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福三兄妹吃下了宝塔糖,苏阳又拿出几双白底黑面的布鞋。
“爷爷奶奶,二叔二婶,我还买了几双鞋子,你们试一下大小是否合适!”
苏阳看过爷爷奶奶,包括二叔二婶的鞋子,爷爷奶奶的鞋子还好。
二叔、二婶,以及有福、有才他们的鞋子,早就不能穿了,脚趾头都快露出来了。
上次回来时,他就暗暗记下了几人鞋子的大小,然后在商店买了几双。
虽然具体尺寸可能会有些偏差,但这年代的人可没这些讲究,有的穿就不错了,哪还管那么多!
尤其是小孩的鞋子,大人更希望买上大几码的尺寸,这样就算脚再长大点儿也能穿。
若是小孩的鞋买的是刚合脚的,说不定回去还会被家里的大人打骂........
“你这孩子,奶奶的鞋还能穿,你怎么花那个冤枉钱!”老太太忍不住说道。
“就是,买鞋子干嘛,我们的鞋子还挺好的,还能穿好久呢!”老爷子也觉得大孙子不应该买鞋。
虽然大孙子现在有本事了,给家里也买了很多东西,但鞋子真没必要买啊!
“爹、娘,既然小阳买都买了,要不你们还是试一下?”二叔苏建军在一旁劝道。
主要是他想穿新鞋了,也想让媳妇和孩子们穿上新鞋。
他爹娘不去田地干活,鞋子还好一些,他经常下田干农活,鞋子自然坏的快。
老婆上午要跟着大伙儿去山里挖野菜,下午回来也要干农活,鞋子也快不行了。
至于三个小家伙的鞋子,捡的别的邻居孩子家的,早就破的不成样了。
眼下好不容易看侄子买了几双鞋子回来,二叔自然不想放过。
看着老太太不愿意要侄子买的新鞋,老爷子也不愿意要,二叔就有些着急了。
老爷子老太太都不接受的话,他这个当叔叔的也不好意思拿啊!
“你个王八蛋,你当老子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
二叔的这点儿小心思,老爷子一下就看穿了,当下忍不住说了出来。
二叔嘿嘿笑了一声也不说话,反正他脸皮厚,不在乎........
........
“奶奶,这鞋子我有渠道,没用票,也不贵,你们就穿上吧!
你们不穿,二叔他们也不好意思拿啊,你看他们的鞋子都穿成啥样了!”
老爷子、老太太听大孙子如此说,又看到几个小家伙渴望的眼神,只能无奈接受。
于是,两人开始试新鞋子。
试着试着,老太太忍不住抹起了眼泪,这可把苏阳吓了一跳,还以为是鞋子大小不合适。
“奶奶,你怎么了?是新买的鞋子不合脚吗?”
老太太摇了摇头说道:“不是,奶奶是太感动了,这才有些忍不住!”
老太太也没想到,活了一辈子,没有享到两个儿子的福,居然享到了大孙子的福。
尤其是这段时间,大孙子不停往村里跑,每次都带不少好东西回来。
老太太感觉这一切就像做梦一般,以前一年多没看到大孙子,她想的紧。
想让大儿子带孙子回来,大儿子总是以工作忙走不开为由,不回村里。
再一次得到消息,就是大儿子和寡妇跑了,这可让老太太气的够呛。
感觉这个亲儿子算是白养了,为了寡妇居然连家都不顾了。
紧接着。
就是一年多没回来的大孙子回来了,这可让老太太高兴坏了。
而且大孙子回来的也频繁,隔三岔五就会回来一次。
有时。
老太太心里就在想,其实大儿子跟寡妇跑了也不算是一件坏事。
起码把大孙子还给了她,眼下她的年纪也大了,日子都是开始倒着数。
当然想让大孙子多陪在她身边,好在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奶奶,这才到哪儿啊,以后你就尽管享我的福好了!”苏阳宽慰道。
他也知道,老人年纪越大,越是会多愁善感。
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多陪陪老人,尽量多宽慰他们。
否则,等哪天老人真的走了,才会真正的追悔莫及。
他以前在网上看到那么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故事,不就是最好的佐证吗........
........
不得不说,苏阳的眼光确实不错,两位老人穿上后,鞋子的大小刚好合适。
苏阳看到老爷子老太太穿上新鞋后,脸上露出的笑容,心里也是一阵高兴。
爷爷奶奶试好后,二叔也拿着新鞋开始试穿,二婶犹豫了一下,才开始试穿。
至于有福、有才,早就把鞋穿脚上了,就连小美也拿着苏阳买的红色小虎头鞋朝脚上套。
套不套的上先另说,就这股聪明劲儿,苏阳觉得小丫头是一个可造之材。
二叔的鞋大了一点儿,不过也不碍事,二婶的也刚好合适。
三个孩子的,都大了一两码,这也是苏阳有意为之。
若是刚好买了三双合脚的,估计二叔二婶又会一阵心疼。
有福、有才两兄弟很高兴,这还是他们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穿新鞋子。
到时候走到村子里,不知道会引起多少小伙伴儿的羡慕。
显然。
两兄弟已经在憧憬同伴们羡慕的目光了,当然,他们也打心里感激大哥........
“小阳,这袜子二婶就不要了,给爹娘他们穿吧!”
二婶得到一双新鞋就很满足了,看到侄子又给了她两双袜子,可不能再拿了。
“既然是小阳给你的,你就收着,再说小阳还给了我三双,根本穿不完!”
老太太没打算要,大孙子都给了她三双袜子了,再要儿媳妇的像什么话?
她又不是农村里的恶婆婆,见不得儿媳过的好。
“说起来,小阳带的袜子就是好,这么有弹性,面料也好!”
说完。
老太太又开始轻轻抚摸,明显对袜子有些爱不释手。
二婶听了老太太的话,只好把两双袜子都收了起来。
顺便把侄子买给三个孩子的袜子也一起收了,免得孩子们弄丢了........
苏阳把东西都拿完后,就开始和老爷子聊天。
老太太和二婶则是开始准备晚饭,今天小阳回来了,肯定要做好吃的。
至于二叔,则是拿着侄子给他的酒,出去装逼炫耀去了。
“爷爷,这次我帮了面条厂的大忙,厂长送了我两个工作名额,这两个工作名额给谁比较好?”
当时找杨厂长要两个工作名额,就是帮村里的人要的,至于具体给谁。
苏阳觉得老爷子更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