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岁月长河
盯着眼前地面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案,师离直感觉头有点大,整个地面都快要无从下脚了。
过了片刻之后,李缓终于停下了笔,站起身来皱着眉头思索。
“呆子,你算出来了?”师离见他停了下来,急忙走过来问道。
“嗯。”李缓点了点头,答应了一声,不过眉头却依然皱在一起,心中好像在纠结着什么。
“算出来不是好事吗,怎得还是愁眉苦脸的?”师离有些奇怪。
李缓犹豫了半天,方才开口道:“可是……我推算出来了两个出口。”
“两个出口?”
“嗯,没错,我觉得是不是有问题,按着常理来说,伏羲十六卦只会有一条生路啊。”
李缓说完有些不确定地看了看屋子边上的那口井。
循着他的眼光看过去,师离也注意到了那口水井,这个水井从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便见到了,可是二人这些日子从来也没将这口井当一回事,就连看都不曾去看过一眼。
“你是说,其中一个出口在那个井中?”师离指着那口井,惊疑问道。
李缓点了点头,朝着那口水井走了过去,师离也紧跟在身后。
这井口用着青白石砖堆砌,除了因上了年头,有些砖块出现略微破损之外,也并无什么奇特之处,俯身朝井底看去,里面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也不知里面还有没有井水。
“什么也看不见啊。”师离趴在井口,探着头朝井里看去。
“走吧,先不管了,既然他们乘烟村的人都能够从迷龙竹林来去自如,那竹林中自然是有出路的,而这水井……大概是我算错了吧?”李缓摇摇头,似乎一下子想不明白这里面的名堂。
既然已经算定,二人便不再犹豫其他,师离将那乘烟铁盒带上,两人再一次走进了迷龙竹林里。
这一次,两人意料之外走得十分顺利,虽然还是左弯右绕,时不时李缓还要蹲下来再次推算方位,可是这次推算却感觉简单了许多,每次低头演算,也只停留片刻,便又再次前进。
在迷龙竹林里转了一个多时辰,两人再度绕过一个转角,一个与前些日子见过不同的出口豁然出现,李缓与师离两人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兴奋之色。
走出那道口子,全然一新的景色映入眼中。
山脚下的乘烟村仍旧坐落在那里,村中升起的袅袅炊烟被一阵微风带偏,弯弯曲曲的在空中定了格。
虽然头顶上仍然被那一层白雾给笼罩,看不到天空,但是就这寻常的景色,却也让李缓二人忍不住长舒一口气,回想起过去的月余时光,不是被困就是被囚,一时居然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觉。
这时,一道人影从山脚下飞身而上,只见那人一声长啸,脚步在地上连点,只不多时,人影已来到了李缓与师离二人的面前。
正是诸葛慎到了。
“二位当真是悟性奇高,不过这点时间,就破解了迷龙竹林的解法。”诸葛慎笑着颔首道。
瞧着他看上去和蔼可亲的笑容,师离忍不住有些反感。
“那诸葛村长,这下可以放我们二人走了吧?”师离面无表情地问道。
李缓给师离打了个眼色,小声说道:“师姑娘,我们还要靠他们带我们离开这里,莫要冲动。”
师离极不情愿地点了点头,便站在一边不再作声。
诸葛慎笑了笑道:“当然可以,二位且随我来,到了村里,吃些东西了,我自会安排二人出村。”
说罢,诸葛慎抬脚便领着二人往乘烟村走去。
“敢问村长,这里闭塞不通,要如何才能将我二人送出去呢?”李缓跟在诸葛慎的身后,忍不住发问。
“哈哈哈哈哈。”诸葛慎大笑几声,复又有些神秘地开口道:“二位乘云而来,自是追风而去。”
“追风而去?”李缓并没有听懂是什么意思,他看了看师离,师离也是两手一摊,心中表示疑惑。
诸葛慎并没有继续解释,只是带着他们继续往村子里走去。
一路走进乘烟村,倒也没有其他的波折,二人在诸葛慎的安排之下,用过了一顿十分丰盛的饭食之后,再一次来到了乘烟村的祠堂里。
这次只有诸葛慎一人,上次见过的诸葛羽并不在此。
诸葛慎跪在蒲团上,恭恭敬敬地上了一炷香,嘴中轻声念叨着:“得先祖庇佑,让我们寻得两位有缘之人,我诸葛一脉隐居避世乘烟村上千年,终于得偿所愿,如今大道可期,飞升有望!”
念完这一段话,诸葛慎又叩了三叩,神色间有着说不出的恭敬,还有一股隐藏不了的狂热。
李缓与师离二人听得都是直皱眉头。
等到诸葛慎起身,李缓才上前一步,拱了拱手道:“诸葛村长,请恕晚辈直言,长生大道一途,实在过于虚无缥缈,你们乘烟村若是将所有的希望放在我们二人身上,只怕到时候会失望的。”
“此言差矣。”诸葛慎转过头来,伸手摸了摸须,接着说道:“千年前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口耳相传的那么多长生飞仙的人物,你又能说他们全是假的不成?”
“可若是长生之道确有其事,又怎么会这么多年以来不曾见过一位长生者呢?”李缓想让乘烟村放弃长生的执念,仍在劝阻道。
“那你们可知羽老的年纪?”诸葛慎只是笑着问道。
李缓一愣,随即摇摇头道:“不知,不过看上去大概百岁是有了。”
“哈哈哈哈,羽老曾有幸窥得大道一角,他现在的年龄,却是你等想也想不出来的。”诸葛慎一边大笑一边摇头,神情中颇为神秘。
“想也想不出?”李缓属实没想到这一点,那诸葛羽看上去确实就像一棵刻满了年轮的老树,回想一下,他的举手投足与老僧入定般的气息,确实就像一位从荏苒岁月长河里走出来的人。
“算上今年,羽老已经一百七十四岁了。”诸葛慎这句话说得轻轻巧巧,却又如同炸雷一样,将李缓与师离二人惊呆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