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诗琪:“这样看来文景之治留着汉武帝的问题也很多。”
“文景之治和开皇之治大同小异啊!”
叶枫:“不一样,文景之治只是对国内休养生息了,主要依靠的还是老百姓的自我恢复力。”
“隔壁匈奴也在这段日子里面越来越强大了,经常会来骚扰汉王朝。”
“等待刘彻的是历史上最强大的匈奴势力。”
“国内是功臣后代猖獗,地主豪强有钱,有地,有人还有权。”
“在中央王朝对地方管辖力度不行,无法有力打击豪强势力。”
“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文景时代的很多政策是倾向于大地主。”
“道家说顺势而为,强者是可以顺着时代的浪潮越卷越大,弱者不在时代的浪潮里面被卷死就不错了。”
忽然这一刻观众感觉有几分道理,汉初无为而治说是希望老百姓自身恢复力来休养生息。
可是这不恰恰说明朝廷其实也没有能力去帮老百姓。
既没有办法打击豪强也没有办法创造新的产业。
却让豪强越来越强。
叶枫:“朝廷的政策都不错,好像每一个人都吃到了红利,结果地主豪强顺势而为,吃掉了弱者的红利。”
“刘彻要面对的问题很大,一方面匈奴势力强大,另外一方面国内矛盾激增,朝廷还被外戚专权等等。”
“窦太后,王太后比不过吕雉,但权利是实打实的。”
“相比于杨广接受的开皇之治,周围的外敌杨坚都打残了。”
“国内的地主豪强都被杨坚收拾了一顿对于皇权没有办法形成有利的制约。”
“朝廷之中皇权独大,外戚和宦官基本形成不了势力。”
“隋朝的有钱程度有目共睹,比文景之治要有钱多了。”
“杨广的梦想成为隋武帝,刘彻是实打实的汉武帝。”
听到这里,一些观众终于明白叶枫为什么嫌弃杨广了,典型的眼高手低。
汉武帝的例子摆在那里,稍微模仿一下汉武帝凭借隋文帝的积累成就隋武帝并不难。
何至于变成那种样子。
最后到头来只有一个诗文才华还不错,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梦想。
“这就是实力差距,如果刘彻穿越成亡国之君他依然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他要是穿越成明朝崇祯,说不一定就会发动战争重新打一遍天下。”
“上一代人给你留下了资本,同样也给你留下了问题。”
“能不能妥善的去解决这些东西就要靠你自己了。”
“唐玄宗也一样接手的大唐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要是唐玄宗能一直保持那种在开元盛世的那种劲头,安史之乱的爆发就会推迟但该来的总会来的。”
“结果唐玄宗晚年放纵了,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在他最无力的时候。”
“时也命也。”
“等讲到汉武帝的时候好好说说汉武帝的经济手段,如何收割老百姓,功臣后代,诸侯王的钱。”
“用什么手段来平复文景之治所遗留下来的经济难题。”
“后续为此诞生了盐铁论。”
“西汉贡献了经济问题,东汉总结了王朝毁灭问题。”
叶诗琪:“嗯,总结王朝毁灭问题,古人还会去系统性的探究王朝毁灭的原因。”
“史书上不都写什么天灾人祸,帝王无道,官员贪污,民不聊生起兵造反。”
“不都是这些原因。”
叶枫笑道:“很多王朝灭亡原因,东汉的这位作者帮我们写出来了,他详细的分析帝国的毁灭。”
“比如,大家经常骂王朝末期的那些大臣没有丝毫的君子风范。”
“嘴巴里面在说着满口仁义道德,行动上却令人不齿。”
“这一点也被他写出来了。”
“这本书叫《潜夫论》作者是东汉末年的王符,里面详细的分析了东汉末年如何发生。”
“将东汉比作一位病人,王符就是一位医生。”
“他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一点点分析这位病人为什么变得如此衰弱,病症又是什么。”
“最后得出结论。”
“古人的智慧真的不容小觑,很多事情他们心里面非常清楚。”
“只不过很多事情不是你知道了就能去改变事情。”
“你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一步一步走向既定的未来。”
叶诗琪神情带着一丝不解,道:“骗人吧!”
叶枫:“不骗你,拿王朝的毁灭来举例。”
“比较聪明的皇帝基本上都知道王朝是怎么样一步步走向毁灭。”
“史书都摆在那里了,不同的人才对于王朝灭亡分析一大堆。”
“《潜夫论》就是典型代表。”
“可是每解决一个问题就会产生新的问题。”
“问题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积越多,最后到某一个时间点上轰的一声爆炸。”
“拿张居正的改革来说,为了解决大明王朝国库没有钱的问题和税收成本问题。”
“当时大明缴税需要老百姓把交的东西送到指定的位置去。”
“当时主要是实物税,这就需要老百姓自己拿着粮食和布送到指定的官方驿站。”
“而这其中的运费和人力当然也要由老百姓来承担。”
“期间消耗了太多的成本。”
“张居正觉得劳民伤财又很容易滋生贪腐。”
“通通换成白银来结算,朝廷不要实物就要白银。”
“这个政策短期内是解决了财政问题,大明王朝用了短短的十年时间,积累了几千万两白银。”
“解决了大明帝国财政不足的问题。”
“这个财政问题短暂被解决之后,新的问题马上就出现了。”
“老百姓要用白银缴税,问题是老百姓手上没钱啊!”
“唯一赚钱的途径就是农作物收上来了,快马加鞭拉到集市上去卖来赚钱。”
“用赚到的钱再来交税。”
“农作物它是季节性的产品,当所有的农民拿着自己的农作物拉到集市上去卖来得到白银。”
“供大于求,这往往会导致农作物的价钱会变低。”
“原本老百姓可以把农作物用于缴税,和满足自己的日常开支。”
“拉去卖的只是占一小部分,供需关系还算稳定。”
“但是,现在为了满足缴税老百姓不得不拉着农作物去集市卖,哪怕价钱比较低也不得不卖。”
“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民间的白银在快速的被朝廷收割。”
“一旦失去了外在的白银流入那么通货紧缩就开始了。”
“民间的白银数量会越来越少,一两白银能买到的农作物也越来越多,但老百姓的税却在逐年递增。”
“农作物的产量却不变,这就导致了民不聊生。”
“进一步的引发了社会的矛盾,从而诱导出更多的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王朝无论怎么解决问题,到最后还是有一堆问题出现。”
“这很大程度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不足,社会所能制造的总资源不足以去解决社会的主要问题。”
“聪明的皇帝也很清楚,他们只能去解决短期内最能威胁到朝廷安危的问题。”
“其他问题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就算了。”
“而百姓赈灾问题一般情况下就是其他问题。”
“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的去推迟王朝的覆灭时间,总之不能亡在自己手上。”
“至于自己解决问题所产生出来的后续问题与我无关。”
“积累下的那些问题留给下一个皇帝解决。”
“要是解决不了,那就亡国。”
作者君开学了,昨天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所以没有更新,抱歉了。
晚上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