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圣诞前最后一船货了。”
这句话,包含了解脱,庆幸,还有放松的喜悦。
到了年底,大家都很忙,不仅大陆忙,欧美也很忙,大陆忙着盘点,做账,而欧美也要到了他们的新年,圣诞节。
圣诞节前,会有一波购物高峰,亲朋好友会送礼物,家人也会准备礼物,卡尔在北美又要了一船货。
这一批货原本是不应该发的,都十二月了,到了北美,也不一定能送到北美其他地方,而沪海这边,郑百诚的超市也要在下个月开业了。
如果给北美发货,他们又要重新备货,沪海这边第一家超市就可能受到影响。
郑百诚看着清单上的东西,最后说道:“优先给北美,我们要赚外汇的嘛。”
现在发往北美的货值要高于进口废纸,中间的差额,现在用美元进行结算,原本的记账美元要转变成真实美元了。
沪海的进出口公司对此很高兴,终于见到回头钱了,这就触发了强制结汇关键词。
在大陆,缺的就是外汇,极度缺乏的那种。
很多时候,大陆都是挑好的,供应外面,主要就是为了换取外汇,不然的话为什么有出口退税?就是为了补贴,用来赚取外汇,毕竟,此时的Rmb是纸,而美金是真的金。
白猫集团在进出口非常的活跃,既有出口也有进口,这个时候的进出口,是需要通过进出口公司的,其账目也很清楚,这中间的过程手续自然是比较麻烦的。
不过这和郑百诚没有什么关系,有人会处理这些事情。
至于优先供应北美,自然是因为这批货的价格,那边比平时提了一倍,这也是吸引他的原因。
到了年底,自然是很忙,超市那边也装修差不多了,原本给超市准备的商品,这次又要进行采购,忙得不行。
现在洗衣粉的销量开始下滑,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工人又不能闲下来,开始去生产香皂、洗洁精这两样东西,香皂不用说了,洗洁精的宣传就提上来了,黎若童在香江拍了一部香皂和洗洁精的广告。
在12月也开始登上了电视台,有新产品了,自然要广而告之。
除了这些外,药厂的施工速度也是飞快,他们现在就指望郑百诚这边给钱呢。
还有一个事情,那就是香江股市大涨,这个是他每天都关注的,也是中银那边每到交易日收盘后,必做的一个事情。
现在那边已经涨到了一万多点了,快接近一万一千点了。
“咦,涨得这么多?”
现在郑百诚成了24孝好奶爸,一天只有三件事,照顾没出生的,哄着出生的,然后就是努力赚钱。
现在听说儿子出生之后,香江股市猛涨,那还有啥说的。
“帮我把股票和期指清空吧。”郑百诚在电话里,对着中银的人发出了清仓指令。
“哦?啊,是清仓么?”中银的人原本以为听错了,马上劝说起来:“现在股市很好,楼市现在大好,股市还会涨的。”
香江股市有股拉地扯的说法,现在香江楼市大涨,那股市也大涨,香江的经济自然是烈火烹油,好到不行,因此,中银的人在劝郑百诚,不要清仓。
郑百诚说道:“我入市的时候是七千多点,不到八千点,在这个区间建的仓,我是见好就收,落袋为安,而且最近特别忙,没精力管这些高风险投资,帮我清仓了吧。”
“好的,郑生,我会向主管汇报的。”
“明天就开始清仓吧,到1994年1月前清仓就可以。”
郑百诚并不急,他感觉自己的儿子出生,带给了自己好运,儿子一出生,自己原本存的货卖掉了大半,超市的装修也完成了,药厂的建设速度也飞快。
更让他兴奋的是,股票也大涨,仅这个月,就大涨 了20%多,虽然还会涨,但他记得九七年的时候,也才不到一万七千点,现在就快一万多了,还不出掉做什么?
郑百诚再次来到医院,在外面清洗过一遍,保证了自己没有带传染源之后,他才放心的进来,不是他怕孩子生病,只是现在才出生没多久,怕医生也没有看病的好办法,当然,更怕孩子生病受罪。
“凯瑟琳,儿子的名字想好了么?”
凯瑟琳说道:“汤姆,汤姆怎么样,这是我父亲的名字,我想用来纪念他。”
郑百诚没有反对,而是说:“英文起好了,中文名就叫‘富贵’怎么样,他一出生,我的股票就大涨了,库存的商品刚到库就卖掉了,而且是超级加倍……”
他在那里,细数着儿子出生后,带来的变化,让他很兴奋,而凯瑟琳也很高兴的听着郑百诚在那里滔滔不绝的说着好消息。
她自然是同意的,只是郑富贵长大之后,最不愿意提起的中文名字,他在大陆读小学的时候,别人都叫的很文艺,而到他这里,就变成了郑富贵,就感觉很土。
当他与其他二代们玩的时候,他们还爱喊他的中文名字。
为什么他总是很沉淀,那是父母对他的爱,厚重而……坑儿子。
每当有人喊他富贵儿的时候,他总是对那些人说道:“请叫我汤姆,oK!?”
郑百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坑了儿子,这个名字不仅笔划多,还不好写,至于tom,那就非常好写了。
为此,郑百诚还在大陆注册了一处品牌,就叫tom,至于原因,那是他要为自己儿子创立一个品牌。
另一边,香江的中银,在接下来的几天就很忙,一边帮郑百诚清仓股票,还清仓了期指。
“有些时候,这都是命。”行长也知道了这个大客户的事情,感叹了一句。
郑百诚除了用自有资金外,还贷款基本上是梭哈了,
这次能获利多少?
至少在两百亿港元以上,除了股票外,还有期指,两个都是做多,如果不是两者共同上涨,郑百诚还不可能赚这么多。
这也是中银香江的行长感叹的地方,真是人比人得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