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灼眼前一亮,嘴角微微上扬。
系统这次给的任务很有意思,而且相当符合他现在的真实想法。
他本就准备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志愿方案,现在只需要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好。
他清了清嗓子,决定开门见山。
“林老师,说实话,我有点犹豫要不要告诉您我的计划......”
“为什么?”林老师好奇地问道。
叶灼微微一笑:“因为我怕说出来后,您会觉得我太狂妄。”
林老师被叶灼的话勾起了好奇心,忍不住追问:“怎么会呢?你说吧,我洗耳恭听。”
叶灼深吸一口气,语气平静但坚定:“林老师,我准备同时申请哈佛、麻省理工和牛津三所大学。”
这句话一出口,林老师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你说什么?同时申请三所?”林老师不确定自己是否听错了,“你是说备选方案吗?”
叶灼微微摇头:“不是备选,是同时就读。我已经和这三所学校的招生官有了初步沟通。”
他从书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里面是三所世界顶级大学的招生官亲笔签名的邀请信。
“这些学校都表示愿意为我开设特殊的学习计划,允许我通过远程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多校的学业。”
林老师接过文件,难以置信地翻看着这些盖有官方印章的邀请函。
每一封信上都明确表达了对叶灼非凡才能的认可,以及打破常规为他提供特殊学习路径的意愿。
“这.....。这真是......”林老师一时语塞。
“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夸张,”叶灼笑了笑,“但对我来说,选择一所大学实在是太局限了。”
林老师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皱眉问道:“就算这些学校同意了,你打算学什么专业?总不能什么都学吧?”
叶灼坦然回答:“我打算主修三个专业: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
“三个专业?”林老师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你知道一个普通人读完一个专业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吗?”
叶灼点点头:“我知道,一般需要四年时间。但我的学习计划是这样的——”
他从包里取出一份精心设计的课程表和学习规划,上面详细列出了未来四年每一门课程的安排,包括上课时间、考试周期、论文计划等。
“在哈佛主修理论物理,这是我的兴趣所在;在麻省理工学习计算机科学,因为我认为AI是未来的方向;在牛津深入研究数学,作为前两者的理论基础。”
叶灼的语气异常平静,仿佛在讨论明天的午餐菜单:“三个领域其实有很多交叉点,我已经设计了一套高效的学习系统,可以最大化利用这些交叉知识点。”
林老师仔细看着那份计划,不得不承认它的确考虑周全,甚至连假期、时差和跨大西洋飞行的时间都计算在内。
“这.....。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林老师喃喃自语。
林老师深吸一口气,尽量保持冷静:“叶灼,你要理性一点。没有人能同时在三所大学读三个专业!这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的问题,更是物理上的不可能!”
他站起身来,语重心长地说:“即使你足够聪明,能够理解所有课程内容,但你总不能同时出现在三个地方吧?”
叶灼微微一笑:“林老师,我理解您的担忧。但现代科技已经让远程学习成为可能。我不需要物理上同时出现在三个地方。”
“但即使是远程学习,你也需要参加实验课、小组讨论,甚至是期末考试啊!”林老师急得直跺脚。
叶灼依然神色淡定:“我已经和三所学校协商好了特殊的学习安排。比如,我可以通过VR设备远程参与mIt的实验课;牛津的数学研讨会采用异步讨论模式;而哈佛则同意我集中在暑期完成一部分课程。”
林老师摇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叶灼,我知道你很优秀,但这个计划实在太.....。太疯狂了。”
“也许吧,”叶灼耸耸肩,“但我认为,不去尝试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见林老师仍不相信,叶灼决定拿出更详细的证据。
他打开了自己的平板电脑,调出一个精心设计的3d学习计划模型。
“请看,林老师。这是我设计的跨学科时间分配模型。”
屏幕上显示着一个复杂却又井然有序的三维矩阵,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学校的课程,不同形状代表不同的学习活动。
“我将每天24小时分成5个模块:睡眠5小时,基础生活2小时,正式学习14小时,碎片时间学习3小时。”
他轻点屏幕,放大了一个典型周的时间表:“比如这一周,周一到周三我远程参与mIt的人工智能课程,周四飞到牛津参加为期三天的数学研讨会,周日返回哈佛校园参加物理实验室的实地研究。”
林老师盯着那个复杂的时间表,眉头紧锁:“这样的强度.....。普通人根本无法坚持。”
“但我不是普通人,林老师。”叶灼笑了笑,“过去三年的学习经验告诉我,我的学习效率是普通人的5到10倍。一份学习资料,别人需要读10遍才能掌握,我只需要快速浏览一遍。”
他点开另一个文件:“这是我的知识管理系统,我将三个学科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建立了交叉引用网络。这样学习一个概念的同时,能够自动联想到其他领域的应用。”
林老师看着屏幕上那个庞大而精密的知识网络,终于明白了叶灼的与众不同。
见林老师仍有疑虑,叶灼决定用数据说话。
“林老师,我做了一个详细的可行性分析。”他打开一个新文档,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数据。
“常规大学课程中,真正核心且不可替代的内容只占总学时的42%。而三个学科间有28%的知识重叠度。”
叶灼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展示着各种统计图表:“考虑到我的学习效率是普通学生的6倍,再加上各校为我定制的特殊课程设置,总体来看,我的学习负荷实际上只相当于普通学生修读1.7个专业的工作量。”
他调出一份精确到小时的四年规划表:“这是我的四年计划,包括了3462个学时的课程学习,684小时的实验室时间,以及1248小时的论文写作时间。”
“即使考虑到突发事件和身体状况波动,我仍然预留了15%的缓冲时间。根据概率模型,完成这个计划的成功率高达92.7%。”
林老师看着这些数据,不得不承认叶灼的计划确实经过了严密的思考和计算。
“叶灼,我必须承认,你的分析非常专业。”林老师叹了口气,“如果有人能同时完成这三所学校的学业,那可能真的只有你了。”
叶灼谦虚地笑了笑:“这只是理论上的可行性分析。实际执行中肯定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我也做好了随时调整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