行了。”还没来得及欣赏夫妻二人欣喜若狂的表情,就看到边上大龄丫鬟的惊惧之色。
不用问,一个年轻女子,给她自由,在这个边境城镇里,那就是把一只小羊扔到狼窝里。于是赶紧:“要是没地方去我也会给你找个稳妥的人家,到时给你点嫁妆嫁过去就行了。”大龄丫鬟脸色虽然还是不好,但看着没那么恐惧了。
这里不需要瘸腿的男人,打发了瘸腿男人回家。看着那男人愁苦的脸上带着不可置信,扛着府里给的十斤粮食,一颠一颠的走了出去。只给他十斤粮食,也是因为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
安排大龄丫鬟近身伺候,年轻妇人除了做饭还做些洗洗涮涮的粗使活计。
江婉也在考虑,这个时代,缺医少药,能不能有什么办法?官府能不能做点什么?
第二天江婉就跟德郡王商量,反正德郡王也不好在边城做什么,不如帮着找找,看有没有好心的大夫肯免费给病人看诊,也不是天天免费,就一旬里边有一天,也不是可着一位大夫薅羊毛,这样的大夫或医馆总要找多几家。
江婉发现德郡王这阵子醋性有点大,这种找男人商量事情的活就交给他吧。江婉也没打算歇着,二夫人不是商户人家出身吗?能不能每个月都搞点子银子,再把这些出了银子的人招在一起,办个社团或是会所什么的。
到时有需要借钱的人,可以向这个团体申请,也不是无偿的借。以后有能力还的就写欠条,没能力还的,就安排借钱的人干活抵欠款。这样多少可以解决一点穷人看不起病的问题,当然如果可以募捐一点银子就更好了。
跟德郡王商量好了,德郡王去联系大夫,江婉就去了将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