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秋高气爽之际,帝国上下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与即将到来的秋季狩猎盛典之中。
在文帝治下的盛世岁月里,秋风初起,丹桂飘香,京城内外洋溢着一派金黄与收获的气息。
此时,朝廷上下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一年一度的皇家秋猎盛典,这场活动不仅是展现皇族威仪和国力的重要时刻,也是群臣展示武艺、彰显家门荣耀的舞台。
武安侯府内,季槐有些烦恼的托着下颚,她此次归来,不仅是带着西疆对晋国的妥协,还带着未来太子之位的押注,所以此次秋猎盛会众人瞩目的焦点。
人人皆知武安侯季槐,虽不精通诗书琴画,但兼一身过人的骑射技艺,平日里便常在闺阁之外策马扬鞭,引得满城赞誉。
季柏也知道他们这次表现的优劣的重要性,他亲自为其挑选骏马良弓,反复叮嘱,又命家中的侍从细心打点行装,务求一应俱全,不失侯门风范。
“阿兄,咱们又不是没有参加过,干嘛搞的这么紧张?”季槐喝了口宛桔刚端上来的茶,刚开始有些涩,到后面才会回甘,她刚准备夸茶时听到季柏略带疲惫的声音:“真是令人担忧啊,夭夭现在下落不明,太子之位的大事也压在我们的身上,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
“阿兄我们只有尽快解决掉这边的事儿才能去解决夭夭那边的。”
“你昨天不还那么着急,怎么昨个儿沈姑娘一来你就变了个样。”
天空的颜色慢慢暗了下来,沈云姩现在季槐的身前:“我此次来不止是为祁钰,更为阿罂。”
季槐本来难看的神情慢慢变的缓和起来:“什么意思?”
“我说过,这个世界的主角就是你和阿罂,所以她不会死更不能死,而且这次……”
沈云姩刚准备说些什么时,却想不开嘴,她努力的想要张开,若奈何无法,季槐有些奇怪的看着她,沈云姩只好就此作罢:“反正就是你现在不用担心阿罂,如果武安侯可以下床回来的话就尽快让他回来!”
季槐还准备问她什么时,却看到她神色紧张的走掉了。
沈云姩看着镜中的自己叹息道:“怎么回事?怎么这么重要的事却开不了口?难道是因为这是转折点?”
文帝夸赞季槐在京中并不是私事,而且近几日特赐下御制雕弓宝剑,寄望她在秋猎之中能够崭露头角。
季槐受此殊荣,既感荣幸又觉责任重大,于是更加刻苦练习,每日黎明即起,薄暮方归,于校场上矢无虚发,尽显女中豪杰之风范。
与此同时,文帝也在繁忙的国事之余,亲自督阵秋猎的筹备工作,从猎场的选择、围栏的修筑到行猎队伍的编排,无不亲力亲为,意在通过此次活动凝聚朝野人心,弘扬尚武精神。
秋风微凉,金叶飘香,文帝銮驾浩荡出发,队伍延绵数里,其中不乏王公贵胄、朝中文臣武将,而季槐身着一袭翠色劲装,头戴雉翎冠,跨坐于乌骓宝马之上,腰悬银弓,箭袋鼓胀,尽显巾帼不让须眉之态。她的目光炯炯有神,既有对未知猎场的好奇,亦透出决断勇敢的光芒。
文帝赏识季槐的胆识与才情,特意让她与自己随行,一路上与其交谈甚欢,谈论古今,议论国事,二人默契犹如高山流水,引得旁人侧目。
而季槐不卑不亢,应对自如,言辞犀利而又不失礼节,使得文帝对她更加赞赏有加。
祁执然看着相似的皮囊相似的灵魂,他心底是开心的,最起码他还能见到像季雪烟一样蓬勃的灵魂。
秋猎的第一日,朝阳初升,旷野之上旌旗招展,鹰犬腾跃。
季槐随着文帝纵马驰骋,在苍茫原野上追逐猎物,弓弦震耳,箭矢破空,瞬间擒获猎物于百步之外。她的出色表现令众人心悦诚服,连文帝亦忍不住对其大加褒奖,赞叹之声响彻整个皇家围场。
季槐看向裴周辞的位置,上次遭遇刺杀的事情让裴周辞元气大伤,以至于到现在也不能参加这次秋猎,在国公府的裴周辞表示其实他也可以去的!结果就是被他的父亲压着喝药。
沈云姩站在看台上看着自己笔下栩栩如生的主角,她可能明白了这次穿书的意义,她笔下的人更应该是她的亲人朋友,就在这时耳畔突然响起一道声音。
“沈姑娘也来了?”祁钰也不知何时到她身后,沈云姩微微行礼:“四殿下。”
“本宫回去想了想你当时说的那些话,的确,国家大事永远都要在情爱之上,不过你觉着这武安侯府会与本宫永远一条心吗?”
沈云姩虽在心中一惊,但明面上还是礼仪恰当:“当然,台下万民都会永远与您一条心。”
祁钰这才满意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