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祭这日。
慕容安一身赤金龙纹冕服,头戴九珠龙冠,跟随众大臣前往祭祀大殿。
他身姿挺拔,神色庄重,每一步都迈得沉稳有力,仿佛带着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
反观慕容裕,跟在队伍之中,面色却有些阴沉。
他的眼神不时扫向慕容安的背影,那目光中藏着难以掩饰的嫉妒与不甘。身旁的几个心腹大臣察觉到他的异样,却都不敢出声询问。
一行人来到祭祀大殿前,礼部官员早已准备就绪。整个大殿庄严肃穆,香烟袅袅,四周摆满了各种祭祀用品。
慕容安走上前,接过礼部官员递来的祭文,清了清嗓子,开始高声诵读。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与虔诚。
就在慕容安诵读祭文之时,慕容裕悄悄向身旁的心腹使了个眼色。那心腹微微点头,装作不经意地朝着大殿一侧的帷幕走去。
在帷幕之后,藏着几个慕容裕暗中安排的人,他们正等待着行动的信号。
慕容安仿若未觉到这暗中的阴谋,依旧专注地进行着祭祀仪式。
然而,就在他即将完成祭文诵读,准备进行最重要的献祭环节时,突然,大殿内一阵浓烟升起。众人顿时一阵慌乱,不知发生了何事。
“快去看看,怎么回事?”他身旁跟随的礼部官员心中大惊,忙让人去查看。
慕容安迅速反应过来,一边安抚众人,一边示意护卫们维持现场秩序。
一声轰隆,偏殿竟然轰然倒塌,大火蔓延而出,吓的百官司失声尖叫,现场一片混乱 。
“保护殿下!”
侍卫们大声喊道,同时抽出腰间佩剑护在慕容安身前。
慕容裕躲在一旁,看着混乱的场面,心中暗自得意。
春祭出了这么大纰漏,祭祀失火,大殿倒塌,预示不吉,即使父皇偏袒,他也要给他安上灾星的名头。
慕容安面色平静,心中却很是愤怒。
”殿下,火灭了,但大殿也塌了,有好几位大人都受了重伤,臣先送您离开吧。“
“不必,先将所有大人护送到安全地带,另请太医为受伤的大人和护卫治伤,春祭继续。”
那礼官没想到慕容安竟还想着祭祀,一时有些呆住。
“还不快去……”
“是,臣这就去安排 。”
慕容裕没想到慕容安竟不顾危险继续祭祀,就连原本慌张的百官也在慕容安沉稳的安排下快速恢复了镇定。
“二殿下,看来我们只能动了!再这样下去,这场乱子怕是要被压下。”
慕容裕的心腹有些着急。
慕容裕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知道,一旦自己亲自参与这场混乱,事情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但一想到太子之位,他还是咬了咬牙,点了点头。
就在慕容裕的人打算点燃炸药时,殿外传来一阵兵甲碰撞声。
紧接着,一队身着精良铠甲的士兵冲了进来。为首的将领一声令下,士兵们迅速将大殿所有人团团围住。
“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在春祭大典上捣乱!”慕容裕大声喝道。
慕容安则是淡然的看他一眼,便继续手里的动作,直到所有祭祀流程走完,这才走下台阶。
“二弟,你破坏春祭,使得这么多人遭难,可有什么想说的?”
慕容裕脸色苍白,心中又惊又怒。他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阴谋竟然这么轻易就被慕容安识破了。
但他还是强装镇定,说道:“大哥,我不知你在说什么,我也是刚刚才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
慕容安冷冷看了他一眼:“前日我和礼部众人,亲自查验过各处,好好的大殿怎会突然失火坍塌?”
“你还是去和父皇解释,为何昨晚你府中侧妃的妻弟,会突然查验祭祀场地吧。”
慕容裕脸色大变,没想到慕容安竟连这样的隐秘都知道,显然是早作了准备。
慕容裕被送入宫中,得了禀报的慕容昌脸色很差。
他的叮嘱老二是一点没放在心上,如今更是差点误了春祭大事。
“父皇,父皇您明鉴,儿臣是冤枉的,大哥他这是想排除异己。”
慕容裕一进门,就扑到皇帝脚下,反倒倒打一耙。
慕容昌脸瞬间阴沉了下来,看向他的眼中满是失望:
“事到如今,你还不肯说实话?”
慕容裕身子一抖,咬牙道:“父皇你不信我,儿臣绝对没有破坏春祭。”
慕容昌摇头:“那你命人埋的火药,难道也不知情?”
慕容裕不敢置信的抬头,瞬间明白了一切:“父皇,您,您都知道?可是为什么?您就那么想看我和大哥斗?你不是说我要什么您都会给吗?那太子之位明明就是我的,为什么还要让他回来?”
慕容昌深吸了一口气,一字一顿道:“来人,将慕容裕带回府中,严加看管,没有朕的旨意,不许踏出府门半步!”
“父皇!儿臣知错了,父皇饶了儿臣吧……”
慕容裕绝望地喊声戛然而止,有士兵用帕子堵了他的嘴,毫不留情的将人拖了出去。
春祭大典虽然遭遇了波折,但好在最终有惊无险。慕容安在这场危机中的表现,让皇帝和朝廷文对他更加刮目相看。
“安儿,今日多亏了你,若不是你早有准备,众大臣恐怕都要遭遇不测了。”慕容昌欣慰地说道。
慕容安平静道:“父皇言重了,一切都是父皇运筹帷幄,否则也不会这么顺利。”
慕容昌却起身拍了拍他:“朕只是给了你几个人手,这个功劳朕可不能领。”
慕容安垂眸:“其实儿臣不管,也不会有事不是吗?”
他早已查明皇帝命人将埋下的火药全部换了,这才能淡然继续春祭,只是没想到他竟也会替他谋划。
一时间竟不知该恨还是该感激。
皇帝没想到他做的事, 慕容安竟已经知道,父子俩难得一起用了一顿安稳的饭食,关系也亲近许多。
慕容安沉稳妥当的行事风格,很快获得了百姓和官员认可,不过几日,就有人向皇帝上折子,请封他为太子。
慕容昌也借着这个由头,定下了慕容安的储君之位。
云瑶没想到,刚搬出去没几天,竟又要搬进宫去,脸色那叫一个精彩。
大事已定,慕容安也难得偷了个闲,打算入主东宫之前,带着云瑶去见一见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