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地处魏朝最北端,因与邻国北戎接壤,所以战乱频发。
但也因如此,凉州作为军事要塞,也作为靖王李琰的封地,它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
从连绵的青山到一望无际的大漠,刘清荷能清晰地感觉到自身衣着的变化,走了将近一个半月,她此时的衣着也从披风变为厚厚的裘衣。
“快到凉州城了。”宋辞一身黑色狐裘,使得他又与往日不同,若说在京城时,他是一位翩翩佳公子,那么此时便是那运筹帷幄的权臣,让人观之,不禁感叹,好一个不凡人物。
可即便是如宋辞这样的人物在身旁,若是相处的久了,刘清荷也已对他习惯非常,更何况他们已经在马车上朝夕相处了整整一个多月,譬如一些宋辞的癖好,若是旁的女子知道了,怕也不会再这么喜爱他了吧。
只见他又洗了一次茶盏,刘清荷已经无话可说了,她其实也不一定要喝茶的,毕竟她自己也带了水壶,只是按着宋辞的说法,似这种寒冷的天气,当喝一杯热茶为好,所以刘清荷这才由着他。
可每次都要这样清洗,刘清荷看着就有些嫌麻烦。但这样一来,她也心下了然,宋辞这人是有洁癖的,而且还挺严重。
见刘清荷支着脸颊看着他洗茶盏,宋辞不禁一笑,“怎么?我这手好看?”
刘清荷抬眸看他,知道这人又在说笑,她也就如往常一样附和他,“是,好看。”
宋辞当然不会信,因着刘清荷刚刚走神,显然就不是在看他的手,而是在想别的事。
果然又听她问,“我们是直接就去军营吗?”
“进城之前,我们需出示调令,在客栈等上两日才能去军营。”凉州城比较特殊,无论是否为官,只要是在外入城的所有人,皆要经过稽查出入,至于是否两日就能去军营,就要看凉州官吏的办事效率了。
刘清荷颔首,她在车上无事可做时,要么就是看书,要么就是睡觉,又或者似此时与宋辞喝茶聊天。
不过既然都快要到了,那她还是得将东西都准备好,比如她的‘得力助手’药箱,她是想着再打开来检查一下,看是否一切都准备好了。
“针具,纱布,剪子…”刘清荷边看边默念,在心里一一对上数。
宋辞见到药箱里的针具,便想起刘清荷似乎很少用针。
“在军营里,伤筋动骨是常事,不过如都督参事等人,处于后方,则多坐于营帐,所以此时更多的是腰酸背疼。”
刘清荷听着宋辞讲话,手中却未停歇,她正逐个打开药瓶,以观察药物的剂量及状态。
宋辞见刘清荷‘不为所动’便继续,“你这针具可能用于治疗腰酸背疼?”
刘清荷终是抬眸,兀自点头,“以针灸之法来治疗腰酸背疼,本就是常见,但因人有差异而治疗的穴位也不同,还是要看具体情况的。”
“那治疗的时候可要脱衣?”
刘清荷只觉宋辞问的莫名,“当然要啊。”不然如何施针?
话刚落,宋辞已立即说道,“那你往后还是不要随意用针了,此法不妥。”
刘清荷却奇怪,也不知宋辞所说的不妥具体是指的什么?遂她问,“为何?针灸本就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而且效果显着,若如你所言,军中将士多有腰酸背疼,那么用这个方法当然是最好的。”
可宋辞依然坚持不可,“若要脱衣,便大可不必了,况且只是如此小事,忍忍就过去,何须什么治疗。”
刘清荷昵了宋辞一眼,却慢慢发现对方所关心的似乎并非是针灸用于治疗腰酸背疼是否有用处,而是在意的用针灸施针时,病人需脱衣这个过程。
所以刘清荷莞尔,“无论对方是否脱衣,病人在大夫面前,他终究只是个病人,若总是想着男女有别,礼义廉耻,那大夫还怎么治病?”
宋辞并不意外刘清荷会有如此观点,只是若病人是女子也就罢了,若是男子的话,又需脱衣才能诊治,他不知为何,只要一想到这个,却心里到底还是会有些不舒服。
也许是因他没试过或者说没有习惯的缘故?念头是一闪而过,而他忽然按住腰间低呼一声,还真是引起了刘清荷侧目。
“你怎么了?”刘清荷方才和宋辞才说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对方却在此刻喊疼了。
“没事,就是腰突然有些刺疼,你可否帮我看看?”
刺疼?刘清荷虽觉奇怪,但还是坐到了宋辞身侧问道,“哪里疼?”
“这儿。”宋辞抓着刘清荷的手,就要往腰间而去,刘清荷此时也没有别的想法,只想找出宋辞疼痛的地方,便一直摸索着轻轻按压着。
“是这里疼?”此时她的脑袋已经越发往宋辞的怀中而去,而从宋辞这个角度可见刘清荷头顶上的发旋。
宋辞轻轻‘恩’了一声,刘清荷只得掀开他衣衫的下摆,凑近观察,发现这处确实有一小伤痕,不过也只是淡淡,应该是很久以前的伤了。
“除了这里还有别的地方疼吗?”此时刘清荷心无旁骛,因着作为一个大夫,专注尽责是需要的,她是怕宋辞还有别的地方有伤,而他却未知,所以她还在摸索着按压,边按边问,“这里呢?疼吗?”
“这里不疼。”
“这里…有些疼。”
“大人,外面有人要排查,属下拦不住,他…”护卫在禀报,却被来人给打断。
“奉靖王殿下之命,所有外来车辆一律检查…得罪了…”外面的人径直掀开车帘,里面正埋首检查宋辞身上伤口的刘清荷显然也被吓到了,而宋辞则是以手护住了她。
他眼神凌然,声音冷如冰霜,“常闻靖王殿下治下有方,却不知今日这随意上车检查是否也是殿下之意?”
这上车来检查的官兵也显然被宋辞的沉凝气度给震慑到了,他不由见礼,“敢问公子是从何处而来?可有入城文书?”
宋辞将调令展开于这官兵面前,“奉圣上之命,刑部侍郎宋辞赴凉州调查,至于是什么案件,就不好与你多说了吧。”
这官兵一听,立即退出帘帐,惊惶道,“原来是宋大人,大人请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