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乱世风云起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在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徐州,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成为了各路诸侯争夺的焦点。
话说徐州牧陶谦,为人宽厚仁慈,治下百姓安居乐业。然而,时局动荡,陶谦虽有心守土安民,却无奈力有不逮。一日,陶谦在府中愁眉不展,忽闻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原是谋士糜竺求见。
糜竺步入厅堂,见陶谦满面愁容,便道:“主公何事忧心?”
陶谦叹道:“徐州地处四战之地,北有曹操虎视眈眈,南有袁术蠢蠢欲动,吾虽欲保境安民,奈何势单力薄,恐难支撑啊。”
糜竺沉吟片刻,道:“主公勿忧,吾闻曹操近日欲兴兵犯境,但此人素重风水,若徐州之地不合其意,或可令其退兵。”
陶谦闻言,眼前一亮,忙问其详。
糜竺道:“吾早年曾习得易经风水之术,徐州城地势北高南低,形如卧虎,此乃吉兆。然而,徐州城南有一小山,名曰云龙山,其势如龙欲飞,直冲徐州城,此乃凶兆。若曹操兵至,必观此地风水,若觉不利,或可退兵。”
陶谦闻言大喜,忙命糜竺设法化解此凶兆。
糜竺领命而去,暗中寻访能人异士,欲以易经风水之术化解云龙山之凶兆。
第二节 神秘道士现
且说糜竺遍访徐州,终得一神秘道士相助。此道士名曰于吉,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精通易经风水之术。
于吉随糜竺来到徐州城,细细观察云龙山之势,皱眉道:“此山之势,确如龙欲飞,直冲徐州城,此乃大凶之兆。然则,化解之道,需以八卦阵图镇之。”
糜竺闻言,忙问如何布置八卦阵图。
于吉道:“需于云龙山之巅,立八卦石碑,按八卦方位排列,再以符咒加持,方可镇住此山之凶兆。”
糜竺闻言,忙命工匠准备石碑符咒,又命士兵协助于吉布置八卦阵图。
数日之后,八卦阵图终于布置完毕。于吉立于云龙山之巅,手持符咒,口中念念有词,忽见一阵金光自石碑中射出,直冲云霄,云龙山之势顿时为之一变。
糜竺见状,大喜过望,忙将于吉引见给陶谦。
陶谦见于吉仙风道骨,心知此人必非凡品,忙施礼道:“先生高义,救了徐州百姓,陶某感激不尽。”
于吉微微一笑,道:“此乃天数,贫道不过顺水推舟罢了。然则,徐州虽暂得安宁,然乱世之中,吉凶难料,主公还需多加小心。”
陶谦闻言,心中暗自思量,深知乱世之中,唯有自强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节 曹操兵临城下
却说曹操闻讯徐州城有神秘道士相助,化解了云龙山之凶兆,心中大疑,遂命大军压境,欲探虚实。
曹操大军行至徐州城下,只见城墙高耸,旌旗飘扬,士气高昂。曹操心中暗自思量,暗道徐州城果有能人相助,不可小觑。
曹操命人叫阵,陶谦命部将出战,两军交战,各有胜负。曹操见徐州城守备森严,一时难以攻下,心中越发疑虑。
一日,曹操独自一人登上高处,远眺徐州城及云龙山之势,忽见云龙山之巅金光闪闪,似有神秘力量笼罩其上。
曹操心中暗惊,忙命人请来军中精通易经风水之士,欲问其究竟。
那术士观之半晌,道:“此乃八卦阵图之威,可镇凶兆,保徐州城一时安宁。”
曹操闻言,眉头紧锁,心中暗道:“若不破此阵图,徐州城难以攻下。然则,此阵图既为神秘道士所布,必有其玄妙之处,不可轻举妄动。”
曹操遂命大军暂退,以待时机。
第四节 陶谦病重让徐州
且说曹操大军退去之后,徐州城暂得安宁。然而,陶谦因连年征战,积劳成疾,终致病重。
陶谦自知时日无多,遂命糜竺请来徐州城内各大势力首领,欲将徐州牧之位让出。
众人闻讯赶来,见陶谦病榻之上,面色苍白,气息奄奄,皆心生悲戚。
陶谦挣扎着坐起身来,环视众人,道:“吾自执掌徐州以来,虽尽心尽力,然天下大乱,徐州亦难逃战火。吾今病重,自知时日无多,遂决定将徐州牧之位让出,以保徐州百姓安宁。”
众人闻言,皆惊讶不已,忙问让与何人。
陶谦道:“吾观刘备此人,仁义厚道,且麾下有关张二将勇猛无比,可保徐州无虞。吾意已决,将徐州牧之位让与刘备。”
众人闻言,虽心中各有想法,然见陶谦态度坚决,遂不敢多言。
糜竺道:“主公高义,吾等遵从便是。”
于是,陶谦命人草拟禅让诏书,将徐州牧之位正式让与刘备。
第五节 刘备接手徐州
且说刘备闻讯陶谦病重让位,心中大喜过望,忙率部赶来徐州。
刘备至徐州城下,只见城门大开,百姓夹道欢迎。刘备心中暗自思量,暗道此乃天赐良机,不可错过。
刘备入城拜见陶谦,陶谦将徐州牧之位正式禅让于刘备。刘备推辞再三,终得陶谦及众人劝说,方才接受。
刘备接手徐州之后,尽心尽力治理州事,百姓安居乐业,徐州城一时之间,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然而,乱世之中,吉凶难料。刘备虽得徐州,却亦知此乃烫手山芋,难以长久。
一日,刘备与关羽、张飞商议徐州之事,关羽道:“大哥,徐州虽好,然乱世之中,难以久安。吾等还需早做打算。”
刘备闻言,点头称是,心中暗自思量如何应对乱世之局。
第六节 再让徐州
且说刘备接手徐州不久,忽闻吕布兵败投奔而来。
刘备念及吕布勇猛无比,且素有威名,遂将其收留,并待为上宾。
然而,吕布此人狼子野心,见刘备接手徐州,心中暗自嫉妒,遂欲趁机夺取徐州。
一日,吕布趁刘备外出征战之际,密谋夺取徐州。然则,刘备麾下将士勇猛无比,吕布一时难以得手。
刘备闻讯吕布欲夺徐州,心中大惊,忙率军赶回。
两军交战之际,刘备忽见吕布军中一员大将勇猛无比,所向披靡,正是吕布麾下猛将高顺。
刘备心中暗自思量,暗道此人勇猛无比,若得此人相助,徐州可保无虞。
于是,刘备命人向吕布求和,愿以徐州牧之位相让,只求吕布放过徐州百姓。
吕布闻言,大喜过望,忙命人停止进攻,与刘备议和。
刘备将徐州牧之位正式让与吕布,吕布大喜,遂率军入驻徐州。
然而,吕布此人狼子野心,得徐州之后,非但未尽心治理州事,反而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
刘备见状,心中暗自悔恨,悔不该当初收留吕布此人。
第七节 三让徐州终得主
且说吕布得徐州之后,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徐州城内各大势力首领皆心生不满,欲除之而后快。
一日,曹操率军攻打徐州,吕布率军迎战,两军交战之际,吕布军中大将纷纷叛变,吕布大败而逃。
曹操率军入驻徐州,见百姓苦不堪言,心中暗自思量,暗道此乃天赐良机,可趁机收服人心。
于是,曹操命人安抚百姓,减免赋税,百姓皆欢欣鼓舞。
曹操又命人寻访徐州城内各大势力首领,欲以高官厚禄收服之。
众人闻讯曹操入驻徐州,皆心生畏惧,忙前来拜见。
曹操见众人前来拜见,心中大喜,遂以高官厚禄收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