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外,关羽站在城门前,面庞上充满了不屑。
他那老毛病又犯了,看着眼前的鲜卑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嘲弄之意:
“一群蛮夷,全族都找不出几个文士,竟然还有胆子敢于占据我大汉的土地?”
关羽本以为这会是一场恶战,但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却如此顺利。
远远地望着前方,只见鲜卑人利用那可怜的民望升起了一层小小的护罩。
这护罩在关羽眼中如同土鸡瓦狗一般,再次冷哼一声,他高声大喊:
“青龙骑,随我冲锋!”
话音未落,关羽一马当先,疾驰而出。
手中紧握着那把青龙偃月刀,刀身闪烁着寒光。
在他身后,千余骑青龙骑化为一股洪流般汹涌而至,马蹄声响彻云霄,气势磅礴。
随着关羽的冲锋,天空中的青云开始凝聚,形成了一条巨大的青龙。
这条青龙栩栩如生,威风凛凛。
只见关羽手中的大刀猛地一挥,一道青龙斩的光芒破空而出,如一道闪电划破天际。
这道青龙斩在空中迅速蔓延,瞬间达到了百米之长。
它从天而降,带着无尽的威势,狠狠地撞击在城市的护罩上。
只听一声巨响,那看似坚固的护罩在青龙斩的冲击下瞬间皲裂,化为无数碎片四散飞溅。
“入城,救百姓,杀鲜卑!”
关羽的怒吼声在城门前回荡,身后的几万辽东军席卷而来。
脚步声震耳欲聋,整个城市都被这股强大的气势所震撼。
瞬间,云气连城一片,青云如同一座巨大的山岳般压上。
整座城中都处于高气压团内,狂风呼啸,飞沙走石。
呼啸的狂风带着无尽的肃杀之气狠狠地抽打在每一个鲜卑人的脸上。
恐怖的力量让他们不禁心生恐惧,原本粗糙的手掌此刻抽走了所有力气,连刀都提不起来。
双腿更是微微发软,仿佛下一刻就要支撑不住跪下去。
轲比能抬头望向天空中那片青云,耳边传来城外城墙破碎的巨响以及战士们激烈厮杀的声音。
这一连串的声响在他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似乎在这一刻突然明白了一些事情。
“中原之地不好占,中原之主不好做!”
轲比能喃喃自语道:“这天下最富饶的土地,却有着天下最强大的民族。”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只剩下了一连串的
“我……我……我……”,却再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这是一个身着青袍的红脸汉子:
他胯下的高头大马比草原上的烈马还要雄壮几分,
他手中的大刀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寒光。
他的胡须很长很长,随风飘扬,他的眼睛很细很细,仿佛总带着一丝不屑。
他就这样望着,很平淡,很平淡的望着自己,大刀微微上扬,就要斩下·····
轲比能瞪大了双眼,死死地盯着眼前那把闪烁着寒光的大刀,心中没有丝毫的怀疑——这把大刀只需要轻轻一挥,就能够毫不费力地将自己的头颅砍下来。
就在这一刹那,轲比能的身体失去了控制一般,双手不由自主地举了起来,然后双膝跪地,整个身体都在不停地颤抖着。
他的声音也变得颤颤巍巍:“我……别杀我……我愿意成为奴隶,带领鲜卑人投靠大汉……我还有用,我……”
然而,他的求饶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只听见“噗呲”一声,那是被切断的脖子疯狂涌出鲜血的声音。
轲比能的眼前突然一黑,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像是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托起,然后高高地升上了空中。
这是一种奇妙的感受,轲比能从来没有体验过。
他的耳边似乎还能听到一些声音,那是那位将领在嘟囔着什么,但他已经无法听清了。
也许是一些没有用的话吧,反正对他来说,这些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这时,思绪如同潮水一般涌上心头,开始回顾起自己的一生。
首先浮现在他脑海中的,是青年时期与那位吕布对峙的场景。
那一天,他面对着如魔神一般的吕布,充满了敬畏和恐惧。
那一幕,成为了他一生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紧接着,他想起了中年时期的一段经历。
那时,他面对着段尘和那个黑脸汉子,那是他鲜卑人逐渐归顺大汉的重要转折点。
再然后呢?
他的思绪飘到了白登山。
那座山,承载着太多的回忆和情感。
他曾经在那里效仿封狼居胥,祭拜天地,祈求上苍保佑。
他也曾经效仿当年的冒顿单于,围上白登山,让一些汉人百姓扮演刘邦,任他杀戮。
然而,最终他还是失败了,所有的都化为泡影。
他的目光缓缓地转向西北部,那是白登山的山顶。
山顶上闪耀着金光,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他就凝视着那个方向,目光穿过了山川河流,望到了北方。
终于,他觉得是时候闭上眼睛了。
不仅是自己,也是他的鲜卑族。
一切都已经结束,无论曾经有过多少辉煌和荣耀,都已经烟消云散。
····
五月的草原,阳光明媚,微风拂面,莺飞草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里即将迎来一年中草场最丰美的季节,从南到北,广袤的草原上,少了北方的寒冷,多了一份辽阔带来的虚无之感。
赵云自二月底率领大军东出,历经数月,一路横扫北方众多部落,势如破竹。
他的军队一步步向北、向西挺进,如今已经走得很远,远到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身在何处。
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除了天空中不时飞过的战机和各地联通的电报,几乎没有其他能够指引方向的标志物。
战士们的兴致并不高,或者说他们在这漫长的路途中感到有些烦躁。他们骑着马在草原上游荡,说是打仗,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都是趴在马背上,吃饭、睡觉、晒太阳,喝西北风。
偶尔,他们会碰到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部落。
这时,战士们拿起武器,与敌人展开一场激烈的砍杀。
战斗结束后,他们会将战利品妥善安排,送回辽东,然后继续踏上征程,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
“辽阔的平原啊!你全是草!”
不知是哪个士兵突然喊出了这句美妙的诗句。
的确,眼前的草海一望无际,仿佛没有尽头,让人很容易迷失方向,甚至迷失自我。
“将军,再往北就是瀚海了,那里不是鲜卑人的部落了。”
旁边,一鲜卑人上前小声说道,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在这年轻的小将面前,学会了小嗓门。
“也就是说,这就是中部鲜卑的全部部落了?”
赵云拿出手中的大平板,上面是早就准备好的电子地图,仔细看他们划定的位置,上面打的对钩密密麻麻,足有上百个,这就是他们一路来碰到的全部部落。
越是往北,越是往西,部落越发稀疏,赶路的时间越发长了。
好在辽东马马力强,草原都是草场,补给方便,日行几百里是基本操作,哪怕这片神话三国大陆,相比历史上大了几分,几个月下来,也足够了。
“将军,北方所有的大部落,已经全部送到镇北城迁移去了辽东,再往北,也基本没有敌人了。”
这时,一华夏的探索者走上前来说道。
这是专门在草原安排修建简易机场,和对接赵云扫荡的人员。
至于说所谓的镇北城,是段尘在北方铁路尽头,草原的中心修建的一座城市,专门负责运输赵云自北方掠夺来的人口。
“走吧,马上就要到瀚海了,都随我去看看。”
赵云对着身后大喊一声,仔细看去,让这些士兵们打起精神来。
仔细看去,早先跟随的大批蒙古人早已经分散草原各地,捕捉扫荡剩余的逃脱鲜卑,剩下就只有白马义从的主力。
一听到瀚海,这群战士瞬间精神一震,纷纷喊道:
“赵将军,莫非是当年霍去病饮马瀚海的那个瀚海?”
“废话,不是那个瀚海还是哪个?没想到我们也能打到瀚海来。”
“嘿嘿,还是多亏了赵将军,有此饮马瀚海之功,比之当年霍去病将军也不遑多让了。”
赵云听后,坚毅的面容上也带着些温和笑容,笑骂道:
“好了,我怎么能与霍去病将军比,当年匈奴人何其可怕,相比起来,现在的鲜卑都是一群躲在土里的地鼠罢了。”
这话说完,身后跟随的一众鲜卑向导皆是,面色难看,低下了头。
愤怒是必然的,但谁又能说些什么呢?
天空中的大鸟能够精准确定他们的位置,东部的鲜卑熟悉他们的习性,十多万的骑兵,战马速度要远远快于他们,战士的战力要远远的强大于他们。
打不过,就只能老实了···
大军北走,沿着色楞格河河谷向北,战马疾驰,不出一日,便来到了其出海口,也便是北方瀚海。
一路上,赵云还不忘清扫一些小部落,安排人带回去,这番操作下来,草原本就不密集的人口,就彻底的可以说是人迹罕至了。
无人区不至于,但至少几百年没了元气。
段尘有时也感觉自己挺天才的,总是会从根本上解决难题。
饮马瀚海,无数武人的梦想,今日却被赵云一行人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做到了。
面前的瀚海无比宽广,一望无际,一众兵士也各个放松了心情,或是骑马在这片草场游荡,或是静静的坐在山坡上,就默默的看着。
这个时候,自然是有诗人来上一两句:
“啊!大海啊!你全是水!”
此言喊出,自是一阵哄笑。
士兵欢乐,赵云也面带微笑,来到辽东之后,他感受到了难得的安稳和快乐。
这种快乐不是当初做白马义从统领能够比拟的,不是浮于表面的战绩,而是真正的,内心的快乐。
“好海!好海啊!”
心里没词,他也只能是跟着喊上两句,该说不说,越是简单的感慨,却能够抒发意想不到的心情。
时至正午,风轻浪静,一切都很美好,美好的不像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