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队那位高大的选手甚至停下笔,向叶灼微微点头,以示敬意。他似乎早已预料到这一结果——昨天的“希望题目足够有挑战性”并非空谈。
德国队一位金发男孩张大嘴巴,难以置信地看着叶灼离去的背影,然后飞快地在草稿纸上写下几个德语单词,似乎是在记录这一刻的震撼。
印度队长推了推眼镜,表情若有所思。他是少数几个看起来不太惊讶的人之一,似乎早就对叶灼的实力有所耳闻。
韩国队一位女生小声惊呼,随即被旁边的队友轻轻制止,但她的眼中依然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神色。
叶灼对这一切视若无睹,保持着平静的表情,稳步走向出口。他的内心却泛起一丝满足感——不是因为别人的惊讶和羡慕,而是因为自己确实完美地解决了这些充满挑战的难题。
当他推开考场大门,明亮的阳光洒在他身上,仿佛为这场完美表现画上了一个光辉的句号。
考场外,几位等候的教练和工作人员见有人提前离场,都投来惊讶的目光。当他们认出是叶灼时,惊讶之色更加明显了。
一位工作人员甚至下意识地看了看手表,确认距离考试结束确实还有一个小时。
王教练正在等候区焦急地踱步,看到叶灼出来,立刻快步迎上去。
“这么快就出来了?”王教练脸上写满了担忧,“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叶灼微微摇头:“没有,我已经完成了所有题目。”
“所有题目?”王教练惊讶地睁大眼睛,“你确定..。都解答出来了?”
“嗯。”叶灼点点头,语气平静。
王教练呆立片刻,随即压低声音急切地问道:“感觉怎么样?题目难度如何?”
他显然担心昨天叶灼那番“希望题目有挑战性”的言论会引发尴尬。如果题目真的超出预期难度,那么昨天的发言就会变成一个笑话。
叶灼看了一眼天空,嘴角浮现出一丝欣赏的微笑:“题目设计很巧妙。特别是第五题,融合了数论和代数几何,构思相当精妙。”
王教练松了一口气,但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所以..。你觉得考得怎么样?”
“应该还不错。”叶灼语气依然平静,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普通的练习,而不是刚刚征服了令全球数学天才头疼的六道难题。
这种云淡风轻的态度,反而更让王教练确信叶灼确实发挥出色。他了解这个学生——越是平静,往往意味着越有把握。
“走吧,去休息一下。”王教练拍拍叶灼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和骄傲,“其他队员估计还要一会儿才出来。”
两人刚转身准备离开,一位外国记者认出了叶灼,立刻跑过来:“叶灼同学!你是第一个离场的选手!能简单谈谈你对题目的看法吗?”
叶灼看了王教练一眼,后者微微点头。
“题目设计得很巧妙,”叶灼用流利的英语回答,“出题人在每一题中都埋下了精妙的思路,需要从多角度思考才能找到最优解法。”
记者敏锐地注意到他的用词:“所以你找到了最优解法?”
叶灼微微一笑:“我尽力了。”
这个既不自夸又不谦虚的回答,再次展现了他在国际舞台上的从容与自信。
离开记者视线后,叶灼和王教练来到一处安静的长椅旁坐下。
【叮!】
【任务完成:国际奥数竞赛完美表现】
【表现评级:SSS(传奇)】
【分析:全部六题完美解答,思路新颖独到,提前一小时完成,展现超凡实力】
【获得奖励:】
【1. 极限思维能力+】
【2. 创新解题思路+】
【3. 数学直觉+8500】
【4. 特殊技能:维度跨越(能够自如在不同数学分支间建立联系,提高30%解题效率)】
【系统评价:宿主表现堪称完美,不仅全部解出六道难题,而且多处展现独特创新思路,特别是第五题的几何化思路,大幅简化了解题过程。提前一小时交卷的壮举,将在国际数学界留下传奇印记。】
叶灼看着脑海中的系统提示,内心涌起一阵满足感。这次的奖励相当丰厚,特别是“维度跨越”这个新技能,对未来的学术研究将大有裨益。
“在想什么?”王教练注意到他的沉思。
叶灼回过神来:“在想今天的题目。第五题特别有意思,将纯代数问题通过几何化处理,解法会优雅许多。”
王教练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昨天你那番’希望题目够有挑战性‘的话,现在看来完全有底气啊。”
叶灼笑而不语。
“其他选手还要至少一个小时才能出来,”王教练看了看表,“要不要去喝杯咖啡放松一下?”
“好啊。”叶灼点点头,站起身来。
内心的喜悦和成就感依然在涌动,但表面上,他依然保持着那种从容淡定的姿态。这正是真正强者的风范——在面对挑战时沉着冷静——在面对挑战时沉着冷静,在取得胜利后淡然处之。
他知道,今天的表现只是开始。系统不断提供的能力和奖励,将帮助他在更广阔的学术领域展现才华。
“对了,”王教练突然想起什么,“记得昨天那位莱因哈特教授吗?他说有兴趣和你详细聊聊你的论文。”
叶灼点点头:“我记得。”
“这是个好机会,”王教练语重心长地说,“柏林大学的学术交流,对你未来发展很有帮助。”
叶灼若有所思地点头。系统带来的能力,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在真正的学术舞台上发光发热。
两人走向咖啡厅,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为这个完美的比赛日增添了一抹明亮的色彩。
夜幕降临,豪华酒店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评委们正围坐在长桌旁,激烈讨论着今天的试卷。十几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教授,每个人面前都摊开着厚厚一叠答卷。
“大家看看这个解法...”莱因哈特教授将一份答卷放在桌子中央,其他评委立刻凑过来。
“叶灼?中国队的那个学生?”一位美国教授认出了名字。
莱因哈特教授点点头:“看看他对第五题的处理方式。”
第五题是今年的压轴题,由普林斯顿大学的霍金斯教授设计,被认为是近十年国际奥赛中最难的题目之一。
评委们仔细阅读着叶灼的解答,表情从疑惑逐渐变为惊讶,最后是发自内心的赞叹。
“太不可思议了...”霍金斯教授摇着头,“他完全绕过了我设计的计算陷阱,用几何方法直接得出结论。”
“更令人惊讶的是,”另一位评委指着答卷上的时间戳,“他只用了四十分钟就完成了这道题。”
“四十分钟?”霍金斯教授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我自己解这题都花了三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