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公公?”
厄谭作为锦衣卫南镇抚司的统领,品级自然是比马三宝要高不少的。
锦衣卫同知,在改革之后那可是实打实的三品大员。
不过谁让马三宝是朱权的亲信近臣,所以即便他这个三品大员见了马三宝也得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好。
马三宝将手中书信装进一个竹筒之中,然后谨慎地封口,打上自己独特的火漆封印。
这才一脸严肃地看向厄谭。
“厄统领,现在咱家有一份无比重要的情报需要马上呈送陛下,劳烦你亲自跑一趟可好?”
厄谭闻言稍稍惊讶,心想这才刚到北平,怎么就突然要让自己回京?
但表面还是拱手应道:“但凭公公差遣,末将就算是赴汤蹈火也绝对会将情报送到陛下面前。”
“好!那你就尽快上路吧!越快越好,记住这份情报关乎着大明的未来,不得有半点耽误。”马三宝不是信不过厄谭,真要是单纯论武功,厄谭能凭借没有任何背景被朱权看重绝对是超乎常人的强,但这种事情由不得马三宝不谨慎。
厄谭似乎也看出了事情的严重,双手捧过竹筒之后,随手用腰带死死捆在怀中。
这才轻轻拍了拍,对着马三宝严肃道:“公公放心,末将别的本事没有,但谁若是想从末将手中抢走情报,那末将的绣春刀也不是不能杀人的。”
“嗯!去吧。”马三宝重重点头。
厄谭二话不说转身就走,不带丝毫的拖泥带水。
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视野之中,马三宝身体这才轻轻摇晃几下。
坐在椅子上沉默许久,马三宝这才似乎想起临行前朱权对自己的吩咐,起身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道:“沈公子,走吧!陪咱家去皇城工地转转,陛下这才让咱家带了不少的好东西犒劳工匠们。”
“行!听三宝兄的。”沈钱也仿佛放下了心中的执念。
两人迈步出了沈钱的临时府邸,坐上马车朝着北平中心而去。
而就在马三宝代替朱权慰问工匠的时候,朱元璋和李景龙已经距离北平数百里之外的开平卫。
开平卫地理位置极其特殊,是原本大明和草原鞑靼部接壤最重要的城镇之一,有着镇守边疆的重要责任,同时负责监视原本鞑靼部的一切行动。
马车之上,李景龙不解地问道:“舅爷,你们不是刚从草原出来,咱们现在去开平卫做什么?”
朱元璋看着外面的万里雪疆,声音伴随着冷空气飘入他的耳中。
“去瞅瞅!咱虽然横扫了草原,但天下不是打下来就能平安无事的,治理才是最关键的事情。咱要去看看十七的移民政策到底执行得如何,有没有官员阳奉阴违…”
李景龙撇了撇嘴。
很明显他心中对朱元璋的想法嗤之以鼻,如今大明的官员可不是当初洪武朝那会了,在朱权的改革和各种监督政策之下,就算是借给那些官员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做出阳奉阴违的事情来。
但为了不让自己挨揍,他还是没有将心里话说出来。
就在此时,朱元璋放下了车帘。
“九江,你和咱老实说,十七在治国上到底如何?”
说完似乎担心什么,又是横了李景龙一眼;“不要和朕打马虎眼,否则小心你的屁股。”
李景龙不由得伸手摸了摸自己还有些隐隐作痛的屁股,满脸讨好道:“舅爷,瞧您这是什么话?我可是您亲亲的外甥孙啊!我就是骗谁也不敢跟您打马虎眼啊!”
笑过之后,他的面色也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舅爷,那孙儿说了您可不许生气。”
“哼!咱是那种小气的人?”朱元璋愠怒。
李景龙“嘿嘿”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看着老朱扬起的巴掌,赶紧往摸着屁股往车厢角落挪了挪。
“说实话,陛下在治国方面比舅爷您强了不是一个档次…舅爷,别啊!说好不动手的,你可不能耍赖。”
朱元璋气哼哼地放下鞋底,道:“那你倒是说那兔崽子比咱强在哪了?说不出一二三,咱就把你的屁股彻底打烂。”
李景龙又是撇嘴。
“舅爷,您还真别不服!您应该也知道陛下是如何掌控朝局,然后一点点蚕食掉原本江南氏族那些势力的吧?”
“这个咱们暂且不提,孙儿就问您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孔家出手吗?”
“您不用回答孙儿,其实您和孙儿心里都明白;陛下不仅敢对孔家出手,更是能全身而退。”
“如今您不也看到了吗?天下不再是儒家之人的天下,在陛下的手中已经彻底变成了朱家的大明了,那些曾经动不动就各种死谏的儒家之人彻底夹起了尾巴做人。
还有那些曾经的百家之人也在陆陆续续进入朝堂……”
“用陛下的话来说,这就叫做一鲸落万物生,只有儒家没落了百家才能兴旺,作为一个皇帝只有权衡、利用好百家之人,才能算得上是一名真正的君王。”
“今后的大明有纵横家主抓外交,有兵家之人掌管军事,还有法家负责法律和朝堂纪律,更是有农家、墨家和公输家不断革新大明的生产技术。”
“用不了多久,大明就能开启对外的征程,真正去征服整个世界。”
“利用战争不断积累大明的资本,从而反哺大明的百姓,最终达到真正的天下大同…”
李景龙一口气说了很多。
虽然这些都是他从朱权那听来的,可对朱元璋的冲击却是无限大。
在朱元璋理解中和数千年华夏史之中,战争永远都是劳民伤财的事情。
可到了朱权的口中却是成了可以积累资本的事情,最后还能反哺给大明的百姓。
单单就是这一件事情就不是老朱能够轻易理解的。
所以他想了许久,还是皱眉问道:“九江,你难道也认同战争可以利好大明,而不是在消耗大明的积累?你可是从小饱读史书和兵书,难道不知道穷兵黩武乃是王朝大忌的道理?”
“或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