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夏被夸的脸红,“我哪有那么好,是外婆和大舅妈疼我,才会这么觉得。”
外婆头一个不愿意,“你哪里不好?外婆看你哪里都好,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
大舅妈跟着帮腔,“就是!你又乖又漂亮,哪哪都好!对了,你插队的地方有没有男同志追求你?说出来,大舅妈给你参谋参谋!”
闻言,外婆也看向她,一脸期待,“要我说,肯定有!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小珍珠能看得上眼的?”
宋知夏没想到她们会问起这个,一时之间有点踌躇,不知该不该把江河的事情告诉她们。
实话实说,怕她们担心,但是让她对着两位敬爱的长辈说谎,她又觉得不太合适。殊不知,她这么一犹豫,两位长辈就已经看出了端倪。
“还真有?”大舅妈本来只是想逗逗她,没想到还真有情况。
被两个人用四只眼睛盯着,宋知夏觉得头皮发麻,勉强点点头。“确实有一个……”
看她吞吞吐吐的,外婆有点急了,“对方是做什么的?多大了?你们……在处对象?”
宋知夏头点点头,“他在县供销社里面开车,比我大六岁。”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他对我,挺好的。”
外婆和大舅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担心。卡车司机这个身份,放在竹溪县那种小地方还算拿得出手,但是在她们眼里看来,这个工作也太普通了一点。
而且对方是乡下的,万一宋知夏真的嫁给了他,岂不是也要一辈子留在那里?就算不考虑门第,这一点她们也无法接受。
大舅妈想了想,开口道:“这件事情,你爸爸知道了吗?”
宋知夏顿了一下,“我本来写信告诉他了,但是他还没看到,回头我会告诉他的。”
外婆打量着她的神色,“你回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宋知夏摇摇头,“当然不是!我回来,一半是为了看看你们,另一半,是听说安姨生了孩子。”
说起这个,两位长辈也沉默了一会儿。宋家和夏家虽然不住一个大院,但是大舅和宋建军同在一个军区,工作上时常会遇到。安姨生孩子的事情,就是听大舅回来说的。
大舅妈想着这件事情宋知夏早晚都是要知道的,还不如早点告诉她,好让她有个心理准备,所以才给她写了信。
外婆并不关心女婿又生了一个儿子的事情,她只在意外孙女。“你告诉我们,是打算和他结婚吗?”
宋知夏摇摇头,“外婆,我们还没到那个地步,我想先看看再说。”
听她这么说,外婆和大舅妈都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头脑一热,马上就要结婚就好。
大舅妈斟酌了一下,对她说:“你长大了,处个对象也没什么,但是你是女孩子,又背井离乡的,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明白吗?”
宋知夏有点脸红,“我明白的,大舅妈!”
“还有,你要知道,一旦你在当地结了婚,以后再想回来,那可就难了。所以,如果你想结婚的话,一定要先想想清楚,看看那个人是不是值得托付一辈子,能做到吗?”
宋知夏默了一下,“大舅妈,我知道你都是为了我好,但是,一辈子那么长,以后的事情,谁又说的准呢?”
想当初她妈妈嫁给老宋的时候,估计也没想到老宋会在她过世后不久,就另外娶妻生子吧?
外婆头一回听她说这种话,有些吃惊,“怎么?你这是已经有决定了?”
宋知夏不想对她们撒谎,于是选择实话实说。“还没有,但是……我特别想要一个家,一个完完全全属于我自己的家。外婆,您能理解我吗?”
外婆的眼泪一下子就滚落下来,抱着宋知夏哭了起来,“我可怜的小珍珠,你说实话,是不是宋建军两口子给你气受了?你说出来,外婆给你出气!”
宋知夏也忍不住哭了起来,“没有,外婆,没人给我气受,我只是……只是想要一个完整的家,有父母有孩子,一家人长长久久的在一起……哪怕日子过的辛苦一点,我也愿意……”
大舅妈在一旁听的也红了眼眶,深呼吸了几次,才把泪意给逼了回去。等祖孙俩哭的差不多了,她去拧了两条湿毛巾过来,一条递给外婆,另一条她拿着,亲自给宋知夏擦脸。
“小珍珠,大舅妈收回刚刚的话,你要是真的想结婚,那你就结吧,不用顾虑这个顾虑那个。你只要记着,要是哪天过不下去了,千万不要委屈自己,只管回娘家来,我让你几个表哥养你一辈子!”
外婆也拉着宋知夏的手,“你舅妈说的对,你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只管去过,不用管别人,只要你开心就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宋知夏擦了脸,人也冷静下来,笑着说:“我知道了!不过你们放心,我不会随随便便结婚的。要是哪天我想嫁人了,一定会提前告诉你们。”
眼看着时间不早,宋知夏也等不及大舅他们回来,先坐车回去了。临走前,大舅妈回屋拿了一条用手帕包着的项链出来,细细的金链子,看起来格外清雅。
“过几天就是你十八岁生日了,虽然说你小孩家家的,不兴过生日,但是这条项链是你妈妈留给你的,如今你也大了,就交给你自己保管吧!”
宋建军已经先一步到家,这会儿正在楼上陪着安姨逗孩子,宋知安也趴在床边上,笑嘻嘻的看着这个和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
宋守安也很给面子,咯咯的笑着,嘴巴张的大大的,露出里面粉嫩的牙床。
宋知夏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一幕,没有出声。这一刻,她突然平静了下来,觉得那封信丢了也没什么。
爱她的人,已经给了她支持和包容,她不应该再贪心了。
这么想着,她转身下了楼,没有主动再去找宋建军。还是吃饭的时候,宋建军突然想了起来,问她:“你这次回来能在家里住几天?”
“我明天就走。”
“这么快?”
“嗯,回去就该收麦子了,不能耽误。”
“收麦子?你干的了吗?”宋建军突然发现,他还不知道大女儿在乡下过的怎么样。宋知夏没吭声。
宋建军看看她,又问:“真的不能晚点走?”
宋知夏心中一动,抬头看向他。“怎么了?是有什么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