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檀乖巧地点点头,轻声应道:“哦。”
然后顺从地坐了回去,她也只是意思意思而已。
用膳过程很是安静,只有轻微的碗筷碰撞声。
康熙始终没有开口说话,只是偶尔目光落在某道菜上,便会不动声色地用筷子夹起,轻轻放在玉檀面前的碗中。
一旁伺候的觅荷看着这一幕,心中暗自叫苦。
她本想着好好表现,可如今这布菜的工作全被万岁爷一人包揽,她根本寻不到下手的时机。
而玉檀呢,她的心思全在眼前的美食上,丝毫没有留意到这些细节。
她早已习惯了每次用餐时碗里都会被堆成小山似的菜肴,此刻只是埋头吃得喷香。
两人用完膳,只略坐了片刻。
康熙便开始主动赶人,“李德全,带玉檀下去休息。”
玉檀闻言,眼神有些奇怪的看向康熙。
康熙还怪正人君子的嘞。
康熙被玉檀的眼神看得浑身不自在,难得主动移开视线,又提高声音叫了一声李德全。
李德全一直候在旁边,此刻腰弯得更低了,脸上堆满笑容道:“玉檀姑娘,咱们走吧。”
玉檀也不欲为难人,跟着李德全走了。
康熙透过窗户,看着玉檀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视线里,这才坐回椅子上,沉默了片刻,忽而笑了。
他真是......
玉檀跟着李德全穿过蜿蜒的宫廊,来到一处幽静的小院。
玉檀抬眼打量四周,心中了然,这便是她的新住处了。
只见院子里和廊下都摆放着许多花卉,花朵娇艳欲滴,错落有致,又不显得杂乱。
李德全真是用心了,玉檀心想。
脸上也随之露出一抹感激的笑,轻声道:“玉檀多谢李总管。”
“哎哟,玉檀姑娘,这都是万岁爷吩咐的,玉檀姑娘该谢万岁爷才是!”
李德全面带笑意,连连摆手。
他可不能冒领了万岁爷的功劳,不然万岁爷知道了,自己怕是没好果子吃。
玉檀当然知道是康熙的吩咐,可也得李德全上心才是。
“玉檀姑娘,您看看屋里还有什么缺的没,若有缺了的,奴才立刻让人给您补上。”李德全殷勤地说道。
玉檀走进房间,目光缓缓扫过屋内的每一个角落,大致看了一遍,并未发现有什么缺的。
于是道:“李总管准备得很齐全,没有什么缺的。”
“好嘞,那奴才就先回去了,姑娘您歇着吧。”
李德全放下心,这才摆摆手离开了。
李德全回到乾清宫,看到康熙坐在椅子上,似在沉思。
他犹豫了会儿,才上前回道:“万岁爷,玉檀姑娘很满意,她很感激万岁爷呢!”
康熙闻言嘴角微微翘起,而后想到什么,对李德全道:“李德全,去查查玉檀的事,事无巨细,朕都要知道!”
他既然已经起了心思,就不可能让任何人破坏他的安排,他得将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里。
“嗻。”
李德全退了下去,心里有些疑惑。
难道万岁爷怀疑玉檀姑娘,那万岁爷今日种种又是为何?
李德全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第二日晨曦微露,柔和的光线才刚刚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李德全便收到了下面人传回来的消息。
他展开信,快速扫过,瞬间瞪大了双眼。
万岁爷果然神机妙算!
只是玉檀姑娘背后之人,竟然是九爷,这......
李德全片刻也不敢耽搁,连忙将查到的消息禀报给了康熙。
康熙静静地听着,脸上神色并未有丝毫变化,仿若一潭深不见底的幽湖,让人难以窥探其内心的情绪。
良久,他只是轻轻挥了挥手,示意李德全退下。
殿内只剩一人时,康熙站起身,视线不自觉地看向玉檀小院的方向。
然而层层宫墙挡住了他的视线,眼前唯有一片冰冷的红墙黄瓦。
康熙不自觉抿起嘴角,随后叹了口气,重新思索起李德全查到的消息。
玉檀,喜塔腊氏,康熙二十八年八月三十生,如今家中只有额娘、弟弟和妹妹,曾和老九有过来往。
康熙眸色微沉,竟然真有不稳定因素。
老九那厮最是擅长巧言令色,惯会用花言巧语哄骗人。
玉檀性子单纯,看来不能再让玉檀见老九了,免得将人带坏了。
老九年纪也不小了,正是该历练的年纪。
复又想到玉檀,小姑娘如今才十三岁,可真小啊!
康熙这么想着,眼中却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反而涌起一股强烈的占有欲。
他看中的东西,只能是他的。
人,自然也一样。
玉檀不知道康熙的想法,她刚起床没多久,忆柳正兴致勃勃地说着院子里的花。
昨日天色有些暗了,有的花看得不是太清楚。
“姑娘,外面的花种类可多了,奴婢能想到的花外面都有,还有一盆兰花,觅荷说那叫什么素冠荷鼎,这名儿还怪好听的。”
玉檀闻言看了一眼觅荷,没想到觅荷知道得还挺多。
觅荷察觉到落到身上的视线,嘴角扯出一抹笑。
“先前皇上给前朝的大臣赏了一盆这样的兰花,奴婢当时跟着,李总管说这叫素冠荷鼎,奴婢就记住了。”
这话算是解释。
玉檀点点头,没有深究。
在自己的院子里用过早膳,玉檀便到了乾清宫。
只是去的时机不巧,康熙不在殿中,李德全的徒弟王喜说康熙有事去御书房了。
玉檀见康熙不在,也不想待在乾清宫了。
带着觅荷和忆柳打算就在附近逛逛。
胤禟刚到乾清宫,就看到一行三人正好出了月华门,他只看到三人的背影。
为首的那女子身姿婀娜,气质高雅。
不知是皇阿玛的哪位嫔妃?胤禟这么想着。
却没太放在心上。
毕竟他今日前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踏入御书房时,胤禟心里却有些战战兢兢。
前些日子才因一些琐事被皇阿玛斥责,这次前来,他满心忐忑。
暗自嘀咕:皇阿玛总不能还批评他吧。
他低垂着头,不敢直视康熙,只能用余光偷偷打量周围。
康熙坐在御案之后,见胤禟进来,面无表情地将胤禟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了一遍,心中暗自评价:空有一副皮囊,还惯会花言巧语。
那小丫头若是看上老九,那可真是没眼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