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学生,许多家长和教师也参与讨论,纷纷表达对叶灼观点的认同。
甚至有媒体记者闻风而动,联系学校要求采访叶灼。
一时间,叶灼成了全国热议的焦点,他的演讲内容被各大媒体转载,在教育圈掀起了一场关于教育本质的大讨论。
叶灼本人对此却显得异常平静,仿佛暴风眼中的那一片宁静。
视频传播的速度远超想象,很快就引起了教育部门的关注。
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部官员在私下的一次座谈会上,看完视频后沉默良久。
“怎么样,李司长,这孩子的发言是不是有些出格?”一位地方教育局长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司长摘下眼镜,轻轻擦拭着镜片,语气平静却意味深长:
“这孩子说出了许多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我在教育战线工作了四十年,见证了无数教育改革。但有时候,我们忙于改革制度、更新教材、提高升学率,却忘记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
李司长重新戴上眼镜,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
“一个高中生能有这样的思考深度,值得我们反思。也许,我们应该更多地倾听学生的声音。”
座谈会结束后,李司长私下打了个电话,叮嘱下属关注叶灼的后续发展。
“这样的年轻人,国家需要。”电话那头传来李司长低沉而坚定的声音。
回到家中,叶灼正在思考今天发生的一切,熟悉的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
【叮!】
【任务完成:青春之声】
【评价:完美完成,影响力超出预期】
【额外成就解锁:教育思想引领者】
【社会影响评估:全国范围正面影响 S级】
【获得奖励:】
【1. 社会影响力+4000】
【2. 公众信任度+3000】
【3. 演讲能力+2500】
【4. 社会洞察力+2000】
【5. 特殊技能:民心所向(在公共议题上更容易获得大众支持)】
【系统评价:宿主不仅完成了演讲任务,更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教育讨论,对教育改革的推进产生了积极影响。真正的影响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而在于真诚的表达和深刻的思考。宿主的表现令系统都感到惊喜,期待下一次的精彩发挥。】
看着这些奖励,叶灼不禁露出了微笑。比起这些数值的提升,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想法能被更多人听到,能对教育现状产生一些积极的推动。
他瞥了一眼手机,各种消息提醒不断弹出。
同学、朋友、甚至是素未谋面的网友,都在向他表达敬意和支持。
叶灼关掉手机,深呼一口气。
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他都会坚持自己的信念,走自己的路。
晚上九点,叶灼正在房间复习功课,手机突然响起。
是校长打来的。
“叶灼同学,方便的话,能来我办公室一趟吗?”校长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叶灼心里微微一紧:“好的,校长,我马上到。”
十分钟后,叶灼站在了校长办公室门前,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
推开门,叶灼惊讶地发现,宽敞的办公室里只有校长一人,桌上放着两杯冒着热气的茶。
“坐吧,叶灼。”校长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语气出乎意料的和蔼。
叶灼有些忐忑地坐下,正想解释今天的演讲,校长却先开口了。
“今天的演讲,做得很好。”
叶灼愣住了:“您..。不生气?”
校长笑了笑:“为什么要生气?因为你说了实话吗?”
他端起茶杯,慢慢喝了一口:“其实,我当年也是个‘叛逆’的学生,也曾满怀理想,想要改变教育现状。”
叶灼惊讶地看着对面这位平日严肃的校长,突然觉得他年轻了许多。
“后来呢?”叶灼忍不住问道。
校长的目光变得悠远:“后来..。现实总会让人妥协。体制内的改革,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但是,”校长突然语气坚定起来,“看到你今天的表现,我忽然觉得,也许改变的力量不必来自上层,而可以源自学生自己。”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校长和叶灼进行了一场深入的教育理念交流。
他们讨论了应试教育的利弊,探讨了如何在现有体制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甚至畅想了未来教育的可能性。
当叶灼离开办公室时,已是深夜十一点。
校长送他到门口,拍了拍他的肩膀:“叶灼,坚持你的想法,但也要理解现实的复杂性。改变是渐进的,需要智慧,也需要耐心。”
叶灼郑重地点点头:“谢谢您,校长。我明白了。”
周末的市体育馆外,人头攒动。
彩色的横幅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巨大的电子屏上“国际青少年科技创新展”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叶灼站在体育馆门口,看着人潮涌动的入口,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
【叮!】
【检测到:国际科技盛会】
【分析:多领域尖端科技汇聚,知识与能力展示的绝佳平台】
【建议:主动探索,寻找挑战机会】
他收起手机,推了推眼镜,大步走向入口处。
“叶灼同学?”一位穿着正装的女性工作人员快步迎上来,“我是组委会的林主任,专门负责接待您。”
“啊,不用这么麻烦的。”叶灼有些不好意思。
林主任笑了笑:“怎么会麻烦呢?能邀请到您这样的天才学生是我们的荣幸。您的演讲视频在教育界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呢!”
叶灼摸了摸鼻子,笑而不语。
走进体育馆,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禁屏住了呼吸。
宽敞的场馆内,上百个展台整齐排列,每个展台都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尖端科技成果。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工程、航天科技.....。各种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令人目不暇接。
“看来今天有的忙了......”叶灼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林主任正要带叶灼按顺序参观,突然,展馆中央传来一阵骚动。
“又失败了!这已经是第六次了!”一个带着浓重德国口音的英语声音传来。
叶灼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格外引人注目的大型展台前围满了人。
“那是什么?”叶灼好奇地问道。
林主任压低声音解释:“那是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智能适应型多关节协作机器人’,号称能在极端环境下代替人类完成精细操作。”
叶灼眼睛一亮:“能过去看看吗?”
不等林主任回答,他已经朝那个展台走去。
挤进人群,叶灼看清了眼前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