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仿佛是深水炸弹一般,让城里近乎疯狂的人们突然冷静下来。
财不外露,这是老祖宗刻在骨子里的宗旨,可惜钱是好东西,也是诱骗人心的恶魔,一旦涉及到钱,人能变成疯子,疯子还会自相残杀。
一下子,城里仿佛静谧一般,人人自危,都担心遇到贼,也不再正大光明提及谁家有多少东西,也不敢再拿着钱在街上交易了。
公安们日夜巡逻,万东也让大伙都安心,反正这屋子里也没什么值得偷的,等他们把店开起来,人多了,也就不用担心了。
李秀兰千叮万嘱后也回了张家湾,厂里还有不少事需要她指挥坐镇,现在有了店面,那就要加快生产进度和增加产品种类了,尽快把店开起来,才能让产品流通更快,拿到现钱。
要开发新产品,李秀兰让村里人都来免费试吃,试吃的人要是给出有效建议的,就能拿到钱,又能免费吃,还能有钱拿,大伙都来报名。
一时间,村里比过年还热闹,就连孩子们都来凑热闹了,李秀兰也没有阻止,不管是老人孩子,只要是说出有用建议的都给钱。
很快,用辣椒制作的香辣脆就制作成功,经过好几次改良,成为大伙都喜欢的产品。
香辣脆也做了几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去皮的花生粒油炸,辣椒去籽切成圆圈,过面粉、淀粉、鸡蛋液和芝麻等,用相对不辣的辣椒品种炸制而成,香香脆脆,当成零食吃或者下酒吃。
另外一种是切成细丝长条,先用水煮过再用面粉挂糊,各种香料调味,炸制后放上炸过的芝麻,两种做法看似差别不大,但是吃起来却是不同的味道,这种比较适合吃粉面的时候搭配着一起享受,绝对是一次味蕾的绽放。
两种香辣脆的辣椒刚刚送到市里和省里,就得到了大家的广泛欢迎,纷纷跑来询问大头和万东他们什么时候能到货。
这几天,家里人吃辣椒都吃上火了,好在皇天不负苦心人,总算是得到了回报,厂里更忙了,李秀兰投入了紧张忙碌的生产中,不知不觉,时间就到了十月十五,十八就是永国结婚的日子了,她这个做姐姐的肯定要到场。
十七这天,她把厂子交给大队长帮忙看着,公公冯四喜也一起帮忙,婆婆和自己带着家玉一起去,三人骑着一个单车就过去了。
单车上还挂着不少东西,单车刚刚到村里,村里人都在李启山家里帮忙,永贵也回来了,这段时间他也是忙个不停。
又是接工程,又是做生意,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甚至是婶子们都来买衣裳,这两天遇到自家亲哥结婚,所以也马不停蹄地赶回来。
“哎哟,秀兰回来啦。”村里人听到单车的铃声,耳朵尖的立刻就喊着。
“阿珍,你家这次是真的好起来了,有个那么有出息的姑娘,家里还做起了生意,真是让我们大伙都羡慕得不行,我们村里除了你家没人买车吧?”
“那都是用来做生意的,要不然我们这都走习惯了,哪里舍得花钱买。”刘珍也只是笑笑说着。
“姐,婶子,你们来了,家玉,来舅舅抱你。”永贵他们刚刚帮忙杀了猪,这会儿衣服上还有血渍,李秀兰不让他抱家玉,别吓到孩子。
“永贵,你们家真热闹啊,还杀了猪啊,不错不错。”张桂芬也是看到一旁杀的猪,不住夸赞。
“这次办酒用一半,剩下的烟熏后留着吃。”永贵咧着嘴笑着解释,正好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就当提前杀猪了。
“爸妈。”李秀兰上前,刘珍和李启山都在等着自家姑娘,两人笑着答应,又去招待亲家母。
“家里也忙不过来,家玉她爷爷这次就没机会过来,亲家,亲家公你们多包涵。”
“我们知道的,哪里会计较这些,你们能来都算好的了,快屋里坐,屋里都是亲戚们,你们也去说说话。”
张桂芬带着家玉进了屋,李秀兰正在看家里的变化,家里果然重新修了一间新房,永国刚刚在换衣裳,这会儿也走出来和大姐打招呼。
“妈,家里变化真大。”
“还不是托了你的福,要不然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建起了房子,你别跟着忙活,没得把你的衣裳弄脏了,忙得过来的,你去坐着。”
李秀兰要去跟着干活,刘珍赶紧阻止。
“是啊,秀兰,你就别沾手了,我们来就行,你要是不进屋坐,就在这陪我们说说话,听说你开的厂还要买辣椒,我家正好种得多,你们还收不收?”
大伯母大嗓门地问道,不过看起来态度和语气都比以前好了几百倍,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待遇,李秀兰当然知道这是因为大伯父现在和永贵合伙赚钱的原因。
“大伯母,我们现在确实还在收辣椒,别的村就算不收,我们村的肯定要收,你们到时候看看选几个人送过来,我们给现钱。
不过我这生意都是小本生意,花销也大,现在还没有回本,我们都是一个村的,你们可要给我选好的送过去,收辣椒的人不是我,到时候要确认合规才能收,别到时候让大伙心里不愉快就不好了。”
李秀兰怕有人仗着她的名义,什么烂的、坏的都送过去,收辣椒的人又碍于她的面子收下,最后品质达不到,只能自己先做小人说清楚。
“这是肯定的啊,做生意的要讲良心,用的一定是好的,我们送过去的肯定是自家选过一道的,要是品质达不到,直接退回来,可不能让我们李家沟丢了脸。”
大伯母附和着,其他人听她这么说,原本心里的一点不舒服也没有了,都保证自家一定拿好的过去,李秀兰能收,她们也能赚点钱,对两方都好。
“要我看,还是我家秀兰会过日子,以前有些人说她这样那样,看看,现在日子过得不比谁好,这女人啊,还是得厉害些,大家都捧着。”
大伯母顺时敲打起之前村里某些在私底下议论李秀兰的人,俨然一副亲人的做派。
不过有些熟悉她的人,都在背后默默吐槽,当初人家当着她的面说,也没见她替秀兰打抱不平,现在靠着秀兰这棵大树发家,她这个大伯母倒是装起好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