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主持人念到“中国代表队队长,叶灼”时,叶灼从容起身,大步走向舞台。聚光灯下,他的身影挺拔而从容,没有丝毫怯场的迹象。
“他看起来就像是经常在国际舞台上发言一样...”李云不由得感叹。
刘明点点头:“就是这种气场,让人不自觉地想要倾听他说什么。”
叶灼站到麦克风前,环顾四周,会场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期待着这位中国数学天才会说些什么。
王教练坐在一旁,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神情略显紧张。这是叶灼第一次在如此重要的国际场合发言,希望他能应对自如。
叶灼轻轻清了清嗓子,用流利而标准的英语开口:“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参赛选手们,下午好。”
他的声音不高不低,却莫名地有一种穿透力,让每个角落的人都能清晰听到。
“首先,我代表中国代表队,感谢主办方的精心安排。”叶灼停顿了一下,嘴角微微上扬,“数学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它超越国界、文化和时代。在这里,我们不仅是竞争对手,更是共同探索数学奥秘的伙伴。”
他的话语简洁有力,没有一句废话,每一个单词都仿佛经过精心挑选。
“对我个人而言,能与世界各国的数学爱好者聚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荣幸和学习的机会。无论比赛结果如何,希望我们都能在挑战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
叶灼微微一笑,目光扫过全场:“最后,我想引用希尔伯特的一句话:‘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谢谢大家。”
短短一分钟的发言结束了,却引发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叶灼的发言不仅展现了对数学的热爱,更透露出一种自信而不张扬的气质,令人印象深刻。
“太完美了!”李云在台下激动地低声赞叹,“短小精悍,又引用了数学大师的名言!”
“而且没有一句客套话,全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刘明也连连点头。
王教练的脸上写满了欣慰和骄傲。叶灼的表现,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叶灼从容地回到座位,周围的队友们用敬佩的目光看着他,却没人注意到他眼底闪过的一丝狡黠笑意。
开幕式后的茶歇时间,各国选手和教练在会场外的休息区交流。叶灼正和队友们站在一起,讨论刚才公布的比赛日程。
“叶灼同学?”一个带着德国口音的英语声音从身后传来。
叶灼转身,看到一位头发花白、面带和善微笑的老人向他走来。
“我是...”
“莱因哈特教授!”叶灼立刻认出了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柏林大学的数学系主任,《欧洲数学杂志》的主编。”
老人微微一笑,显然对叶灼认出自己感到高兴:“没想到你认识我。”
“您的《高维空间中的拓扑学应用》是我最喜欢的着作之一。”叶灼真诚地说。
莱因哈特教授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我很荣幸。不过今天,我是专门来和你聊聊你的论文的。”
周围的队友们都惊讶地看着这一幕,没想到一位国际知名的数学家会主动来找叶灼交流。
“你那篇关于素数分布的新思路非常精彩,”莱因哈特教授赞叹道,“尤其是你提出的那个证明方法,简洁而优雅。难以相信那是一个高中生的作品。”
叶灼微微颔首:“谢谢您的肯定。那只是我的一些粗浅尝试而已。”
“粗浅?”莱因哈特教授哈哈大笑,“你太谦虚了。我的一些博士生花了几个月都没能想出这样的解法。”
两人随即深入交流起数学话题,周围的人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讨论什么,但从莱因哈特教授不时点头和赞叹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对叶灼的见解非常欣赏。
“他们在说什么?”张亮小声问王教练。
王教练摇摇头,同样一脸惊讶:“太专业了,我也听不太懂..。但看莱因哈特教授的表情,应该是相当认可叶灼的观点。”
这番交流持续了近十分钟,最后莱因哈特教授拍拍叶灼的肩膀:“期待你在比赛中的表现。也许赛后你可以考虑来柏林大学做个学术交流?我很乐意和你进一步讨论你的理论。”
“这将是我的荣幸,教授。”叶灼礼貌地回应。
莱因哈特教授离开后,队友们立刻围了上来,对叶灼投以崇拜的目光。
“好家伙,”刘明竖起大拇指,“柏林大学的邀请啊!”
叶灼摆摆手,一脸平静:“只是普通的学术交流而已,别夸大了。”
王教练意味深长地看了叶灼一眼,眼中满是赞赏。这个年轻人,不仅在国内,在国际学术界似乎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就在叶灼和队友们准备返回休息室时,一群记者突然快步走近,将他们团团围住。
“叶灼同学,能接受简短采访吗?”一位金发碧眼的女记者用流利的中文问道,胸前的记者证显示她来自bbc。
还没等叶灼回答,闪光灯已经此起彼伏地亮起。更多的记者发现了这边的动静,也迅速围了过来。
“我是《纽约时报》的记者...”
“来自法国《世界报》...”
“日本NhK电视台...”
短短几秒钟,至少十几家国际媒体的记者已经将叶灼团团围住,各种语言的问题接连抛来。
王教练想上前阻拦,但叶灼微微摇头,示意自己可以应对。
“请大家一个一个来,”叶灼用英语说道,声音平静而有力,“我可以回答几个简短的问题。”
记者们安静了一些,一位cNN的记者抢先问道:“叶灼同学,你是中国队的绝对核心,外界普遍认为你将在这次比赛中摘得金牌。面对这样的期望,你有什么感想?”
另一位记者紧接着问:“有传言说你已经提前解出了去年的全部竞赛题目,这是真的吗?你对今年的比赛有什么期待?”
一位日本记者举起手中的话筒:“叶同学,你认为自己在这次比赛中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所有的镜头和录音笔都对准了叶灼,等待着他的回应。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连队友们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叶灼嘴角微微上扬,眼神平静而自信。
面对铺天盖地的提问,叶灼保持着从容的微笑,思考了片刻才开口。
“首先,谢谢各位的关注。”他的英语发音标准流畅,“关于成绩预期,我认为参加比赛最重要的是享受解题的过程,而不是过分关注结果。”
一位记者追问:“但你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预期?金牌?满分?”
叶灼目光平静:“我只能说,我会尽力而为。说实话...”他停顿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期待的神色,“我更希望题目能够足够有挑战性,这样比赛才有意义,不是吗?”
这番话一出,周围的记者们顿时面面相觑,有人甚至开始快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