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早的厚葬习俗始源于春秋战国。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这句话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提出来的。
‘事’是服侍的意思,本意是希望人们对待死去的亲人,就像他们在世一样继续服侍,可以让死去的人像活着一样仍然受到尊敬和爱戴。
结果有些人一听死了还能继续被服侍,那你就干脆跟我一起下去贴身服侍吧,这就开始有了惨无人道的殉葬。
不仅需要被服侍,生前的东西也要一起带下去继续享用,这也就是厚葬之风的开始。
所以言归正传,很多史学专家都认为,一直大力提倡节俭的儒家,却意外成了厚葬之风的最大推动者。
随着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扩大,厚葬之风的观念也越来越深,这就有了诸侯王室大兴土木建造自己的墓冢,墓冢的规模建造的越大,就代表社会身份地位越高,死后还可以继续享用。
厚葬之风的出现,自然也就有了觊觎陪葬品的盗墓这个职业出现。
为了防止盗贼侵扰,从厚葬之风出现之后,很多规模较大的诸侯王墓就开始想尽各种办法防盗。
从最开始的把墓冢挖深,再到将封土夯实,最后又在墓冢设计各种奇巧淫技的机关陷阱,再或者是把墓冢藏起来。
相传,春秋时期的楚平王到了晚年,自感一生罪孽深重,生怕死后有人掘墓,就把自己的墓藏在了一片大湖的湖底,自认为藏匿的十分隐蔽,但最后还是被伍子胥给找出来,开棺鞭尸。
至于伍子胥是用什么办法找到楚平王藏在湖底的墓,这个没人知道,但是事情一传出去,让当时的盗墓贼十分崇拜,就把伍子胥奉为了祖师爷。
可能伍子胥也没有想到,他盗墓是为了鞭尸报仇泄愤,最后居然变成盗墓贼的祖师爷了。
而此时我们眼前的这座干越王墓悬在了山洞深处的陡峭山壁上,如此浩大的工程,想必应该也是为了藏身,防止盗患。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好地方,可比当年楚平王墓藏在湖底要高明多了。
这也说明干越王的防盗意识非常高。
要不是遗留下来的那块浅册壁的话,我们也不可能找到这里来。
“值了!这真的是值了啊……”
孙反帝站在我旁边,一双眼睛瞪得像是铜铃,看着黑暗中若隐若现的悬空墓,还没找到陪葬品就激动的嘴里不停的叨叨着“值了”。
对于盗墓者来说,能有幸找到这么一座特殊的大型古墓,即便是远远的这么看上一眼,那也能当着同行的面吹一辈子的牛逼。
完全算是职业生涯的最高光成就。
所以即便是暂时还没过去找到陪葬品,对于我们这十几天的寻找,和冒险爬了将近三十米高的山壁来说,也确实算是‘值了’!
不仅是孙反帝,我们所有人一时间被眼前这不可思议的壮景所震惊的,也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来表达内心的激动和震撼。
本以为干越王的主棺也会悬放在山壁上,最多也就是棺外套个椁来提升一下代表尊贵身份的逼格。
没想到干越王的逼格居然会这么高,直接在最高的山壁上建造了一座悬空的宝殿,来作为他放置灵柩的寝宫!
不过现在可不是惊讶和震撼的时候,就这么眼瞪如铜铃的直勾勾看着可不行,而且这个距离也只能勉强看到悬空墓的一个大致轮廓,看不清细节,要先想办法过去!
但是想要过去的问题可就大了。
左上方的悬空墓距离我们大概还有将近二十米的直线距离。
虽然这个距离不是太远,但中间却隔了一条十几米宽的山壁裂缝,悬空墓就在对面,选址位置极其刁钻险峻。
我们爬上来就已经掏空了身上所有的力气,想要横跨这十几米宽的裂缝,我能想到的也只有长双翅膀飞过去了。
除此之外,根本就不可能过得去。
就算是休息恢复了体力,想要从裂缝的上下两边绕过去,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准确的说是难度很大,以我们团队现有的工具,很难办到。
杨老大和杨老二也反复的观察了一下悬空墓周围的情况,最后也都表示无能为力的摇了摇头。
“那古人当时是怎么过去的?”
我忍不住心里好奇的在嘴边嘀咕了一句。
孙反帝站在棺材板上稍微挪了挪身子,手里紧紧抓着绳子说道:“当时的人命贱,用人命堆起来的呗。”
“但是我们的命可不贱啊,不能跟着效仿啊!”
我白了孙反帝一眼,感觉刚才那句话就像是对牛弹琴,又说道:“就算人命再怎么贱,那也得有个过去的方式吧?”
说着话,我又站在棺材板上往前挪了挪,拿着手电筒照向四周。
干越王的这座悬空墓不仅是建在了陡峭的山壁上,而且还是在三十米高的最险峻位置,这可不是单纯的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就能办得到的,更重要的是需要建造技巧和对于工具的运用。
毕竟人类迈向文明的第一步,就是使用工具!
比如下面的那艘会‘自动驾驶’的木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古人能聪明到通过计算暗河的水流,制作船舵固定漂流路线,实现两千多年前的自动化水面运输。
那肯定也能制造出类似的工具,把建造悬空墓所需要的大量木材送到对面。
我在心里琢磨:“既然船都留给了我们,那么……当时的运输工具会不会也还在?”
孙反帝看我在拿着手电筒到处乱照,他瘪了瘪嘴问我:“你找什么呢?”
我也没看孙反帝,继续用手电筒照着四周,不咸不淡的应了他一句:“捡漏!”
“啊?”
孙反帝挑着眉懵逼的“啊”了一声。
这时二叔也点了点头:“大家再仔细的四处找找……”
看来二叔也是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不仅是二叔,杨家俩兄弟和老胡也听懂了我这‘捡漏’的意思,开始拿着手电筒照射进周围的黑暗里摸索寻找。
只有孙反帝还在不知所云的懵逼中,没反应过来我们这是在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