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澄出门前,卢云带着红叶过来送了一些东西,是她自己做的里衣和鞋袜。李澄接过东西,很是珍惜地摸了摸,有人给自己做衣服,怎么想都是一件让人挺温暖的事。
“我原来想不通,觉得你年纪还小,天天在外跑生意不像话。”卢云摸着李澄的手,慢悠悠说话。
“那姨母现在是想通了?”李澄靠在卢云身上,卢云对她如同女儿,她自然能体会到。
“想通了,我看着你这么能干,老爷也说了以后女子药堂都是你的私产。我就想着等过几年,让夫人帮你物色个不错的人,到时候给你当上门女婿也行,或者别的也行。”
“别的?”就是李澄,曾经见多识广的前老夫人,一时也没听明白卢云这言外之词。
“红姨娘昨天说了,好多参军的少年都是无父无母才去的。”卢云原本为了李澄的婚事想得夜夜不能入睡,一会想着李澄断亲会影响名声,一会又觉得李澄天天在外跑女子药堂的事,会不会被人说闲话。直到昨天,红姨娘说那些当兵的孩子里好多无父无母,最后也都混出了名堂,她就心动了。
成亲后,上面没有公婆,就没人计较李澄这几年接连不断的事。更妙的是,这能混出名堂的,都是上进的孩子,凭着赵家的实力,从中挑出几个正派的,不是难事。
“姨母,我还小呢。”李澄把头压在了卢云肩上。
“不小了,不过现在不着急,过几年再说。”卢云不摸手,改摸李澄头发了,温情十足。
趴在卢云肩头的李澄,思绪放空,什么都没想。她从小没感受过什么母爱,现在的她就想好好趴着,听卢云说些对她未来的安排,这让她觉得还是有人真心疼爱她的。不是说赵夫人对她不好,只是她们之间的关系比起母女,更像是合作伙伴。
屋内的红叶站在卢云身边,离韭黄和蒜苗远远的,大气都不敢出。她不敢说她有点怕韭黄和蒜苗,哪怕这两人每次跟她说话都带笑,她就是觉得这两个人和她不一样。
到了出发日这天,赵夫人安排的护院保护着李澄的马车,和鲁家两位表少爷在城门前集合,一起出发前往梧州看地。
就因为这,有人特地去问鲁夫人,将来他家会不会和赵家结亲。鲁夫人一脸遗憾地说,这事是没戏的,虽说她觉得自己外甥非常好,但人家李东家肯定是看不上他们的。她没说的是,前几天她问过何明、何亮两个兄弟,这两人异口同声说姨母您想太多了,我们就想找个温柔、顾家的。李东家这样的,真不敢高攀。
因着粮食管制一事,各地守卫都比之前李澄去黄州时候多了不少,也因此路上安全了不少。再次路过几个凤凰镇的时候,李澄发现原本热闹的客栈关了门,商铺也都摘下了牌匾,小镇上人少得可怜。
“都没了?”
“没了,朝廷动真格的了。”
“早该如此。”韭黄对这几个地方没什么好印象。
何明、何亮不明白其中缘由,但也不多话,路上谈的只有盖房子、装修房子这两件事,非常专注。李澄见他们这样,心下满意,到了梧州和兄弟两个核对了位置,图纸后,就做了甩手掌柜,不再多问。等到鲁家的匠人到了后,李澄带着韭黄、蒜苗离开梧州城,倒是把赵家护院留了下来。
“初到一地,总有地头蛇,护院里有擅长处理这种事的人。”李澄多交代了一句。
“李东家想得周到。”这事何家兄弟也有预料,他们也带着人来的。但如果赵家出面,自然更好,不耽误他们以后接梧州、桐州的生意。
李澄不再浪费时间,和韭黄、蒜苗换了吉庆准备的马车,一路直奔衡州。如果时间赶得上,还能碰上赵家给新兵送牲畜的热闹。她们自然不会混入军营这么大胆,但是在门口围观下,想来不是什么大事。
赵家送牲畜这天,李澄三人站在人群中一点都不显眼,首先她们的脸做了修饰,换了普通的衣服,看上去并不是富贵逼人。
其次,附近镇子上的人都来看热闹,小媳妇大姑娘的一堆堆人,各个都穿得相当漂亮,没人看得过来。
伍大光早早听说有芷州首富给新兵营送东西的事,他一张嘴惯会哄人的,带着几个小兄弟就跟着老兵出来拉猪赶鸡了。
梁枫穿着和众人一样的粗布训练装,走在人群中,倒是挺显眼。无他,长得太好看了。一群新兵日夜操练,都被磋磨得不行,梁枫虽然也有些疲惫,但依然遥遥领先其他人。新军营的人心眼也多,有人送东西,就让好看的,个子高,身材好的新兵往前走,顺便展示下风貌。
“前面那个孩子可真好看啊。”少妇们的年龄,喊梁枫一句孩子,一点都不夸张。而且定位在孩子后,她们说起来更加坦然,不用担心别人嚼舌头。
“那孩子身边那个也不错。”
“还是那孩子好。”
众人围着议论的时候,李澄眼睛直直盯着梁枫的方向,她已经大半年没见过梁枫了,梁枫高了,也壮了。
“这些大姐们,都在说你长得俊呢。”崔格用胳膊拐了下梁枫,却没听到梁枫回话,转头看了眼梁枫,就见梁枫的眼睛在盯着对面几个人。
崔格想着梁枫盯着的人,是不是特别好看啊,便也跟着往那边看过去。两个大姐,带着个凑热闹的妹妹,没什么特殊的啊。姐姐们长得一般,妹妹有点营养不良,脸色不怎么好看,长相有点没特点,反正他看了好几眼,都没找出这孩子的特征来。
“你认识?”崔格又推了一把梁枫。
“不认识,就是觉得她们衣服颜色有意思。”梁枫被崔格连推两下,转头答了一句。
崔格再看,两个姐姐一黄一绿到还说得过去,中间那个年纪最小的女孩却穿了一件宝蓝色的衣服,这算什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