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大军如汹涌潮水,迅速南下。
八十三万大军,军旗蔽日,步伐整齐,浩浩荡荡地向着荆州进发。
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大地的脉搏上,让沿途的城镇都为之震颤。
在抵达襄阳城的时候,曹操营帐内,烛火摇曳。
曹操坐在主位,眉头微蹙,正欲召集一众谋士商议如何攻取荆州这一战略要地。
“主公,大事!”
话音刚落,一名斥候匆忙闯入营帐,单膝跪地,气息急促。
曹操目光如炬,瞬间射向斥候,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切。
“快说!”
曹操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蔡瑁主动开城投降!”
斥候大声汇报,声音在营帐内回荡。
曹操闻言,猛地站起身,双手下意识地按在腰间剑柄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蔡瑁此举,莫非有诈?这荆州之地,他觊觎已久,怎会如此轻易拱手相让?
“先派人领兵入城,接管城防,务必小心谨慎,仔细探查!”
曹操迅速下达命令,声音坚定。
不多时,入城的士兵传回消息,蔡瑁已然准备好一切,城中秩序井然,并无伏兵。
曹操这才缓缓坐下,脸上的疑虑渐渐消散,相信蔡瑁是真心投降,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欣喜。
蔡瑁恭恭敬敬地进入曹操营帐,身后跟着一众随从,抬着盛放荆州钱粮账册的箱子。
他走到曹操面前,“扑通”一声跪地,双手高举账册,朗声道:“丞相,这是荆州钱粮明细,瑁愿献于丞相,以表忠心!”
曹操打开账册,粗略一扫,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他微微点头,声音沉稳:“蔡瑁,你此举甚合孤意。孤封你为水师大都督,望你日后为孤尽心尽力!”
蔡瑁听到封赏,先是一愣,随即满脸惊喜,连连磕头,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多谢丞相厚恩!末将誓死效忠丞相!”
曹操目光平静,对于蔡瑁的表忠心并未过多理会,转而开口问道:“有位诸葛先生前不久来到荆州,你可知晓他现在在何处?”
蔡瑁听闻,急忙点头,腰弯得更低了:“知道知道!就是诸葛先生劝我投降丞相,末将这才迷途知返!”
曹操闻言,眼中闪过一抹惊喜,心中暗自赞叹:原来是诸葛明提前来到荆州,为我劝降蔡瑁,直接把荆州都拿下了!好啊!
本来还以为攻下荆州要耗费许多的功夫。
但是没有想到诸葛明居然劝降了蔡瑁。
这可省了他许多功夫。
“速速带路,前去拜访诸葛先生!”
曹操迫不及待地说道。
蔡瑁在前领路,曹操带着一众亲随,匆匆赶往诸葛明的住处。
来到诸葛明的住处,只见院子里,诸葛明正悠然躺在躺椅上晒太阳,眼睛微闭,一副惬意模样。
曹操见状,快步上前,脸上带着欣喜的笑容,高声道:“先生别来无恙乎!”
诸葛明听到声音,慢悠悠地起身,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拱手道:“劳烦丞相挂念,我一切都好!”
曹操看着诸葛明,悬着的心这才放下,连连点头:“那就好!那就好!先生无恙,孤安心矣!”
曹操抬手示意诸葛明继续躺在躺椅上,自己则是随手搬了个凳子,在诸葛明旁边坐下。
蔡瑁跟在后面,看到这一幕,心中极为震惊。
他瞪大了眼睛,心中暗自嘀咕:“此人到底是谁,居然让曹丞相如此器重!”
他仔细观察曹操的神色,看得出来,曹操对诸葛明是发自内心地敬重!震惊过后,便是一阵庆幸,还好当初诸葛明上门的时候,自己给足了面子,并且很识时务地投降曹操,不然现在就要遭受灭顶之灾了!
曹操与诸葛明寒暄了几句,神色渐渐变得严肃起来,开口问道:“先生,老夫得到军报,刘备已经逃离新野,这都多亏了先生的锦囊妙策啊!”
曹操想起之前诸葛明给的锦囊,心中满是感激,若不是那锦囊,夏侯惇的十万大军怕是早就大败而归了!
诸葛明摆了摆手,神色平静:“刘备虽然弃城而走,但仍旧不可小觑之!”
曹操闻言,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刘备势穷力孤,只需一旅之师便可擒拿,先生何出此言?”
诸葛明神色淡然,目光望向远方,缓缓道:“刘备虽然败逃,然麾下仍有关张赵云为其羽翼,若是刘备打起刘表的名号,收拢荆州民心,依旧是个祸患!”
曹操听后,恍然大悟,一拍大腿:“正是!那不知先生可有对策?”
曹操急切地看着诸葛明,眼中满是期待。
诸葛明淡淡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自然是有的。”
曹操一听,心中一喜,身体微微前倾,连忙请教:“先生请讲!”
诸葛明神色镇定,条理清晰地说道:“刘备弃新野逃走,令新野百姓随行,随后一把火烧了新野,百姓定然心怀怨念!”
“丞相如今既然已经到了荆州,可亲自出具榜文,就说新野城已经重建,百姓可重归家乡,罪都在刘备一身,不会怪罪百姓,反倒会给百姓粮食过日,如此一来,刘备民心不附,只能继续败逃了!”
曹操听完,沉思片刻,随后哈哈大笑,脸上满是赞赏:“先生此计甚妙!就依先生所言!”
蔡瑁在一旁听着,心中对诸葛明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暗自感叹,怪不得曹操如此看重诸葛明,这般谋略,实非常人能及。
曹操起身,对着诸葛明拱手道:“先生,此事就交由老夫去办,改日再与先生详谈!”
诸葛明起身还礼:“丞相客气,祝丞相旗开得胜!”
曹操带着众人离去,诸葛明望着曹操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好戏才开场。
这大耳贼这一次恐怕是在劫难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