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兵必败,还好有你给我做榜样,让我从此不敢小看任何一个人。”李世民深刻认识到年轻的缺点,那就是见识太少了,很多事情就是想不到。
哪怕是自己也是一点点成长和学习才能过压住那些老前辈。
项羽还需要打磨,不过没有时间让项羽打磨成为一名合格的统治者了。
刘邦可不会等你。
“《鸿门宴》就是曹无伤告密,项伯告密,刘邦化解矛盾成功活下来。”
“不得不夸刘邦运气真的很不错。”
“在项羽做出决定之后,有一个人连夜跑到刘邦军营,想要让张良跟他走。”
“这个决定改变了刘邦的命运。”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天上给了刘邦这个机会,把握机会就要靠刘邦本人了。”
“项伯来了。”
“由于之前张良和项伯是生死之交,当项伯得知项羽要灭了刘邦之后关心老朋友连夜赶到刘邦那里,想要劝张良离开。”
“张良纳闷了,这件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结果一问刘邦才知道他居然能犯这种错误,面对刘邦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张良发出灵魂拷问,你打得过项羽吗?”
“刘邦沉默了,能打得过就有鬼了。”
“从也能看出刘邦做出这个决定一定没有和张良商量,而是在别人或者就是自己内心的诱惑之下,做出了这个决定。”
“刘邦分不清大小王了。“
“有些东西要有实力才能获取,没有实力就老老实实的待在那里,发展势力。”
“不过,我们得以看到刘邦牛逼的社交本领。”
“如何快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一个陌生人成为你的朋友,甚至帮助你。”
“刘邦先问张良,你和项伯谁大。”
“张良说,项伯大自己几岁。”
“刘邦懂了,接下来就看我表演了,让你看看社交的手段。”
“张良劝了很久说动了项伯和刘邦见面,刘邦一见到项伯就大哥长,大哥短的拉近关系。”
“双手端着酒杯恭敬的伺候项伯,想要和项伯结为亲家。”
“之后对天发誓,说我进入咸阳一点东西都没有碰,财宝都放在府库里面,日日夜夜只等将军到来。”
“派兵镇守函谷关是为了防范盗贼,日月可见啊!我是绝对不敢背叛项王的啊!”
“还请你和项王美言几句,我可不敢做这种事情。”
“一套下来,项伯根本找不到回绝刘邦的说辞,加上张良也在一边求情。”
“项伯最终被说动,要求刘邦明天一早去见项羽。”
“我们看看刘邦的社交手段,并不是直接求饶,而是先和对方拉近关系。”
“当时刘邦也是诸侯王之一,能够低三下四如同侍奉兄长一样对待项伯这需要认清现实。”
“很多人失败的原因就是明明去求别人帮忙,却要保持脸面让别人感觉好像欠你一样。”
“别人不欠你,懂吧?”
“伸手不打笑脸的人,项伯面对刘邦这个样子心中有气也不好说。”
“在拉进完关系之后,刘邦立刻表忠心。”
“那些财宝全部放在那里就等你们来,为了防止财宝被人盗走我才派兵去守关。”
“结果手底下的人脑子坏掉了,误会了这个决定,这是一个误会啊!”
“总之撇清自己的关系,将这件事情定义成误会。”
“如果直接求饶,那就说明你本来就是这个打算,打你没有错。”
“如果是误会,那么就有周旋的余地了。”
“当领导一定不要把事情说死,要有周旋的余地,这也是领导为什么不把话讲明的原因。”
“把话讲明了,最后出了事要让领导来承担责任。”
“只要话没讲明,最后出了事领导也有周旋的余地。”
“我说的是这个意思吗?我可没有说,不要诬陷我好不好?”
“可以把责任撇清。”
“这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从这件事情我们也看出刘邦的能力,机会已经来了,可是把握机会要靠你自身的能力了。”
“如果刘邦没有这种社交的能力,说几句话就让项伯生气了,那不用想明天百分之百攻打刘邦。”
“项伯的这些话就无疑帮刘邦打开了迷路,有了具体的目标。”
“而不像瞎了眼的瞎子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迷迷糊糊的前去赴约。”
“知道对方心中的想法,那么就可以想对策去解决。”
“项伯回到项羽军中,跟项羽讲了说明情况。”
“发表了自己的看解刘邦那小子是没有胆量敢做这种事情。”
“而且还是刘邦先进入咸阳是有功之臣,我们就这样去攻打他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明天刘邦这小子就来这里,先看看刘邦怎么说。”
“项羽同意了。”
“这里我们就要分析一下项伯,为什么项伯要帮刘邦。”
“通俗的说法就是项伯背叛了项羽,最后导致项羽失败,项伯该死。”
“其实就是瞧不上刘邦,认为刘邦没有实力和项羽对抗。”
“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情义。”
“好歹张良救过自己的命,刘邦又那么对待自己。”
“帮刘邦说几句话还张良人情,又让刘邦欠下自己一个人情,这稳赚不亏啊!”
“要是项羽真的想要弄死刘邦,自己劝也没有用,那只能怪刘邦倒霉了。”
“还是那句话,读历史人物我们必须从他本身的利益出发,不要想当然的认为他会效忠于某个人。”
“哪怕是亲戚。”
“退一万步来讲,项羽最后失败了,项伯依然活得好好的被刘邦封为射阳侯。”
“利益才是关键。”
“赴宴开始。”
“刘邦率领的100多骑兵来见项羽,到了门口只有刘邦和张良可以去见项羽,其他人都在门外。”
“刘邦一见到项羽,立刻放低姿态,并且立刻拉近关系,道:我和将军一同起义,将军战于黄河以北,我战于黄河以南,一起来灭秦。”
“只是没想到我运气好先进入咸阳,又在这里见到了将军,没有想到有小人挑拨离间,导致了这种误会。”
“项羽一看,刘老三低声下气的求饶,看他的样子真的有胆量和自己作对吗?”
“很快就把曹无伤的说出来。”
“这也表明项羽真的太年轻了,别人前来告密告诉你这个消息,结果你反手就把别人举报了。”
“你让以后有谁敢来向你告密,以后别人谁敢来对你效忠。”
“你以后要怎么样去拉拢别人,从此刘邦手下的那些人基本上不会投靠项羽了。”
“项羽的这一句话让刘邦集团团结一心了。”
“不得不说还是项羽有本事,完成了刘邦战前的思想统一工作,那就是项羽不可靠。”
“前面我分析过了,项羽这个人做事情绝对是非常的果断。”
“如果真的要杀刘邦完全就是刘邦一进来就直接杀。”
“犹豫就意味着项羽不想杀刘邦,接下来刘邦只要躲开了范增就可以了。”
“这场《鸿门宴》下了来,唯一真心想要杀死刘邦的只有范增,结果都被刘邦化解了。”
“最后刘邦安全离开了,这就是轻敌的代价。”
“我们站在项羽的角度出发,项羽很难看得起刘邦,认为他有实力可以和自己对抗。”
“项羽本身和刘邦一起共事过,了解刘邦的能力,当时刘邦能力并不出众。”
“此时,项羽还保留过去的印象看待刘邦,殊不知刘邦已经脱胎换骨了。”
“范增看出来了,结果项羽不听。”
“金银财宝刘邦也没有动,加上他有功杀他难以服众。”
“如果杀了刘邦,那么其他诸侯王势必会对自己有看法,到时候楚怀王熊心也可以拉拢其他诸侯王来对抗自己。”
“诸多因素导致的项羽没有杀死刘邦,错过了这个最好的机会。”
“未来只有在彭城之战,刘邦又一次飘了,没有让韩信领兵导致了生死危机。”
“也让刘邦承担了千古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