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正如楚义封自己说的,世事无常,还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他是在三军会师的第二日走的,是在夺下景州的那一仗中。
那时候钟成的消息还未传来,所以他至死的时候都还不知道,他挂念着的那个少年,还活着,活的好好的。
一捧黄沙埋枯骨,留下的只有草堂中那些悲痛大哭的少年。
他们本还年轻,却因为自己的选择,提早了那么多。
早早的吃了那么多行军打仗的苦,早早的经历了这世间的生离死别,早早的看清楚了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
那一日,镇昀为楚义封和在此战中牺牲的弟兄们下葬,
李朦此前在父亲亡故时,就来过南方这一带,见过了太多的离别,他自己也经历过。
可这次,他还是那般难受自责,毕竟楚义封,可是为了保护他们而死的啊。
他一身狼狈的为楚义封挖着坑,那些少年们也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帮忙着,作为主将之一的杨时也在里面。
该哭的已经哭了两天了,现在只剩下了满身的疲惫无奈。
镇昀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他们身后的,他沉默着看着他们很久,最后问出了口:“可曾后悔?”
他们不是强行征兵而来的,亦不是迫于生计来吃军饷的,他们走到这一步,全凭着这一腔孤勇和热血。
现在镇昀问他们,走到这一步,可曾后悔。
那时候林子里都安静极了,或许是忙着在为楚义封挖坑,亦或许是他们不知该如何回答,镇昀等到了天亮,也没有听见他们说一句“不悔”或者是“我想回家”。
他们似乎憋着一口气,在之后的战争中,更团结了,更卖力了,带着要撕破一切的力量,生生闯出了锐不可当之势。
现在这一群少年,就要告别军营,浩浩荡荡的回去了。
沿途城镇的百姓拿着鸡蛋,蔬菜,银两......一路把他们送到了十里长亭。
镇昀卸下了铁甲,已经在十里长亭等他们了。
毕竟这一别,天高地远,是真的不知道会不会再相见了。
这群少年们受他恩惠的可不少,排着队一个个上去给镇昀了一大个拥抱。
肖腾在一旁带着笑看着他们,他配着刀,穿着戎装,不日就要出发去往乌口。
他飞信给沈易安,信中写清楚了乌口那个地方的重要之处,并请旨此后镇守乌口,不回长安了。
沈易安捡到他的那一年,他已经不小了,那是在沙场上厮杀拼搏长大的,除了打仗,他可什么都不会,所以沈易安便让他来培养那三千骑兵。
可是现在,那些士兵已经找到了更好的领将,不需要他了,他也不喜欢长安那个地方,倒不如一辈子守在国门处来的安心。
沈易安知道他意思,让他不必回长安述职,带着兵马直接去乌口安顿下来。
于他而言,是再好不过的结局了。
而柴鑫则选择留在了军中。
他同林依说:“这一次,是我们自主主张,循着消息,偷偷来到了苍山。”
他是最早认识林依的人,也是最直观的感受到这一路来林依变化之大的人。
他永远都忘记不了,三吴死了之后,那个人通红的眼神。
她骨子里是疯的,毕竟刺杀皇帝这件事,在那番情形下,也就只有她会做得出来了。
这般不要命,那时候他就知道,这个人,不论想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后来,他听到了登基的消息,这么多年苦苦守候的东西,也有了着落。
他和兄弟们都不喜欢不夜城那个肮脏的地方,要不是方便打探消息,好寻找公主的下落,他们也不会在那里装疯卖傻那么多年。
现在故人已归,执念已了,他们自然是要回到属于他们的战场上。
做忠兵一生守卫沙场自然困难。
可是更难的,是带着主子的遗愿,忍辱负重,做个逃兵,又在不夜城当了那么多年的乞丐。
要是有的选,他们也不愿意被人钉上这“逃兵”两个耻辱的字啊。
他给那般乞丐兄弟们捏造了假身份,就这么一路跟着大军厮杀,直到后来在河边洗澡的时候,被老上司镇昀发现了。
说实话,镇昀第一次见到他时候,是有些怒意的,因为他手下从不养逃兵,可是当他看到柴鑫背上的累累伤口时,便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他提了柴鑫,让他跟在自己的身边,那毕竟是霍将军所剩不多的忠党了。
在听到公主殿下这个名头时,他是不信的,甚至以为沈易安负了自家主人,另娶他人了。
还是柴鑫战战兢兢的同他解释了所有,否则他也不会那么快就取信林依。
这一仗,跟着柴鑫的那些老部下也都是死的死,伤的伤,可他还是用那苍老的身躯,冲在最前面。
杨时看着来时的路,沉默良久。
卫铮把那些改进的弓弩图递给镇昀,钟成站在他旁边,不知不觉的,又红了眼睛。
李朦走上前来,忽然说:“那天夜里,你问过,我们可曾后悔。”
他的目光落在那些鲜活的百姓身上,沙哑这嗓子说:“从这里往东,是平原,靠海边,那里的人以打鱼为生,那来自大海的,盐巴味,就怎么伴随着他们一生。”
“翻过前面那座山,里面有个桃花庵,三月三时,他们会在桃树下跳舞,求娶自己心爱的姑娘。”
“再往北一些的地方,那里终年积雪,很冷。”
“他们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穿着笨重的棉袄,张口就是白气,却还是顽强的活在大雪中。”
“而我们所站着的这片土地,向西而行,就是大月国。”
“大月铁骑就是从这里踏入中原的。”
他顿了顿,说:“你问我们可曾后悔。”
“那今日,我也斗胆问各位将军们一句,你们春秋冬夏,练兵习武,父母妻儿远在家乡,常年不得见,你们又可曾后悔?”
杨时愣住了。
毕竟他很清楚,他也好,镇昀卫铮也罢,都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之辈,他们一生习武,一生研习兵书,但可能派上用场的就这么一两次,但是他们不悔,不惧。
只因为在他们身后的,是大晋的千里沃土,那里有山川之大,河流之美,万家灯火燃遍天际,炊烟寥寥造就大漠孤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