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仿若被抽去了灵魂,眼神空洞而哀伤,久久地、一动不动地凝视着母亲那冰冷的尸身,仿佛要用目光将母亲唤醒。他的双手颤抖着,轻轻地、轻轻地抬起,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母亲脸上那因灾难而沾染的尘土,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无尽的眷恋与不舍。接着,他的嘴角微微颤抖起来,像是在极力压抑着内心汹涌澎湃的悲痛,可那股悲伤的力量太过强大,瞬间冲破了所有防线,他随即再次痛哭失声,那哭声里是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对命运不公的控诉,在这片荒芜的废墟之上,显得格外凄凉和揪心。
就在不久前,屋内还回荡着他与母亲的欢声笑语,他还能看着母亲为自己缝补旧衣,那熟悉的画面、温暖的场景,此刻却如梦幻泡影般易碎,转眼间,生死相隔,母亲的离去让他的世界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与冰冷。这般突如其来、残酷至极的变故,莫说是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即便是历经沧桑的成年人,恐怕也难以承受这生命之重。
不知过了多久,那悲恸的哭声渐渐停歇。或许是悲伤已经将他的力气耗尽,宣泄到了极致;又或许是泪水已然干涸,再流不出一滴。良久之后,少年缓缓抬起手,用那带着泪痕和尘土的衣袖擦了擦红肿的眼睛,停止了抽泣。此时的他,眼眸中透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坚毅,或许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痛苦挣扎中,他已然明白,眼泪终究无法改变这既定的残酷现实,无法解决任何问题,生活的苦难不会因为泪水而停下脚步,他必须独自面对这一切。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下了某种决心,缓缓伸出手,一下又一下,轻轻地拍去母亲身上的尘土,每一下触碰都充满敬意与温柔。随后,他又仔细地整理着母亲的衣服,那衣服上满是补丁,却在他眼中闪烁着往昔生活的光芒,那是母亲为了这个家、为了他辛勤操劳的印记,即便破旧,也掩不住母亲在他心中往昔的美丽与慈爱。
做完这一切,少年站起身来,环顾四周这一片狼藉的废墟,眼神中透着一丝决绝。他拖着沉重的步伐,在残砖碎瓦间四处寻找,终于找来一块还算完整的破木板和一些草绳。他弯下腰,用那瘦弱却又坚强的身躯,费力地将母亲的遗体挪到木板上,再用草绳一圈又一圈地牢牢绑缚,确保母亲不会受到一丝颠簸。而后,他咬着牙,双手紧紧握住木板的一端,拖着母亲的尸体,迈着缓慢而坚定的步伐,沿着那崎岖的道路,一路向东而去。那孤独却又挺直的背影,在这末日般的景象中渐行渐远,仿佛带着某种使命,走向未知却又不得不面对的未来。
少年名叫支子珩,命运的阴霾在他年幼时便已降临,早早地便失去了父亲的庇护。自他有了懵懂的记忆起,便与母亲二人相互依偎,在这艰难的人世间顽强求生。于他而言,母亲绝非仅仅是一位亲人,而是他生活的全部意义,是他在这冰冷世界中唯一的温暖与依靠,是他心中那片最为柔软且不可替代的存在。
他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且并非本村的原住民,在这村落之中,生活的艰辛程度超乎想象。母亲凭借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每日帮人纺线补衣,不辞辛劳,靠着这微薄的收入,勉勉强强撑起了这个家,维持着母子二人清苦的生计。然而,如今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这一残酷的现实让他瞬间陷入了绝境。他翻遍了家中的每一个角落,却发现自己甚至连为母亲购置一张简单下葬用的草席的钱财都凑不出来,这般无力感与悲痛交织在一起,狠狠地刺痛着他的心。
此时此刻,往昔的画面如潮水般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那些曾经在暗夜里许下的心愿,那些想要在长大成人后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好好照顾母亲的宏大愿望,如今都已随着母亲的离去而化为泡影,再也没有了实现的可能。他的心中满是苦涩与不甘,思前想后,在这走投无路之际,他想到了或许唯有一个办法,有可能达成他心中那个最朴素却又最艰难的愿望——为母亲寻得一处安息之所,让母亲走得体面一些。于是,他强忍着内心的悲痛,用那稚嫩却又不得不坚强起来的肩膀,拖着母亲的遗体,一步一步,沿着那蜿蜒崎岖的道路,向着东方缓缓前行。
此时的村子,已然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无情地摧毁,化作了一片荒芜的废墟。放眼望去,断壁残垣之间,到处都是村民们痛苦的哀嚎与悲戚的哭泣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仿佛是这片土地在为这场灾难而恸哭。村民们都在废墟之中忙碌地穿梭着,各自为着自家的事情而奔波,为生存而挣扎。在这混乱与悲伤交织的场景之中,无人顾得上与这个孤独的少年搭话,他就那样默默地拖着母亲,瘦弱的身躯在废墟中艰难地前行,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而又坚定,终于,一路蹒跚地来到了村口。
到了村口,他停下了脚步,那小小的身影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片刻之后,他缓缓弯下腰,深深地躬身下拜。这一拜,饱含着他对这片生活了多年土地的感恩与不舍;这一拜,是对多年来磐村村民给予他们孤儿寡母诸多照顾的诚挚谢意;这一拜,也是对往昔艰难岁月的告别与敬意。虽说这些年生活困苦不堪,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但好在村民们淳朴善良,从未让他们遭受过任何欺凌与侮辱,在这冰冷的世间,给予了他们一丝难得的温暖与善意。而如今,母亲已逝,村子已毁,从今往后,或许,他便真的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这个曾经的家,这片熟悉的土地了。那渐渐远去的背影,仿佛带着无尽的凄凉与决绝,慢慢地消失在了村口的道路尽头……
吉城,作为磐村周边最为繁华昌盛的城池,此刻也在这场无情的灾难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放眼望去,城内断壁残垣随处可见,不计其数的房屋在灾难的肆虐下轰然倒塌,昔日的热闹与喧嚣已不复存在,整座城池都被笼罩在一片浓厚而压抑的悲伤氛围之中,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哀伤的气息。
在西门的坊市大街上,人来人往,却有一个孤独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一位少年双膝跪地,低垂着头,头顶上插着一根稻草,那稻草在微风中轻轻晃动,仿佛在诉说着他的无助与绝望。少年身旁,静静地躺着一位女子,她身着满是破旧补丁的衣服,双眼紧闭,面容安详,却再也无法回应少年的呼唤,就那样一动不动地躺在冰冷的地上,宛如沉睡过去一般。
这座城,承载着子珩太多珍贵而难忘的回忆。往昔的岁月里,他曾跟随母亲无数次穿梭于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每次母亲辛苦地卖完纺好的线后,总会带着他来到这个坊市的糕点店,用那为数不多的钱币为他买上一些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炸糕。那一块块炸糕,不仅仅是美味的食物,更是母亲对他深深的爱与关怀的象征,是他童年时光中最为温暖和甜蜜的记忆。
然而,世事无常,命运的齿轮在这一刻发生了残酷的转变。此次来到这熟悉的地方,却是子珩第一次独自前来。尽管母亲依然静静地躺在他的身旁,但曾经那个会为他操劳、为他欢笑、为他买炸糕的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她再也无法去卖线,再也不能用那温暖的双手递给他喜爱的食物,那曾经习以为常的幸福画面,如今已成为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子珩的目光缓缓地望向不远处的糕点店,往昔与母亲一同前来的画面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些欢声笑语、那些温柔的眼神、那些温暖的触碰,此刻都化作了一把把尖锐的刀,狠狠地刺痛着他的心。泪水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模糊了他的视线,他的肩膀微微颤抖着,悲从中来,无法自已,那压抑的哭声在这喧闹的坊市大街上显得格外凄凉和揪心。
“咳!”
一声轻咳打破了这令人心碎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