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率领大军收兵回许都后,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一系列的事务。
先是对在官渡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谋士武将们进行了奖赏,犒劳他们的辛勤付出。
营帐内气氛热烈,曹操亲自为将领们颁发奖赏,众人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
随后又不动声色地收拾了几个不安分的汉室老臣,杀鸡儆猴以稳固自己在许都的地位。
曹操处理完这些事情后。
便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河北局势上。
每日都在等待着来自河北的消息。
终于!
曹操等来了那封来自河北的书信。
送信的士兵急匆匆地走进营帐,单膝跪地,双手将信呈上:“主公,河北有信!”
曹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迅速接过信,迫不及待地拆开。
信是袁谭送来的,他的目光在信纸上快速扫过,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
信中大致内容就是袁谭请曹操出兵冀州攻打袁尚。
袁绍兵败后郁郁而终。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正如先生推测的一模一样。
麾下儿子开始争夺权利。
由于袁绍活着的时候器重袁尚。
这就导致袁尚的支持者众多。
而袁谭虽占据青州。
但实力远远比不上袁尚。
无奈之下他选择请曹操出手共同对付袁尚。
信的最后袁谭还跟曹操承诺,只要袁尚覆灭就跟曹操平分冀州之地。
曹操看完信后,冷笑一声,心中暗道:“袁谭这分明是在白日做梦,到时候可就由不得他了!”
随即又感慨起来。
还好当初听了先生的话。
这一切都按照先生的猜测进行着。
袁家内部生乱。
河北士族也被袁谭和袁尚两人的争斗祸害得不轻。
此时正是出兵的绝佳时机!
曹操没有丝毫犹豫,火速召集谋士武将商议。
众人听闻召集,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营帐。
曹操站在主位上目光扫视众人,开口说道:“诸位,如今袁谭来书,邀我出兵攻打袁尚,机会难得,尔等意下如何?”
“主公,机不可失,可速派兵进军河北!” 一位谋士率先站出来说道。
“兵贵神速,主公莫要迁延!” 另一位谋士紧接着附和。
“只要拿下冀州,河北可定!” 又有人大声说道。
这次与上次商议时的情景截然不同,没有了激烈的争论,所有谋士一致认同出兵。
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暗自高兴,随即开始点将。
“夏侯惇,命你领三万兵马,渡黄河直取仓亭!” 曹操目光坚定地看向夏侯惇。
夏侯惇向前一步,单膝跪地,大声说道:“末将领命!”
“夏侯渊,命你领两万兵马,攻打黎阳!” 曹操继续下令。
夏侯渊拱手领命:“得令!”
“曹洪,命你领两万兵马,攻打平原!” 曹操的声音沉稳有力。
曹洪抱拳应道:“是!”
“三将各自领军,与孤同会邺城!” 曹操最后说道。
“末将等定不负丞相所托!” 三人齐声回应。
曹军如汹涌的潮水般,侵略如火。
三路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冀州进发。
所到之处,势如破竹。
不过旬月功夫。
便已经会师于邺城之下。
诸葛明也跟着曹操大军主力一起进军河北,他虽顶着运粮官的名号,却不用负责运粮的事务。
穿越过来这么多年了,诸葛明发现自己一次攻城都没有参与过。
所以这次他心中满是好奇,选择来到阵前。
当然诸葛明可不会自己去玩命攻城。
只是站在一旁观看,感受一下气氛就满足了。
当诸葛明来到阵前,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撼不已。
真实的攻城场景可比电视剧里演的要令人震撼得多了!
城上人头攒动,士兵们严阵以待,破损的旌旗仍旧在风中猎猎作响。
城下,曹军士兵们如蚂蚁般聚集在一起,他们架起云梯,悍然向上攻去。
转瞬间!
擂木滚石如山崩般从城上滚落,雕翎羽箭如雨般落下。
城上城下,每一刻都有人丢掉性命,然而战斗却愈发激烈。
只看见一具具尸体堆叠在城下,刺鼻的血腥味,即便隔着很远都能闻到。
这……才是真正的战争!
邺城深沟高垒,防御坚固,饶是曹军悍勇,也足足攻打了五日。
最后曹军采用引水倒灌邺城的策略,这才攻下这座冀州都城。
当城门被攻破的那一刻,曹军士兵们欢呼着冲进城中,胜利的喜悦弥漫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至此!
天下第一大州冀州。
由袁姓改姓为曹!
城破之后,诸葛明随军入城,粮草之事自会有人替他处理。
于是他便选择在城中逛上一逛。
水灌邺城,致使城内地面满是泥泞。
诸葛明小心翼翼地走在街道上。
路过一处小巷时忽然有道身影从巷子里冲了出来,不小心跟他撞了个满怀。
“公子见谅!我不是故意的!” 那人急忙说道:
诸葛明定睛一看,此人一身布衣,满脸狼狈,看起来跟逃难的百姓没啥区别。
他自然不会计较被撞了这一下,可那人却显得很是慌张,道歉后便想要离开。
诸葛明敏锐地注意到。
此人虽然衣衫狼狈,但那一双手却是手指修长。
虽然有些脏,但绝对不是穷苦百姓该有的样子。
再加上此人身形娇小,刚刚那句话说得又有些轻声细语。
诸葛明心中顿时了然,眼前这人是个女扮男装的女子。
“姑娘留步!” 诸葛明开口说道。
那人听到这话,身体猛地一僵,缓缓转过身来,眼中满是惊慌。
“公子,你…… 你说什么?” 她结结巴巴地问道。
“姑娘不必惊慌,我并无恶意。” 诸葛明微笑着说道:“只是姑娘这女扮男装,想必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吧?”
那女子咬了咬嘴唇,犹豫了一下说道:“公子慧眼如炬,小女子确实是女扮男装。”
“我本是城中一户人家的女儿,只因战乱,家人失散,为了自保,才出此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