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朱常洛生病之后,身体就不好,按照正常思路总是要寻医喝药的。】
【结果朱常洛服用了掌管御药房的宦官崔文升开的药后,病情反而加重了。】
【一天之内拉了三四十次肚子,身体变得极度虚弱。】
【不少人猜测这个宦官是郑贵妃派来的人,不过毕竟没有实据记载,真真假假也说不清。】
武周,武则天挑了下眉头,后宫争斗嘛,从医药入手的阴私之事也不少。
她是从后宫中走出来的,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这宫中的太医院可是关系到帝王安危的重要场所,必须要保证干干净净才行。
可惜,这朱常洛也不是个脑子清醒的。
人家送美女,他也真敢收?
瞧着吧,估计小命要不保。
【眼见着陛下迟迟没有好,八月二十九日的时候,鸿胪寺丞李可灼正式出击。】
【他表示自己有仙丹可以治疗皇上的重病,大臣们经过商讨后决定让他一试。】
【对于朱常洛来说,此时已经是死马当成活马医了,试一试也无妨。】
【历史上吃丹药的皇帝那么多,最差不就是个没作用的结果。】
【他总不至于吃一颗就挂了吧?】
朱常洛:智商不祥,幸运值E。
明朝,一听到这话,海瑞的眉头立马就皱了起来。
丹药多半有毒,这些臣子怎么搞的,怎么能让陛下吃这种来历不明的丹药呢?
陛下...陛下也是,这无疑是饮鸩止渴!
【李可灼进献的红丸,朱常洛服用第一颗后,气色红润起来,感觉身体有所好转。】
【就又叫人让李可灼再送一颗,寻思着能快点吃好。】
【然而,就在九月初一凌晨,朱常洛便驾崩了。】
【此时,距离他登基不过一月左右的时间。】
朱常洛脸绿了,咋整?
他早上已经吃了一颗了!
他急忙喊太医,顺势给自己的喉咙来了个深度按摩,希望把药丸呕出来。
永乐年间,朱棣真想呵呵他一脸,不作死就不会死!
一个月?什么都没来得及做就去世了!
上个皇帝的陵墓刚修好,就要马不停蹄的给他这个新帝修墓了!
头疼,真的是头疼!
【大臣们都傻眼了,我滴老天,皇帝刚登基就挂了!】
【虽然皇长子朱由校年纪尚小,但按照继承制也应当奉朱由校继位天子。】
【然而麻烦才刚刚开始,朱由校年幼一直由朱常洛的爱妃李选侍抚养。】
【这位李选侍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有自己的小算盘。】
【以前朱常洛登基的时候,本来打算将李选侍封为皇贵妃,但李选侍觉得这不够。】
【借此机会要求直接把自己封为皇后,朱常洛心中犹疑,加上朝臣反对,这才没能如愿。】
朱元璋此刻感觉已经是乌云罩顶了,大明都要亡了!
宫内朝中全都是些什么货色,造孽啊!
武周,武则天却是眼睛一亮,莫不是它大明也来了个女主摄政?
这局面,简直是天赐良机啊!
虽然不是亲生儿子,大宋那个刘娥不也是借此临朝称制了吗?
【如今皇帝暴毙,朱由校又年幼,李选侍作为新主的养母,操作空间就大了。】
【李选侍借机一直坐镇乾清宫,想要借朱由校来把控朝政。】
【朝里的大臣哪个不是人精?立马猜到了李选侍的打算。】
【作为顾命大臣的杨涟联合几位重臣直接闯进了后宫,要求面见皇长子朱由校。】
武则天缓缓坐下:好蠢!
宋朝,苏轼目露不赞同,微微叹了一口气。
这虽然是为了匡扶正统的权宜之计,可外臣强闯内宫意味着什么?
朱家的皇权,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威严和不可侵犯了!
与其说是为了天子,不如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
朱瞻基捏紧了拳头,目光凌冽,冷哼了一声。
天子无能,皇权竟然衰落至此!
若是放在大明开国初期的时候,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强闯后宫!
想到这里他也是无奈,由校估计也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子。
在这么至关重要的局势中,竟然只能做一个被推着走的棋子?!
【李选侍十动然拒,不给他们面见朱由校的机会,甚至将朱由校禁闭在乾清宫。】
【朝臣也不肯轻易的放弃,所幸乾清宫中的老太监王安想方设法骗过李选侍,成功把朱由校带了出来。】
【朝臣们也是抓住机会,直接就是一个叩拜的大动作,齐呼万岁。】
【把朱由校小朋友吓了一跳,随即就被群臣奏请前往文华殿商议登基之事。】
【然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来抬轿子的轿夫迟迟没有到。】
【时间就是金钱啊,耽搁久了难保不会横生变故,到时候就麻烦了!】
想起这个事,朱由校手中的木工活就是一顿,神情有点无语。
那时他年纪小,但也是个15岁的少年了,体重也不轻。
难为他们几个,一把老骨头愣是健步如飞的带他离开了乾清宫。
朱由校摇摇头,管他呢,什么事都没有手中的木工活来的有趣!
【杨涟,张维贤,周嘉谟和刘一璟四个朝廷重臣,四五十岁的老年人。】
【愣是硬生生的抬起了轿子,护送着朱由校离开了乾清宫。】
【就算是小轿,对于这些身体羸弱的文人,还是中老年人来说,也不是件容易事。】
【也算是史上最豪华的高级轿夫团队了。】
【不知道,年少的朱由校坐在其中的感受如何?】
朱由校:......吓得他都坐不安稳好吗?
一个是兵部右给事中,一个是英国公,另外两个是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
也是难为他们了!
杨涟则是有些汗颜,微微有点尴尬。
这个,情急之下,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洪武年间,朱元璋和朱标几人对视一眼,感觉哭笑不得。
这算什么?
他倒是不知道这些养尊处优的文人,还有这一面呢?
朱标轻笑一声,打趣道:“果然还是这权力动人心,竟让这些人重焕青壮年的生机。”
小朱棣嘿嘿笑着说:“只怕当时,那杨涟等人是恨不得脚上安个风火轮!”
【为了摆脱李选侍等后宫之人的挟制,朝臣把朱由校安排到了太子宫慈庆宫。】
【李选侍挟持朱由校的谋划失败,但她并没有放弃。】
【毕竟论理,她是朱由校的母亲,无论如何都是他的长辈,先天就占了礼法的优势。】
【但她忘记了,大明的文官是什么人?】
【能跟她轻易妥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