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文武都到齐以后,看着袁术满面春风,不由得一愣。
怎么回事,看着不像是战败了的样子啊。
袁术就差笑出声来了。
大家都很纳闷,不是战败,为何要把所有人都聚齐在这。
直到
“这时我儿前线发来战报,来人,给诸位都念念。”
一侍从拿着战报
“兴平二年六月初五寅时一刻,敌军将领樊能带兵三千夜袭我军大营。”
众人纷纷坐直了身体,果然,公子是被偷袭后大败了么!
“幸!公子耀治军严谨,斥候提前发现敌情,全歼樊能三千军。”
众人:……
他们就说怎么袁术满面春风的呢,合着是叫他们来显摆来了。
可这功劳真是袁耀的么?
袁耀治军严谨,手下斥候还提前发现了敌军动向?
说笑话呢?
“同日,辰时三刻,吴景孙贲带历阳水军出征,用公子耀所造投石机大破横江津,张英水军。
巳时三刻,公子登当利口,大破守军于糜,斩首千余。
午时五刻,程普韩当破横江津守军两千人,全数俘虏。
申时一刻,公子耀攻占横江津,俘虏张英水军三千,缴船只数十艘。”
这战报听的,和踏马讲玄幻故事似的。
这里头的袁耀怎么像是个战神一样,半夜干翻了来袭的樊能,白天还能有精力接着去当利口干那边的守军于糜。
还有,战报里还说吴景孙贲用了袁耀研制可装在船上的投石机,就更他妈离谱了。
袁耀什么时候还学会木工活了?
他还能造出投石机来?
简直不要太离谱!
在袁术这帮手下文臣武将看来,防备夜袭的是孙策,帮吴景孙贲研制出新投石机的要么是阎象,要么就是民间的工匠献策被采纳。
至于攻占当利口,四千人打一千人,你要是还打不赢就趁早回家抱孩子得了。
全篇在这帮文臣武将听来,只要把袁耀从中摘除,换个别人,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畅。
就袁术自己觉得袁耀能耐的不行。
袁术还在那哈哈大笑
“都听到了吧,我儿去不过几日,便将吴景孙贲打了几年都没打下来的横江津给打下来了!
我儿当真是天纵奇才~”
这帮文武群臣嘴角都在抽抽,寻思你自己说着这话不脸红么?
你自己儿子什么逼样自己心里就一点逼数都没有呗?
不过,毕竟是件好事,他们的地盘扩大了,他们这帮人的利益自然也会增加。
比如官员任职,袁耀打下来的地盘,自然不能继续用刘繇的人。
那他们的人就可以顺势上位了!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他们是真心实意的感谢袁耀和袁术,纷纷恭贺起了袁术。
不过紧接着这帮人就开始图穷匕见了。
“主公!”张勋抱拳拱手道
“末将请主公召公子回寿春!”
袁术皱眉,表情不悦
“你觉得我儿无能?”
“不!末将恰恰觉得公子是天纵奇才!
但主公可就只有公子一个继承者啊!
公子展露才能于主公,于我等是天大的喜事,但对旁人可不是!
我等身边环伺群狼,曹操、陶谦、刘繇,有哪个愿意坐视公子成长起来,成为下一个冠军侯!”
一个冠军侯给袁术直接说爽了,那表情就好像是张伟听见人叫他张律师一样。
但其他文武却都面露鄙夷。
这次不是鄙夷袁耀,而是张勋。
张勋之心,人尽皆知。
不就是看好久没打下来的横江津这块硬骨头被啃下来了,想去摘桃子么。
只要他打下来的地方,身为主将的他安插几个人在当地临时任职,管理地方,有毛病么?
一点毛病没有啊!
战后需要的就是安稳!
换了谁都说不出毛病来。
而且这老小子不是直接抢功,而是跟袁术说那地方太危险了!
袁耀可是天纵奇才,下一个冠军侯,人家哪能坐视他成长起来呢?
肯定会出手针对啊!
主公你可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也是未来要继承你家业的人,公子绝对不容有失。
以这个理由去劝,袁术就不可能说一个不字。
舔的太用力了!
给袁术说的都后怕了
“我儿当真能成为下一个冠军侯?”
“以公子天赋,必然啊!
主公想想,若是刘繇的儿子展现出这样的实力,主公不会忌惮么?
多的不说,就说那孙坚的儿子孙策!”
袁术立刻有了代入感
“那确实是会成为吾之心腹大患!欲除之而后快!”
他这一犹豫,张勋再一劝
“主公!恳请主公速召公子回寿春,否则晚矣!
末将愿代替公子前去平定刘繇,若那刘繇出手针对,全由末将受之!”
乔蕤暗骂了一句‘无耻’!
好事都踏马让你个会说话的给揽去了,我们怎么办?
乔蕤腾的站起身
“主公!末将也愿为主公分忧!
此次出征,乔家愿出全部粮草!”
这就是为啥袁术会让这俩沙比当将军的原因,兵是他们自己的,粮草也是他们自家提供。
这就是江东,不只是从孙权那个时候开始的,而是从很早之前就是如此。
江东世家有多厉害?
就连曹魏之后一统天下了,那个敢杀世家敢屠城的曹魏,最后都不敢对付江东的世家,还得给好吃好喝好待遇的供着。
不然人家是真造反啊!
有条长江在这横着,派兵过来平乱可费劲了。
在后面三国格局形成,曹操想打过长江到江南,那是费老劲了。
直到曹操死,都没成功渡过长江。
“两位如此,我心甚慰啊。”
袁术当然也不是傻子,他是集权谋之大成者,否则怎么能稳住手下这么多人。
其中还有一大部分是被他强行掳来的。
他知道放这两个货去换回袁耀是个什么结果。
说不定再也打不动了,但那边的便宜却叫这两家给占了。
可张勋又确实戳中了他的痛点。
自己就这一个嫡子,刚出门就让人夜袭了,往后指不定还得遇到什么损招呢。
他可不是曹操,就喜欢吓小孩,遇到这种事还说我曹操的儿子就得经历风雨。
袁术是很宠自己这个好大儿的。
最后,袁术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尊重袁耀自己的想法。
毕竟他也清楚自己儿子什么脾性,若胜利和他儿没关系,他儿定会害怕敌军夜袭什么的,觉得带兵打仗也不好玩。
他送封信去,给个台阶,袁耀自然会回来。
届时换上这俩人去,还不伤孩子自尊心,也没有阻碍孩子自己的发展。
而要是袁耀还想继续,那袁术也会尊重,不过孩子出门在外就带一万兵马肯定不够吧。
送!再给三万!
三万不够,直接拉五万大军过去让孩子造!
再把手上武将有多少送多少过去。
不就是针对么,我看你怎么针对我这个手上握着五六万兵马的好大儿!
反正袁家现在穷的就剩下钱粮和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