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婶家就她一个女儿,当初二叔是入赘进去的,再加上二婶家是城里的,所以二叔在家里不是很能说的上话,凡事都是二婶说了算的,性子比较强势。”
其实江河只说了一半,二婶除了性格强势以外,还各种看不上他们这些乡下亲戚,总拿鼻孔看人。
只是他们一家很少回来,再加上大家看在二叔的面子上,不怎么和她计较,这么多年来,整体也算相安无事。
但是他不想让小姑娘还没嫁给他,就要先跟着受气,所以才会事先叮嘱她。
第二天一大早四奶就起来煮饺子了,她知道宋知夏要去江家拜年,特意让她吃了早饭再过去。
江河过来的时候,宋知夏刚吃完早饭,他先给四奶拜了年,才带着小姑娘离开。不像杀猪那天,除了自家人,没几个知道宋知夏去了江家。
今天拜年的人多,他们俩一路上就遇到好几个,大家看他俩肩并肩走着,有说有笑的,都猜到这两人是在处对象。
两人到的时候,江玉梅一家子已经到了,看到宋知夏,连忙招呼她过去坐,大丫很喜欢未来的小婶婶,不用大人说,就先倒了一杯茶递给他,宋知夏笑着接过。
不多会,就看到外面来了两辆自行车,只是离得远,看不清是谁。
江大强心里惦记着江二叔,眯着眼睛瞅,问几个儿子:“是不是你们二叔回来了?”
兄弟三个还没出声,王桂香先笑了起来,“是他们才怪!上次老大在城里看到他二叔了,人家可没说要来!再说了,就算来,也得饭点才能到,这才几点?”
说话的功夫,两辆自行车已经到了跟前,还真是江二叔一家!前面的是江二叔带着二婶刘玉芳,后面的是刘伟和刘丽兄妹俩。
江大强等人赶紧站了起来,迎到门口,“老二回来了?”
江二叔笑着应声,“大哥,是我!”
三家人站在一起,互相打着招呼,热闹的很,很有过年的气氛。宋知夏也站了起来,不过她没往前凑,江河自然也陪着她站在人群后面。
江大强招呼大家进去,宋知夏也跟着重新坐下,听大家聊天。
王桂香虽然看不惯这个妯娌,但是大过年的,又没什么大矛盾,自然还是要好好招待的,就让两个儿媳妇先去做饭,自己拿了上次宋知夏带的奶糖出来给大家分。
“二弟你们到的这么早,是不是一大早就出门了?”
刘玉芳一听就笑了,“那也没有,不过是前阵子刚给刘伟买了一辆自行车,这不,家里有两辆车了,自然就快了,不像以前,还得用走的,累死个人!”
她这么一说,王桂香也笑了,“那可真是巧了,我家老三也才刚买了一辆新车,要不说他们是兄弟呢,连这个都想到一块儿去了。”
刘玉芳没收到预想中的羡慕嫉妒,就有点不大高兴,江二叔赶紧转移话题,往江河那边看去,“老三退伍回来了?上次听你大哥说现在在供销社开车?不错,好好干!”
刘玉芳还不知道这个事情,立马朝着江河看去,顺带看到了坐在他旁边的宋知夏,打量了几眼,问道:“这姑娘是谁?怎么看着这么眼生?”
说起这个,王桂香更来劲了,她知道刘伟还没对象呢。
“这是老三的对象,今天特意来拜年的。”
“哦?也是村里的?”不过看着不太像,人太白了,穿的也好。
“不是,是知青,老家是南城的。刘伟就比老三小一岁,对象也谈好了吧?怎么没带来看看?”
说起这个,也是刘玉芳的一块心病,她也恼火,但是又不能当众说出来。只能勉强笑笑,“不急,他眼光高,自然是要慢慢挑的,不是随便找一个他就能看上的。”
江玉梅一听这话不好,赶紧出来打圆场,拉着宋知夏的手说:“那是自然!看看老三这对象,又漂亮又有文化,可不就是千挑万选的?”
刘伟也在打量着宋知夏,脸是挺漂亮的,可惜太矮了,他喜欢个子高一点的,最好身材丰满一些,更有女人味。
刘玉芳自然不会顺着江玉梅的话去夸宋知夏,不过听说宋知夏是南城来的,她倒是高看了一眼。
“小宋啊,你从城市到这里来住不惯吧?城里的楼房虽然小,但是可比这里干净多了。”
宋知夏看看她,慢腾腾的来了一句,“二婶,楼房怎么会小呢?我家也是楼房,但是每层都有三四个房间,并不小啊!难道你们住的楼房不是那样的?”
刘玉芳心里一梗,不吱声了,他们家怎么可能是那样的呢?他们家就是普通的筒子楼啊,一家人挤在几十个平方的小房子里,根本转不开身。
王桂香见她吃瘪,心里对这个未来的小儿媳妇就更满意了,连抠搜的老毛病都暂时丢开了。“小宋,你们家那么大呢?那你住四奶那里还习惯吗?要是缺什么,就跟江河说,千万别客气!”
宋知夏甜甜一笑,“知道了,不过四奶家很好,我住的惯,多谢婶子!”
刘丽和刘玉芳一条心,这会儿看宋知夏格外不顺眼。准确的说,自从她进门看到宋知夏开始,就觉得她不顺眼了。
往年来乡下,她看着大家都穿着补丁衣裳,就觉得格外得意,因为她每年过年都能得到一件新衣服。
但是她看到宋知夏从头到脚一身新,脚上的那双皮棉鞋一看就不便宜,嫉妒之余,偷偷把自己的脚往后缩了缩。因为刘玉芳只给她做了一件新棉衣,裤子和鞋子都还是去年的。
又坐了一会儿,王红英妯娌俩已经把饭做好了,出来喊吃饭。江玉梅跟着活跃气氛,“先说好了,中午咱们都在大哥大嫂这里吃,晚上那顿去我家吃,都别客气,谁不去以后见了面也不用理我了!”
大家纷纷答应,江玉梅又特意跟宋知夏打了招呼,“小宋知青也去,别不好意思,一年到头也就热闹这两天!”
盛情难却,宋知夏只好答应下来,但是她没想到,晚上去周家吃饭,又吃出一段故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