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许多和袁起简单聊了几句明天的计划,便各自钻入棕榈树叶围帐内。
这个由树叶编织围成的小天地,虽然简陋,却给人一种温馨而安全的感觉。
围帐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植物清香,让人心情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
夜色深沉,岩洞外偶尔传来几声夜行动物的低吟。
思绪逐渐飘远,她的身体也随之放松,呼吸渐渐变得平稳而深沉,很快就陷入了梦乡。
梦里,她仿佛置身于一片广袤无垠的绿意之中,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清新的空气。
…………
游戏时间第四关day4早上7:30。
第一缕晨光渐渐透过棕榈树门帘,洒进了岩洞中,许多缓缓睁开了眼睛。
她轻轻地掀开棕榈树围帐,果然发现大佬又早早地起床了,岩洞中被整理地干净整洁。
走出岩洞后,袁起已经坐在平台上,晨光洒在他的身上,显得身姿格外的挺拔。
他的身前,篝火堆静静地燃烧着,火苗跳跃,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大铁锅架在火上,锅内的水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散发出诱人的热气。
袁起手上拿着似乎是今天早上新制作的木铲子和木汤勺,正在忙碌着。
只见他一边将一点点海盐撒入锅中,一边将两个椰子放在篝火上慢慢烤制。
过了一会儿,他用匕首在椰子顶部划开一个小口,将里面的椰汁倒入大铁锅中,椰肉则留在壳内备用。
随着锅中的汤水逐渐沸腾,袁起将鹿肉块放入沸水中,用木铲子轻轻翻动,让肉块均匀受热。
在等待肉块煮熟的过程中,袁起又拿起几个野果和昨天许多采到的野菜,用匕首将它们切碎,加入锅中。
不久,锅中的汤水已经变得浓稠,香气四溢。
袁起拿起木汤勺,给自己面前的小木碗里舀了一勺汤,轻轻吹凉后尝了一口,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最后,他将烤好的椰子壳用匕首劈开,将煮好的早饭盛入两个木碗中。
此时,许多已经在他对面盘腿坐下了。
今天许多起的也不算迟,时间这才来到了早上8:00。
她刚刚坐定,系统开始缓缓播报了:
“游戏时间第四关day4,恭喜玩家努力存活到了新的一天。
经过一晚上的休整,每位玩家体力值恢复60点。
*day4早上8:00,天气状况:晴,气温:31摄氏度。
*截至目前,《海岛盲盒派对(双人团队战)》地图——温情岛第411区存活选手1991名。
现在为您宣布昨日团队限时任务完成情况,发布今日团队限时任务,按期完成者将会在游戏结算环节获得额外奖励。
*系统限时任务2:请于游戏时间第四关day4早上8:00前搭建避难所或寻找栖息地。(已完成)”
*系统限时任务3:请于游戏时间第四关day5下午2:00前到达海岛沙滩指定地点集合,开启双人团队淘汰赛(第一场)。
注1:海岛沙滩指定地点定位信息已发送至各位玩家【窃窃】面板。
注2:未按时到达指定地点的,玩家淘汰。
注3:玩家必须以双人团队形式参加比赛,未找到各自队友的,玩家淘汰。
注4:玩家系统匹配队友已被淘汰的,需在day5下午2:00前寻找落单的异性队友组成临时团队,未找到临时队友参加比赛的,玩家淘汰。”
…………
默默听完播报后,袁起挑了挑眉,抬手将一个木碗和一个烤好的椰子肉递给了许多,温和笑道:“快尝尝吧。”
她接过袁起递来的木碗和烤椰子肉,眼睛亮晶晶的,闪烁着期待。
许多先是用小木勺?了一口椰子肉,椰肉的香甜瞬间在口腔中弥漫开来。
烤过的椰肉风味与生椰肉有些微的不同,早饭空腹的时候吃着热乎乎的东西,感觉很舒服。
随后,她端起木碗,轻轻地吹凉汤面,然后喝了一大口。
汤的浓郁与鲜美瞬间冲击着她的味蕾,让她细细品味。
汤中的鹿肉煮得恰到好处,肉质鲜嫩多汁,与椰汁和野菜的清香完美融合。
许多喝完这口汤后,仿佛整个身体都被这份美味熨帖得舒舒服服。
她看向袁起,眼中满是赞叹:“这汤……真是太好喝了!你的厨艺比我好多了。”
袁起闻言,笑了笑道:“这个副本条件有限,只能凑合吃了。”
许多摇了摇头,认真地说:“大佬别谦虚了,前几天真是难为你忍受我做的食物啊,哈哈~”
吃了几口,垫了垫肚子后,许多一边咽下了口中的食物,这才缓缓问道:“大佬,你听到刚刚系统发布的最新任务了吗?”
袁起微微颔首,语气平静而坚定:“嗯……看样子好像要进行玩家之间的pk了。”
他抬头,对许多笑了笑,道:“你紧张吗?”
许多面无表情地对着空气挥了挥拳头,道:“怎么会呢?我跃跃欲试了~”
袁起低头闷笑了一阵。
两人边吃边聊,随着太阳逐渐升高,早饭也接近尾声。
…………
游戏时间第四关day4早上9:00。
系统的播报声在二人上空回响:
【叮咚,现在是游戏时间第四关卡——海岛盲盒派对(双人团队战)day4上午9:00。
现在是每日盲盒空投时间。
是非是欧,全凭运气。
请各位玩家做好准备,接收第4个盲盒。
5、4、3、2、1。】
两个大红色盲盒快递再一次从天空中稳稳地朝着两人砸来。
许多与袁起对视一眼,无需多言,便默契地开始动手拆解起各自的盲盒。
许多今天的盲盒异常小巧,她轻轻一撕,盒盖便开了。
而袁起的盲盒则又大又重。
过了约十几秒,许多成功获得了……一根跳绳。
好意外哦。
又是一个没啥用处的物资。
许多哑然,心中暗自嘀咕:“这手气,也是没谁了。”
正当她暗自腹诽之际,一旁的袁起那边却传来了不同寻常的动静。
他那庞大而沉重的红色盲盒箱子,在费了一番力气后,终于被缓缓打开。
只见两桶巨大而醒目的4升装“娃呵呵”纯净水赫然出现在眼前。
许多瞪大了眼睛,一时之间竟无言以对。
这真是只有她一人受伤的世界。
袁起看着手中的纯净水,又看了看许多手上的跳绳,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
规整好盲盒中得到的物资后,许多与袁起再次分头行动,各自踏上了新一天的探索之旅。
许多依照往日的习惯,轻车熟路地来到了那片淡水水源旁。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水面上,闪烁着点点银光。
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用淡水清洗着锅具和碗碟。
清洗完毕,她继续向山的另一个方向进发。
走了约半小时,她的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繁茂的野葡萄藤映入眼帘,那上面挂满了成熟得几乎要滴出汁水的紫葡萄,如同一串串晶莹的宝石,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
不仅如此,附近还生长着几株野沙梨树,果实累累,散发着自然的香甜气息。
许多心中一喜,连忙动手采摘起来。
她小心翼翼地避开枝叶上的尖刺,生怕弄伤了这些来之不易的果实。
不一会儿,她的双手就捧满了各式各样的果实,于是,她一一往空间背包里放去。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天色快要接近中午,许多沿着蜿蜒的山道小径返回,一路上还不忘收集了很多质地坚硬的石头。
回到岩洞前,她从空间背包中掏出了第一个盲盒开出的10斤水泥粉,心中盘算着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在岩洞内搭建一个既安全又实用的简易灶台。
尽管在岩洞外那宽敞的平台上同样能够烹饪食物,但许多意识到,随着副本的不断深入,天气状况或许会变得充满变数。
这样一来,即便外界风雨交加,她也能在岩洞中生存。
她轻轻撕开外包装,只见水泥粉细腻而洁白,如同细小的沙粒,散发出淡淡的工业气息。
许多环顾了岩洞四周,最终选定了岩洞靠近洞口的一处角落作为灶台的位置。
这里既通风又避雨,是搭建灶台的绝佳地点。
她先是在附近棕榈树旁挖了很多微微湿润的泥土,然后来到岩洞中用泥土混合着一块块石头,围成了一个大致的框架。
这些石头大小不一,但质地坚硬,足以支撑起整个灶台的结构。
接着,她开始动手调配水泥。
她掏出一瓶早上新灌满的淡水瓶,将适量的水倒入水泥粉中,然后用袁起昨天用剩下的木头边角料当做棍子轻轻搅拌。
起初,许多在水泥粉和清水的调配比例上遇到了难题,她过于吝啬地控制水量,导致水泥浆显得过于干硬,缺乏流动性,搅拌起来颇为梗涩。
于是,她耐心地逐步添加清水,一边细致观察,一边小心翼翼地调整。
随着水泥与水合适配比的相遇,水泥浆逐渐达到了她心中所期望的那种,既不过分稀薄、也不失柔韧的理想状态,瞬间变得粘稠而富有粘性。
然后,她用一块边角料木板片抄起一点点水泥浆,开始将其填充到石头框架中。
过程中,她用木板片轻轻拍打水泥浆,使其更加紧实,同时不忘用木棍在水泥浆中插入一些小孔,以便排出多余的气泡,使灶台更加坚固耐用。
此外,她不时地停下来检查水泥的凝固情况,确保整个灶台的结构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泥逐渐凝固,灶台的雏形也渐渐显现出来,轮廓清晰,稳稳地矗立在岩洞的一角。
许多站在一旁,伸出手,轻轻触摸着还略带湿润的水泥表面。
虽然灶台看起来还有些粗糙,水泥的痕迹错落有致,但这毕竟是她第一次操作水泥粉,第一次尝试刮腻子这样的技艺,自觉已经十分满意了。
接下来就是等灶台彻底干透和进一步的完善了。
许多知道,水泥的凝固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急不得。
于是,她走出岩洞,到了外面的平台上,开始准备午饭。
今天的午饭,许多依旧选择了做铁锅煎兔肉。
她将腌制好的兔肉块小心翼翼地放入烧热的铁锅中,随着“嗞嗞”的声响,兔肉逐渐煎至金黄,她熟练地将其盛出,放在一旁的木碗中。
接着,她又动手做起了野草菌菇汤,在铁锅中慢慢炖煮。
今天,她特意控制了下海盐的用量。
然而,在轻轻尝了一口后,她不禁叹了口气。
今天的菜似乎味道又过于清淡了。
她无奈地摇了摇头。
正当许多对着自己的厨艺懊恼时,袁起回来了。
他一只手里攥着几根粗壮的兽骨,这是在一处野兽出没的地方发现的。
“许多,这些兽骨我觉得可以打磨加工,制成实用的工具。”袁起一边说着,一边将兽骨放在平台的大石块上,仔细端详着它们。
“比如,我可以打磨成骨针,用来缝制昨天晾晒的鹿皮和兔皮,或者,还可以制作成别的什么工具。”
许多闻言,笑着点了点头。
袁起的另一只手上还拎着两只兔子。
昨天搭了个陷阱后,他打算每天都过去看一眼,果然,今天又有了收获。
二人迅速吃完午饭后,许多就开始收拾碗筷。
而袁起则开始处理兔子,他更加熟练地开始剥皮去骨。
袁起忙活间隙,他还看了看昨天放在大石板上的鹿皮和两块兔皮。
经过一天的晾晒,这些皮张已经变得干燥而坚韧,散发出一种独特的皮革香。
他拿起一块兔皮,轻轻地抚摸着它柔软的表面,满意地点点头,心中盘算着如何用这些皮张制作更实用的物品。
鹿皮较大,可以用来制作毯子或者包裹物品。而兔皮则更加柔软细腻,可以用来缝制枕头或桌垫。
处理完两只兔子,袁起依然将新的两块兔皮放在大石板上晾晒,随后一刻也不停歇,着手开始打磨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