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问了好几家,全都吃了闭门羹。
姜绵从中还是发现了一些苗头。
挑着只有女人在家。
再次敲开了门,“你好。”
“我说你们这些记者怎么又来了?烦不烦啊。我又不在现场,能知道什么?”说话的女人不过三十来岁,眉间的川字纹一看就知道日子也不舒心。
“这次不聊杀人事情。”
对方一愣。
“那你们聊什么?”
姜绵从口袋里掏了五块钱,“聊聊姜婷是个什么样的人。”
见对方迟疑。
她赶紧又说:
“你放心,我们都用化名,不会说出是采访的谁。”
“聊她以前的事情。”
沈清宜也开口:
“其实我们已经采访了两个人。不过需要多几个人拼凑出姜婷平时的生活是怎样的。”
对方放松了些。
“有人采访了?”
“嗯,一人五块钱。”沈清宜点头。
姜绵跟着点头,两人长得好看又很纯真。
对方也只当她们真的是记者。
“我给的爆料绝对不止五块钱,你们要不要……?”既然已经有人赚钱了,她也不会放弃这个赚钱的机会。
沈清宜心领神会。
掏出了五块钱,“给你。”
扎着麻花辫的女人也不敢说自己叫什么名字,看了一眼外面让她们两人进了屋。
她算是这条街道上跟姜婷说得上话的人。
叹了一口气:
“我倒是生了儿子。但……男人在外面受气喝酒,总有理由拿我们出气。
我跟姜婷都是棉纺厂的工人,她因为生孩子丢了工作。
现在厂子里效益不好,都好几个月发不出工资了。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女人的意思她不是见钱眼开的人。
只是生活逼得没法子。
麻花辫大姐倒把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唐建国不是人,还用烟头烫……烫她那里……”
姜绵听的义愤填膺。
“大姐。如果需要你作证,你能不能……”
麻花辫大姐脸色一变。
“不能。唐家几兄弟都在这附近住,我一大家子生活在这里。”
她说到这里。
也不想再多说了。
“你们走吧。我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姜绵的目光落在了她脖子上。
衣服的领口掩盖了什么,但随着她动作大幅度,还是露出了一丝痕迹。
她点点头。
“谢谢你。”
姜绵拉着沈清宜离开。
有了第一家用钱,后续的几家也花了钱。
她们自报身份是报社的记者,因为这件案件过于典型,报社和派出所让她们写一篇不一样的报告。
那些邻居看在钱的份上,倒是说了许多。
两人忙了一天。
一直到晚上。
才虚脱的走在外面。
“去前面找一家店吃饭吧。”姜绵没有开车过来,两人多走了一段路。
沈清宜面色凝重。
“我没想到大姐过的是这样的日子。”
姜绵也没有想到。
书里几乎一笔带过的炮灰,再一想她没处诉说。
那个娘家也是推她入火坑的啊。
她的心堵塞的难受,“清宜。大姐有过无数绝望的时候吧。”
两人不语。
也没有打车。
走了一段路,她看到了一家砂锅。
这才发现是戴丽霞和姜政开的砂锅店,姜绵还是走了进去。
里面吃砂锅的人不多。
砂锅店开在棉纺厂和轮胎厂、食品厂附近。
戴丽霞看到有人来,赶忙开口:
“吃什么?”
再一抬头看到姜绵和沈清宜过来,“三妹。你怎么有空过来了?”
“我去大姐家附近找了她们邻居。”姜绵并没有瞒着戴丽霞。
戴丽霞冷下了脸。
叹息:
“我们店里今天有人议论了。我听了一耳朵,应该是他们之前的同事。
说是唐建国不止一次在外面说要把女儿卖了,找外面的女人生儿子。他还跟大姐要钱去足浴店。”
“还说大姐她……”
姜婷都是打零工维持家用。
戴丽霞自己也是家里的老大。
她付出很多。
性格强势自私,也有付出太多的原因。
“你说我们女人结婚为了什么?”
她也知道姜绵离婚了。
听姜母的意思,被豪门扫地出门。
看姜绵现在生活的也不错,她倒是不担心姜绵。一个海大的高材生,去哪里都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戴丽霞见她们二人神色疲惫。
便说她来煮点东西给姜绵和沈清宜吃。
“我今天买了肉煮了红烧肉给小政吃,刚好咱们一块吃。”戴丽霞叫姜政拿了汽水过去。
她自己去厨房炒了几个菜。
又煮了一个砂锅。
还有一盘红烧肉。
戴丽霞厨艺很好,做出来的红烧肉和外面卖的也不一样。
姜绵也饿了。
白米饭配上红烧肉,好吃又饱肚子。
她用筷子轻轻一撇,红烧肉肥肉和瘦肉部分分开。
皮软肉烂。
肥而不腻。
瘦肉的部分一点都不柴。
里面还放了香菇干。
姜绵和沈清宜两人吃的很欢快。
戴丽霞给她们夹菜,“爆炒羊肉也好吃,放了芫荽和蒜叶进去炒的。就是有点辣。”
沈清宜可不怕辣。
“刚好,一点都不辣。”
姜绵尝了一口她们卖的砂锅,“好吃。里面放泡面或者冬粉都好吃。”
戴丽霞一看就知道她们一天没吃什么东西。
“哎。就是生意不太好了。”
姜绵抬起头。
“之前不是很好的吗?”
“棉纺厂,就是大姐之前上班的那个厂发不出工资了。”戴丽霞一脸愁容,“我表姐两口子也在棉纺厂上班。”
“她们一家日子不好过,以前每个月都有工资。”
“我表姐夫都去工地上给人做小工,工地上的活多累啊,他还干不过人家农民工。”
“我是听你的选择工厂多的地方。”
却选择了国营大厂附近。
姜绵询问了多久没发工资,又说道:
“看来要破产了,让你表姐他们最好先找着工作。等有人清算破产,到时候再跟厂里谈……”
戴丽霞有点不信。
“那么大的厂子,还能关门?”
“不止棉纺厂,很多大厂都要关门。”姜绵记得这些大厂都处在风雨飘摇的地步,被私人工厂冲击,根本没有能力支撑下去。
“那我这店?”
戴丽霞前几个月每个月可是都有一千多的收入。
比上班好赚。
“继续开。你们旁边还有小的加工厂,这些工人都是你们的客户。”
“我听你的。”
姜政基本不说话。
他没什么主见,谁脾气大一点就听谁的。
“三妹。那个爸妈说让我们别管姜婷的事情。”姜政又一想姜母还说别让姜绵回娘家。
他说完又不吭声。
姜绵皱了皱眉头,“你当弟弟的,就这么不顾手足之情?”
“我能有什么办法?”
姜政低头吃饭。
“我又不是警察,还能放了她不成?”
一副窝囊的样子。
姜绵突然发现,难怪书里戴丽霞结局也不好。
不顶事的男人。
尽出幺蛾子的公婆。
她能不操心吗?
姜绵都懒得跟姜政费口舌,“你爸妈还说不让我回家吧?”
姜政鼻子一捏,不吭声。
戴丽霞啐道:
“呸。以后我赚了钱,干脆买个房子搬出来。到时候你来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