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后院走去,那淡雅的花香便越明显。
走在前头的姜宓,自然是不情不愿地,她先一步来到了曹莹等一众官家女眷们的跟前。
曹莹等人先向姜宓见礼后,便纷纷把目光投放到立于她身后的刘清荷身上。
有些人听闻过刘清荷,完全是因为她嫁给了宋辞的缘故,而有些不知道刘清荷的身份,就只能等着姜宓开口来介绍她。
而姜宓是介绍了,却是故意说道,“这是宋夫人,宋侍郎的家眷。”
刘清荷向大家大方见礼,大家虽都还礼,但脸上的神情却各不相同。
“是宋夫人啊,我早就想见见你了。”若是因宋辞的缘故,刘清荷受到邀请也是常理,况且此时还是姜宓亲自带过来的,有女眷便已经开始主动示好刘清荷了。
刘清荷微笑着与这位女眷颔首,对方自我介绍道,“我是晏家三房的,以后多多来往啊。”
刘清荷刚想颔首道声好,却不料被人先说道,“御史晏家不是只有两房吗?怎么凭空多出了一房人,该不会是什么旁支庶出的吧!”
这晏家三房女眷一听,脸色瞬间不好,只是因着这说话的人家中乃官居三品,又是正房嫡出的小姐,所以她才不敢言,只得尴尬一笑。
刘清荷多少有些理解里面的弯弯道道,她没理会这位三品官家小姐,只继续与晏家三房女眷说话,“我也出自三房,父亲是家中庶子。”
就像平日叙述般,她说的毫不避讳,这让包括晏家三房女眷在内的在场女眷们都有些吃惊。
“还没问宋夫人的父兄如今是官任何职?”虽是庶子,但若是在朝为官,且品阶不低的话,那么刘清荷因此有底气也就不奇怪了,那三品官家小姐转而问刘清荷。
“宋夫人府上行商,家中可是无人任官职。”这问题姜宓之所以会抢答,是因她早就把刘清荷的家世调查的清清楚楚了,这不现在让她说出来,她可是太期待这接下来众人的反应。
“啊,是商贾之女?”
“那她是如何嫁给宋公子的?”
“听说是有婚约?”
“怪不得,宋公子肯定是因信守诺言才会娶她,哎,他真的太可怜了…”
众人窃窃私语,刘清荷却依然自若,只是那位与她示好的晏家三房女眷,此时的态度又发生了转变,竟只是点头致意后,便再没和刘清荷说话了。
姜宓轻蔑一笑,现在这样的情形却也令她能稍微解了些气,可如此还不够,毕竟得母亲吩咐,她还得让刘清荷出下丑。
“对了,还没和大家说呢,宋夫人她可是一位大夫。”
“这女子还能做大夫?”
“这抛头露面的,宋公子就没说什么么?”
伴随着这些议论声,姜宓微笑着对曹莹道,“曹姐姐,这宋夫人既然在此,不如就让她为你看看脸上的面疱吧。”
曹莹平日也不是与姜宓多交好,只是因着姜宓的身份,她多少也有些忌讳罢了,所以此时虽没想到对方竟还让刘清荷为她看病,但她到底是不敢拒绝的,也就只稍稍迟疑了一下就点头了。
刘清荷知道今日来此的目的,也就明白其实刚才荣宪长公主所言,包括现在为这曹莹医治也是对她的考验罢了。
所以她气定神闲,兀自落座于曹莹身旁,先问道,“曹小姐可否说说你脸上的面疱是何时所长?是否伴有红肿?疼痛?或者瘙痒?”
曹莹虽然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自己的难处是有些难为情,可既然刘清荷问了,她也只能如实回答,“是两个月以前长的,一开始是红肿,伴有疼痛,后来越长越多,就开始瘙痒了。”
刘清荷听罢点头,她再凑近观察曹莹的脸,发现这些面疱成片而长,有些上头还有白脓。
“曹小姐胸前或者后背可还有?”刘清荷边问,边已经为对方把脉了。
曹莹连连点头,“有的。”
刘清荷放下曹莹的手腕,声音依旧柔和,“曹小姐平日饮食如何?”
“胃口还行,家中请了个蜀地来的厨子,我挺喜欢吃他做的菜。”
刘清荷眉梢微挑,“蜀地来的厨子?菜肴可都偏辣?”
曹莹又是点点头,刘清荷已是笃定,“这厨子应该是两个月之前来的吧。”
“你怎么知道?他确实是两个月前来的。”
刘清荷抿嘴一笑,只道,“小姐只要不再吃这厨子做的菜,那么你脸上的面疱就会好了。”
曹莹见刘清荷并没有开方子的意思,便奇怪道,“这样就能好吗?我不需要服什么药?”
“相信小姐之前已经服过不少药了,你可以继续服用,但辛辣之物是不能再吃了,脸上也最好不要再用脂粉,保持干净清爽便好。”
曹莹虽有些质疑刘清荷,但她看了这么多大夫都不好,便想着就按照刘清荷所说的去试一下,兴许真有用也不一定。
“谢谢你,宋夫人。”
刘清荷微笑颔首,而一旁的姜宓见刘清荷竟是方子都没开,便自觉她定是不会医治罢了。
她嗤笑了下,却装模作样道,“曹姐姐,你就放心吧,宋夫人就在宋府住着,你若是有什么问题,去直接找她就行。”
曹莹颔首,刘清荷也回以一笑。
从公主府回来后,刘清荷将在公主府给荣宪长公主和曹莹治脸的事都事无巨细的告诉了宋辞。
宋辞点头表示认可,并问,“有信心吗?”
刘清荷明白他的意思,遂回道,“当然,这些女子之症,最是常见,只是分严重与否,长公主殿下与曹小姐的症状都还算好,只需时日,再遵从医嘱,想来就会好的。”
“若一切顺利的话,太后娘娘应该也会知晓的,若是如此,你便可准备进宫了。”
刘清荷听罢宋辞所言当然是高兴的,但同时她也有些担心,虽然之前自己是信誓旦旦,可若真的要进宫了,她反而还有不安。
宋辞见刘清荷突然不语,知道她是忧心了。
“进宫之时,必定是太后娘娘已听过你的‘大名’,你只需如实回话便可…宫中虽森严,但若是做好万全准备,也并不是没有机会。”
刘清荷默了一会儿,终是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