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个关键时刻,哪怕是郭图,也都选择了最聪明的闭嘴。
195年的袁绍不是200年的袁绍。
这时候的袁绍正是当打之年,正是“袁神”时期,虽然有些毛病,却能够自己反应过来。
果然,只见此时,袁绍起身,拔出佩剑,指向北方大声道:
“我为雄主,岂能为声名所累,诸君所言极是,现在主力大军随我北进并州。”
这时的袁绍,何等英姿勃发,周身霸主气势逼人,他好似彻底想通了一般。
一众文臣武将皆是纳头便拜,大喊:
“主公英明!”
河北,正是最好的时代。
“沮授听令!”
“在!”
“我命你传音颜良,命其率领5万“河北卫”即刻北上,探查讯息,命令高干布置后勤!”
“是!”
“鞠义!牵招!张合!听令!”
“在!”
“我命你等率“先登死士”“巨鹿卫”“大戟士”监视幽州,稳固冀州,防止公孙瓒偷袭!”
“是!”
“文丑!高览听令!”
“在!”
“我命令你两人率领‘乌丸突骑’‘河北弓骑’先行进驻并州,我率邺城精兵主力后方跟随!”
“是!”
“田丰跟随先行入并州,郭图留守冀州,沮授跟随我,后续出击!”
“是!”
命令下达果断利落,战术安排全面周到,自身为一流统帅类武将的袁绍,还是很有能力的。
可惜,此次北上,注定是要铺一场空了。
····
辽东,昌黎。
段尘正在忙活着流民安置的事宜,下发的郭嘉正在做各项报告。
“关羽将军在并州做最后收尾工作,北方子龙将军已经回到镇北城,即刻返回,迁移的鲜卑人已经分散辽东各地安置,矿区成本大幅度减少,各地日常基建工程团队人数增加。”
“此外,80万汉民已经尽数迁移北方,早先松嫩两郡人口超过200万,汉民数量达到一半,辽东地区汉民人口各郡都占据主体,除了通辽郡。”
“政务府准备重新划分北方各郡,将早先的松嫩两郡进行详细划分,这是他们准备的方案。”
说着,郭嘉将几份划分地图传到了段尘面前的电子屏幕上面,自从辽东的局域网研发而出后,对辽东各项影响还是很普遍的。
段尘仔细查看,最终手指向了最初的一个方案,说道:
“奉孝,你看这样划分如何?”
早先,辽东人口南多北少,南部密集,北边稀疏,自从段尘先后迁移大批人口填充北方之后,对北方开发已经非常完善了。
面前这第一份方案是直接将北境郡也进行了一些拆分,划分的更为详细了。
南方,暂时重新划定为:玄菟郡(沈阳)、襄平郡(鞍山)、乐浪郡(平壤)、昌黎郡(锦州)、通辽郡(通辽)、阳乐郡(朝阳),这六郡。
北方则重新划定为:北境郡(长春),松江郡(吉林),嫩江郡(齐齐哈尔),黑江郡(哈尔滨)这四郡。
主要分布
“主公,如此按照江河流域划分,确实更为准确全面了。”
郭嘉也是连连点头,段尘对于内政方面的能力,某些情形下他是很认可的。
当前,随着将并州和草原主要百姓全部迁移到辽东,这片土地的人口也终于突破了千万,可以说是整个大汉第一大州了。
就是如今整个河北的百姓加起来,也没辽东一地百姓多,段尘实控的人口,成为了这天下的第一。
但这个消息,如果不是精密计算,或是有天眼这种信息探查的人才,是不可能发现的。
谁都明白段尘疯狂聚集人口入辽东,但谁也想不到,如今的辽东到底有了多少人。
但段尘错了,他的情报被曹操知道了。
·····
现在的曹操很焦虑,很纠结,很难受。
早在段尘吞并鲜卑之后,他便依靠戏志才探查信息,可得到的结果却让他几日茶饭不思。
不为什么····辽东太可怕了··
“千万人口,如今我哪怕统一了整个中原,所控人口也就近千万,整个河北和并州加起来,也不过千万,哪怕是整个北方呢?”
人口在这个时代就是生产力,三国交锋和诸侯混战争夺的很多都是人口。
历史上,曹魏曾经在边境地区多次移民,每每攻下一地,往往会将边境之民迁移到内地。
诸如汉中之地,合肥之地,前线边境地区,往往也是人口争夺的高峰期。
而在如今神话三国,这个逻辑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有了人口,可以爆人才,可以爆兵,可以爆生产力,曹操崛起的根本是青州百万可掌控人口。
而现在,辽东的那位,是他的十倍,整整十倍。
“要不要告知袁绍?”
他思索着,如今袁绍北征,很显然是要铺一个空了,辽东聚集千万人口,整个黄河以北都基本被吸干了,有朝一日一旦南下,真的是袁绍能够阻挡的吗?
“去,叫志才,文若,仲德等人过来!”
“是!”
侍卫退休,很快府内聚集曹操麾下一众谋士。
有一流的诸如:戏志才和荀彧,一主军略和战略,一主内政治理。
有二流的:主军略的有:程昱、荀攸、刘晔,主内政的有:满宠、毛玠等人。
仔细看来,豫州兖州确实名士不少,加之曹操招揽,麾下底蕴同样极强。
等待一众文士就座,曹操开门见山开始询问:
“诸位,志才方才探查,北方辽东之势已然势不可挡,不知诸位有什么方案?”
在叫来谋士之前,曹操就已经交代了信息,如今自然可以直接商讨。
首先发言的是某主荀彧,却见他躬身行礼后道:
“主公,辽东之势远,而吕布袁术之势新,如今我等最应该的,是先扫清中原障碍,将来才能有能力和北方一战,辽东压力,我们尽可告知袁绍,将目光放到中原。”
听完此话,曹操点头回道:
“也就是说,要联袁抗段了?”
此时,荀攸跟着说道:
“正是!远攻近交,远交近攻,本就要灵活多变,段尘眼看就要成事,如今必要要与袁绍交代信息,引起其警惕,不能生变了。”
两人这份论述,恐怕早有腹稿,确实非常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