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怀揣着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郑重地带着关羽和张飞。
毅然踏上了请诸葛亮出山的艰辛路途。
一路上,三人纵马疾驰,马蹄扬起的尘土在身后弥漫。
刘备的眼神中满是期待,仿佛已经看到诸葛亮出山后,为自己的大业出谋划策的场景。
关羽则面色凝重,紧随着刘备,时刻保持着警惕。
张飞满脸兴奋,时不时挥舞着马鞭,催促着马匹加快速度。
第一次拜访,命运似乎故意给他们设下了障碍。
不出所料,他们吃了闭门羹。
刘备等人站在诸葛亮居所外,那扇紧闭的大门仿佛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刘备望着大门,眼中满是无奈,却又丝毫没有动摇他求贤的决心。
关羽微微皱眉,手按在刀柄上,心中虽有不满,但仍选择默默等待。
张飞则急得直跺脚,嘴里嘟囔着,对诸葛亮的架子感到十分恼火。
回去之后,张飞满脸不满,两道浓眉紧紧皱在一起,如同两条愤怒的毛毛虫。
“大哥!这诸葛亮好大的架子,我就不信他不知道大哥会去拜访!”
张飞一边说,一边用力地挥舞着手臂,仿佛要将心中的不满都发泄出来。
关羽神色凝重,丹凤眼微微眯起,眼中也透着不满。
“莫非此人徒有虚名,这才借口不见?”
关羽声音低沉,语气中带着一丝怀疑。
刘备却神色淡定,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沉稳地说道:
“三弟不要急躁,如此大才,岂是轻易能见到的?”
刘备一边说,一边轻轻拍了拍张飞的肩膀,试图安抚他的情绪。
…………………………
刘备并未因第一次的失败而放弃,第二次,他冒着漫天飞雪。
再次毅然前往见诸葛亮。
天空中,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如同一片片洁白的羽毛。
很快便将他们的身影覆盖。
刘备裹紧了身上的披风,坚定地向前走着,雪花打在他的脸上,寒意阵阵,但他的眼神却无比炽热。
关羽手持长刀,刀身上落满了雪花,他的身姿如同雪中的松柏,挺拔而坚毅。
张飞则缩着脖子,嘴里不停地抱怨着这恶劣的天气,但脚步却没有停下。
然而,命运似乎在捉弄他们,又一次吃了闭门羹。
刘备等人在风雪中伫立,雪花落在他们的肩头,寒意渐渐渗透到骨子里。
刘备望着紧闭的大门,心中满是失落,但他的信念却愈发坚定。
关羽静静地站在一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张飞则气得满脸通红,双手紧握拳头,恨不得立刻将门砸开。
张飞这下火气更大了,脸涨得通红,如同熟透的番茄,额头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
“这鸟人分明是在摆谱!等他回卧龙岗,俺用一条麻绳将他绑来,看他还敢不敢摆架子!”
张飞一边说,一边在空中比划着绑人的动作,情绪激动得难以自抑。
刘备面色一沉,立刻出声训斥。
“三弟不得鲁莽!”
刘备的声音严肃而有力,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
第三次前去,终于有了转机,诸葛亮在草庐里。
刘备等人来到草庐前,看到那扇半掩的门,心中涌起一丝希望。
刘备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
关羽和张飞也紧跟其后,张飞的脸上带着一丝兴奋,似乎在期待着即将到来的会面。
但不巧的是,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没有丝毫怨言,静静地等在门外。
他的身姿笔挺。
时间一点点流逝,几个时辰过去,诸葛亮还未醒来。
刘备依旧耐心地等待着,眼神始终专注地盯着草庐的门。
关羽站在一旁,默默地陪伴着刘备,他的眼神中也透露出一丝期待。
张飞则在一旁不停地踱步,脸上的不耐烦越来越明显。
张飞再也忍不住,心中大怒,脸涨得紫红,眼睛瞪得如同铜铃。
“鸟人无礼!等俺去放一把火,看他起还是不起。”
张飞一边说,一边就要冲上去点火,完全不顾后果。
关羽赶忙阻拦,伸出手想要拉住张飞,但张飞的力气太大,关羽没能拦住。
张飞性子急躁,直接付诸行动,火烧草庐。
他迅速找来一些干草,点燃后扔向草庐,瞬间,大火熊熊烧起,烟雾弥漫开来,刺鼻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诸葛亮从睡梦中惊醒,一脸惊愕。
他看着眼前的大火,心中又惊又怒。
刘备满脸愧疚,急忙上前道歉,脸上写满了自责。
“先生,实在对不住,我这三弟鲁莽,还望先生恕罪。”
刘备一边说,一边向诸葛亮深深鞠躬。
刘备又狠狠训斥张飞。
“三弟,你怎能如此胡作非为!还不向先生赔罪!”
刘备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
诸葛亮虽然心中恼火,但还是大度地说道:“无妨。”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脸上露出一丝宽容的笑容。
就在诸葛亮请刘备进草庐时,黄月英恰好来到。
她身姿轻盈,迈着优雅的步伐走来。
黄月英的面容姣好,皮肤白皙如雪,但此刻她的神色却有些复杂。
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不情愿,微微皱着眉头,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事情感到烦恼。
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一直想要撮合黄月英和诸葛亮。
他深知诸葛亮的才华,认为两人十分般配。
得知诸葛亮这次要跟着刘备出山,就想让黄月英跟在诸葛亮身边,希望他们能在相处中增进感情。
黄月英心里却实很不情愿。
她的心中一直藏着另一个人,诸葛明。
虽然面上跟诸葛亮照样寒暄,可心中却暗自想着:
“父亲真的是,为什么一定要我嫁给他!人家只想要明哥哥!”
黄月英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哀怨,想起诸葛明时,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诸葛明曾与黄月英一同在水镜那里上课。
那时,他们一起学习兵法谋略,一起探讨天下局势。
自那时起,黄月英就一直心心念念着诸葛明,他的才华、他的风度,都深深地印在了黄月英的心里,让她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