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带头走在最前面,我们屏息凝神的跟在后面,一步步踏上九层台阶。
来到殿门前,二叔先伸手放在殿门上,尝试着用力推了一下。
我这时已经紧张的把心跳提到了嗓子眼儿,心里预想着这扇厚重的殿门可能没那么容易被推开。
毕竟规模这么大的古墓,肯定会有一些防盗设计,最常见的就是用自来石,或者浇灌铁水进行封堵。
然而意外的是,在二叔的双手推动下,殿门随着一声厚重的‘咯咯’声,被推开了一条缝。
这扇殿门居然没有做任何的封堵。
那可能性就只有一个,当初的造墓者对盗墓贼的手段过于了解,很清楚如果盗墓者找到这里,推不开殿门必然不会善罢甘休,肯定要想办法暴力破坏。
明知挡不住,与其被暴力破坏,那不如就直接敞开门让盗墓者进去,把防盗机关设在里面,让盗墓者有来无回,并且还避免了寝宫被毁。
这种可能性也并不是没有。
毕竟春秋战国时期,他们都是读《三十六计》的。
一想到这儿,我赶紧提醒了二叔一句:“叔,小心门后有机关!”
二叔点了点头,其实不用我提醒,对于二叔这个盗墓老手来说,肯定也会防备门后暗藏冷箭的机关陷阱。
预防门后藏冷箭的最好方法就是避开门缝,身体贴着门往前推。
我们四个人分成两组,同时用力的慢慢推开殿门。
厚重的开门声就像是时隔两千多年的重启。
当殿门被我们缓缓推开了一大半后,二叔突然伸手示意我们停下来。
因为避开门缝躲在门后,就能防备冷箭机关,有的造墓者也懂得这个,所以有的冷箭机关,会在墓门被完全推开后,才会被触发,让盗墓者躲无可躲。
这就是盗墓贼和造墓者之间的较量。
我二叔经验丰富,只是将殿门推开大半,能确保同时轻松让我们四个进去就行了。
不过为了更稳妥,二叔还是摆手示意我们先在门后多待一会儿,一方面也是为了里面通通风。
可是这么一等,却让杨老二急得不行,冲着二叔火急火燎的喊道:“我们还在这儿磨蹭什么,赶快进去找人啊!”
我能理解此时杨老二的心情,我心里同样也是急的如火烧。
因为孙反帝和杨老大还不知道到底是怎么消失的,现在又是什么情况,时间拖得越久,他们肯定就越危险。
但二叔却铁青着脸,冲着杨老二带着警告的语气怒道:“都是自家兄弟,你急我也急,但现在情况不明,越急就会越乱,搞不好人找不到,我们都得折在这里!”
“要是信我,就全听我的!就算是把这里全拆了,也要把人找出来!”
“要是不信我,那你也可以自便,但丑话说在前头,不听指挥擅自行动,出了什么事儿拖累了大家,可别怪我见死不救!”
二叔这话的语气格外严肃,还带着一种领袖的威严气势。
杨老二焦急的攥着拳头,虽然看上去有点急的快失去了理智,不过最后还是被二叔这句话给压了下去。
中间等了差不多一分钟,期间我们也背靠着半开的殿门,斜着朝门缝里看了看,但里面挂了很多黑色的布幔,所以并没有看出什么特别的东西。
布幔也叫帷幔,就是用布制作的帷幕,在古代用来分隔房间,或者是围在床榻的四周。
在确定了没什么危险后,二叔最先从门后站出来。
还不等二叔说话,杨老二就立马迫不及待的紧随其后,将手电筒的光柱照进寝宫殿内。
我和老胡也最后跟着,小心翼翼的将腿从门槛迈了过去。
刚迈过门槛走进去,我瞬间就感觉被一阵刺骨的阴冷袭裹,身上直起鸡皮疙瘩,下意识的原地打了个冷噤,深呼吸了一口气,又猝不及防的闻到了一股说不上来的腐臭味,差点让我胃里翻江倒海的吐出来。
殿内的气味很重,所以里面是不通风的。
至于这臭味是从哪儿来的,我现在也不顾上这些,第一时间就是屏息凝神的瞪大眼睛,拿着手电筒冲破殿内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仔细的观察着这寝宫殿内的情况。
只见这殿内被很多悬挂的黑色帷幔分隔开,也不知道这帷幔是什么布质,黑的连光都照不透。
按照古代宫殿的格局,被帷幔分隔开的应该是偏殿,中间是正殿。
在正殿的两侧最显眼的,就是各摆放了六尊巨大的青铜器,总共十二尊,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下部分的造型有点像圆腹的水缸,上面刻着各种纹饰,两侧还有两个兽首衔环,上部分立着一只造型栩栩如生的仙鹤,整体有成年人那么高。
在鹤的头顶上还有一个巴掌大的圆盏,我猜这应该是长明灯,也叫万年灯,下面的圆腹铜缸应该是盛燃料用的。
根据《史记》的记载,秦始皇陵中就使用了‘人鱼膏’作为燃料的烛火,可以长时间不灭。
另外还有很多史书,都有关于墓室长明灯燃料的记载,例如龙膏、鲛人油,鲸油等等。
我猜,这殿内的臭味,十有八九应该是铜缸内未燃烧完的燃料所散发出来的。
除了这十二尊巨大的长明灯之外,正殿内还有很多青铜酒器,以及精美绝伦的鎏金器物,我们用手电筒照射着,根本就看不过来。
如果我们现在直接不管孙反帝和杨老大了,仅仅只是把这正殿内的东西都带出去,那也够我们金盆洗手,潇洒快活后半辈子了。
说实话,有时候这真的会成为考验人性的选择。
“大哥……”
突然杨老二猛地扯着嗓子大喊了一声,直把我给吓了一大跳,同时下一秒以为杨老二看见人了,反应过来后也赶紧的顺着杨老二的目光,朝着正殿的最上方照去。
但并没有看到什么人影。
等我们所有人一起把手电筒的光照过去,才完全看清。
只见在正殿的最上方,放置着一个用黑色漆木搭建的方形建筑,有接近三米高,六七米长,上面有檐有角,正面还雕刻着门窗,以及蟠龙绕柱,外观造型就像是一座缩小版的宫殿,各处的雕工细节极其细腻。
二叔则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什么东西,半眯着眼睛开口说道:“这是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