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茅山,二代弟子才是中流砥柱。
可数量实在不多,真正有实力的,也就寥寥几人。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个世界,神秘侧没能大放异彩的原因之一。
这东西,易学难精,数量太少。
而这其中,大部分的二代弟子们,学了一辈子道法,却一枪就能被撂倒。
但道法的玄妙,并不在对敌,而是对生活的影响。
只是道士们好像没发现这种事,或者也如同封建学阀一般,紧紧守着自己的利益。
在钟明看来,这种阴兵通讯的速度,比电台要好用的多,还有各种耳报神,坛中讯,手段可谓是多种多样。
再比如过年时祖师们搞的“影音直播”,不知道领先当代科技多久。
或者是那个三煞阵,虽然有舍有得,但用好了,绝对可以利国利民。
奈何这种技术是有门槛的,培养一个合格的神秘侧技术人员,要几十年,会影音直播的高级技术人才,更是可遇不可求的。
而且也没有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体系,无法根据需求定向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钟明认为,以上种种,迟早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
最好能做到人人有功练,才能真正的成为一种惠及世人的普遍信仰。
不要怕什么阴阳平衡,正邪相刑。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不能因为害怕问题就不发展。
茅山的三代弟子的数量比二代弟子更多。
这是因为三代弟子大多都还在跟着师父修行,一旦入世,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开始大批量的夭折。
毫无疑问,这是教育上的一大损失。
钟明不知道这是上面有意要维持这种原始森林一样的竞争,养蛊一般筛选精锐,还是说实在是鞭长莫及。
但无论如何,这都证明领导班子的无能,证明旧有的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了。
只是钟明人微言轻,想要做点什么的话,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现在他所能依靠的,只有这些旧体制培养出来的人。
茅山三代弟子中的受箓弟子,有一部分是集中在南区的。
因此,石坚一纸调令,二十三位受箓弟子便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到鹅城,听从钟明的调遣。
算上钟明、石少坚、阿东、阿西,一共二十七位超凡战力。
虽然这些人注定参差不齐,但是,钟明没时间去一一辨别了。
他在南区的立身之基大致有三个。
第一,是背靠茅山。
第二,是天下大义。
第三,是军队。
当茅山摆明态度支持他之后,他就需要去解决剩下的两个,这两个也是最难争取的,需要讲究一点方式方法。
钟明拟定电报,发给辉光教区主教,商议货运船只归还问题。
对方回话很不客气,也很简短,钟明的身份不过是自封的,没有授权,本质上是叛军,没资格与他对话。
看过电报后,钟明笑了,吩咐新上任的二当家老周就此写文登报,布告天下。
自己则发电报联系杨清。
冢中枯骨彻底告别这个世界后,他的正统性已毋庸置疑。
但因为最高目标的突然消失,起义运动也维持不下去了,南区的两万将士早先已经回来了。
钟明不急着圈地,他现在需要的是通过教育和理念慢慢培育新的知识青年,逐渐替换旧官员,这是“先修内功”,高筑墙,缓称王。
统一不可猝成,朝廷不可复兴。
唯有旧有利益集团被彻底摧毁之后,才是统一的真正时机。
杨清这货认为,属于我们的东西,我们应该拿回来,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然后钟明就把这句话和辉光教区挑衅的话,发给了四九城,同时通电全国,呼吁为起义的各位将领正名,以方便他们名正言顺的做事。
在钟明看来,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好事,但没想到,很多人看了,都大惊失色,纷纷指责。
“当初,他们不是说自由贸易吗?”
“岂能相同?此乃盗窃他国技术机密之举!”
“是吗?我怎么听说科学无国界啊。”
“休要胡言乱语!我从未听闻此事。莫要胡诌,此事便如此作罢,还是速速确立名分,分封有功之士为好。。”
钟明拿着电报冷笑。
以前他是不屑于跟这些蠢货掰扯的。
但现在的电报全神州的人都看着呢,他必须要争到底,否则更多盲从的人就会相信这种论调。
“有些事情百姓不明白,我们却不能装傻。
对方的意图很明显,辉光教区控遏南区两侧出口,只要对方想,随时可以沿着水路北上。
若没有我们守住要塞,你哪有机会坐在办公室跟我对线?
哦,忘记了,你稳坐内陆,当然没有这种顾虑。
但我们却时时刻刻被老虎咬着脑袋,活的胆战心惊!”
千里之外的某处,张逊拿着电报气的发抖。
旁边有参谋劝道:“老爷不必生气,观此人遣词造句,粗鄙不已,定是个泥腿子,一时得势罢了。”
张逊冷哼一声,刺啦一声撕碎电报,“去发报,就说他混淆黑白,转移话题,我们谈的只是商业问题,告诉他,要是好好跟人家谈,兴许还能收回点本钱。”
一阵滴答声之后,参谋拿来了回复。
只有一句话。
“当老虎咬着你的头时,你是无法跟它讲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