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金小眼儿对当地的古玩圈儿不熟,所以从莫家三兄弟手里收半块浅册璧的事儿,肯定也没多少人知道。
而这个包无事既然能张口说得出来,那必然是绝对存在的!
总不可能真的就那么巧,瞎编上了吧?
一座留下浅册璧的战国王侯级别大墓!
只要找到残缺的另一半浅册璧,就有可能找到这座大墓的线索和踪迹!
而另外半块浅册璧,很有可能就在这个市场里。
我们又怎么可能不激动。
但激动归激动,管理情绪,喜怒不形于色,这是古玩贩子必备的技能。
二叔继续冷漠着表情,不耐烦的瞥了包无事一眼,不冷不淡的说道:“我们就是过来旅游,顺便瞧瞧,没打算买什么东西。”
包无事听二叔既然这么说,他也就看破不点破的嘿嘿一笑道:“老板,我懂!来这儿都是旅游的,既然来旅游,那肯定要看点新鲜的,也不枉白来一趟啊,您不打算买也可以瞧瞧呀,万一要真的看对上眼了呢?”
二叔眯了眯眼,貌似在心里考虑着什么。
我能看出来二叔在想什么。
二叔是怕这个包无事像个狗皮膏药一样给我们说这么多,动机不纯,除了想要拉纤抽成之外。
保不准看我们是外地人,会给我们下套或者做局!
但要是不去的话,除了包无事这条路,再想打听另外半块浅册璧,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左右思考了一下,二叔故作勉强的点了点头:“行吧,反正现在也没事儿,看看就看看吧……”
看二叔点了头,包无事立马谄笑着在前面带路:“老板,就在前面没多远,几步路就到!我见您之前也去过,但是没有熟人带,和有熟人带着,能看到的东西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包无事手指了指古玩市场不远处,一家古玩商铺的红木大招牌,招牌上鎏金正楷的写了三个大字‘红墨斋’。
这家古玩店我们之前确实去过两趟,是整个古玩市场最大、最气派的一家,六间门面,上下两层楼,里面古风古色的装潢考究,陶瓷、书画、玉器、杂项,这古玩四大类更是样样俱全,真真假假,新新旧旧,几千件都不止。
原本我二叔还在心里想着,就算这个包无事心怀不轨,要给我们下套做局,但二叔也是这行的老江湖,深知行业套路,应付起来问题也不大。
又看包无事手指着‘红墨斋’的这个招牌,我们就更放心了。
因为这么大的店,就算是有局,那也是暗局,肯定不敢明目张胆的强卖敲诈。
而事实上,我们还是小看了这里。
包无事带我们进了店,立马就有人迎了上来,只是简单的跟包无事眼神交流了一下,就带我们上了二楼。
我们头两次来,也没上过二楼,说是二楼不对外开放。
现在看来,是不对普通客人开放。
到了二楼,首先就是一股檀香味扑鼻而来,偌大的二楼片尘不染,灯光有些暗,一排排的木架上摆放着各类的古玩,基本上都是一眼大开门,最次也是清末的,甚至还有一些生坑货。
有些特殊的古玩还专门用玻璃陈设柜单独放置,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
但我们要看的,可不是这个。
在二楼还有一个中年男人,矮胖的身材,估摸着五十来岁,嘴角上长着一个很大的瘊子,看上去像是二楼的管事掌柜,迎过来跟我们客气的笑着打了声招呼。
一般别的古玩店,掌柜的或者老板都不会随便搭讪客人,更不会主动去推销。
因为古玩行业比较特殊,看错了打眼了,没有退换一说,真真假假全凭自己的眼力。
最多也就是你问这个物件儿是什么年份的,老板会大概的跟你讲一下。
但是这红墨斋的二楼比较特殊,这个瘊子男先主动问我们喜欢什么品类的物件儿,然后他再从隐蔽的地方拿出来给我们看。
二叔直接就说喜欢古玉!年份越老越好,最好是老到战国,只要货好,钱不是问题。
这也算是在抛砖引玉。
瘊子男听二叔说喜欢古玉,他眯眼笑了笑,说刚好店里有一块战国玉璧,给我们去拿过来。
我们一听战国玉璧,心里直有点莫名的兴奋,万一要真的是那半块浅册璧,这事儿直接就一蹴而就了。
中间没过三两分钟,瘊子男就抱来了一个扁扁的方形木盒,直径大概有四十公分那么宽,看上去还不小。
这跟浅册璧的直径也很相符。
只不过就当我们在心里有着些许期待时。
瘊子男直接就把木盒递到了二叔面前。
这一举动,让二叔脸色瞬间一冷。
古玩行有个规矩叫‘玉不过手’,不仅是玉不过手,任何的东西也不能用手直接传递。
这个规矩别说是行内人了,就连行外人都知道。
所以瘊子男的举动显然是故意的。
包无事唾沫横飞的把我们带来,还当真就是一个局,是个套儿!
但这个套儿,我二叔又怎么可能轻易的上了。
二叔不仅没接,还直接冷着脸冲瘊子男阴沉沉的说了一句:“掌柜的,咱们都是南北同饮一江水,我眯眼看月瞪眼看日,步子走的多了,脚下到哪儿都是路!”
‘南北同饮一江水’就是同行的意思,盗墓行里也有用这句话的。
至于二叔后面说的,也是古玩行的一句切口,意思是眼力毒,入行久,脚下到哪儿都是路,你在我脚下挖不了坑,也埋不了雷!
说这话的意思,就是告诉瘊子男,大家都是同行,要做买卖就正儿八经的做买卖,别整这些阴的阳的,全没用!
瘊子男一听二叔这句切口,他先是一惊,接着又带着不屑的呵呵一笑:“呦,原来还是位老行家啊,不好意思……实在不好意思……”
话说罢,瘊子男突然手一松!
只听‘啪’的一声,手里的木盒掉落在了二叔面前的地上,盒子摔了个稀巴烂,里面的一块仿战国的玉璧也跟着摔了好几半。
我二叔根本就没伸手,这都已经不是碰瓷了,直接就是讹诈!
“咦,你这老行家怎么也这么不小心啊!”
“这面战国玉璧之前有金主开价四十万都没舍得卖!你这最少也得赔三十万!”
瘊子男由惊转怒,又直呼可惜,看他这演技,显然不是第一次干这事儿了。
我们也当场全都惊呆了。
亚麻呆住了那种。
做局下套不成,直接改明抢了?
也是事后我们才知道。
有句话叫‘财不外露’,我们在良友酒店连住了一个多月,三个人单单住酒店就花了一万多,又在樊家井的古玩市场逛了半个多月,这就被人给盯上了。
在那个年代,很多古玩市场都有类似的敲诈,专门找有钱的外地人下手,报警了也没用,没有人证,没有监控,说是你打烂的就是你打烂的,不赔钱人就走不了。
准确的说是有人证,把人带过来的托工就是人证,就亲眼看见,是你手滑把东西摔地上的。
百口莫辩,又是在人家的地盘,强龙不压地头蛇,只能认栽乖乖掏钱赔偿。
别说什么事后举报了,人家有多大的能耐,就敢干多大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