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跃马檀溪,惊险逃脱蔡瑁、张允的追杀之后,心慌意乱,根本不辨方向。
最终只能沿着蜿蜒小路匆匆前行。
日沉西山之际,残阳如血,将天空染得一片通红。
刘备疲惫不堪骑着马,艰难地穿过一片茂密竹林。
走着走着看到不远处有一座茅庐小院,在这荒僻之地显得格外静谧。
刘备心中一喜,好似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便径直朝着小院奔去。
刚靠近小院一阵悠扬的琴声传来,如潺潺流水,又似巍巍高山,那美妙的旋律令人不自觉地沉浸其中。
刘备心中讶异,脚步不自觉地停了下来。
他正准备抬手敲门,就听得一声爽朗的笑声从院内传来。
“琴声中忽起高亢之调,必有英雄窃听耳!”
话音刚落,门 “吱呀” 一声被推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出现在门口。
老者目光炯炯,看向刘备,笑吟吟地说道。
刘备见老人样貌奇古,气宇不凡,心中知晓定非常人,连忙翻身下马,拱手施礼道:“在下刘备,冒昧来此,打扰先生雅兴,还请见谅!先生隐居在此,定是高人!”
刘备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欠身,态度极为恭敬。
老者笑道:“原来是刘皇叔当面,失敬失敬!老夫不过是山野闲人而已,不敢当皇叔赞誉!”
刘备表现得十分谦卑,再次拱手,执礼甚恭道:“尚未请教先生姓名?”
老人抚须笑道:“老夫复姓司马,名徽,自号水镜!”
水镜先生,司马徽!刘备听闻,心中极为讶异,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老人。
在投奔刘表之后,被刘表安排在新野。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有意与荆州的士族结交,希望能为自己招揽人才,扩充势力,可惜收效甚微。
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能够遇到司马徽这位在荆州威望地位极高的名士。
这可真是因祸得福!
“哎呀呀,原来是水镜先生!备有眼不识泰山,失礼之处,还请先生海涵!” 刘备激动地说道,脸上满是惊喜之色。
水镜先生对刘备的态度十分满意,微微点头道:“久闻刘皇叔仁德,今日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
两人一阵寒暄,水镜先生便热情地请刘备进入屋中,并亲自为他奉茶。
水镜先生目光敏锐,一眼就看出刘备乃是逃难来此,他看着刘备狼狈的模样,衣袍洇湿,头发凌乱,开口道:“皇叔此番前来,怕是遭遇了什么变故吧?”
刘备心中一惊,没想到水镜先生如此慧眼如炬,他也不再隐瞒,直接承认道:“唉!备寄人篱下,人多记恨,实在是有苦难言啊!今日三生有幸,得遇先生,备有心请先生出山,同心同德,共扶汉室,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刘备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水镜先生的表情,话题转得十分自然,叹息之间便不动声色地将话题转到请水镜先生出山。
说这话的时候,刘备表现出一副郁郁不得志,且一心为大汉奔走的模样。
就差把 “仁德大义” 两个字写在自己的脸上。
他心里清楚,要是能请水镜先生出山,不仅能够得到助力。
还有利于他拉拢荆州的名士,稳固并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
但水镜先生却是毫不犹豫地拒绝。
他摆了摆手,说道:“老夫不过一山野老叟而已,早已无心世事,实难奉命!”
刘备闻言,顿时发出一声叹息。
他抬起头,仰天叹道:“刘备德薄,不能请先生出山,仅凭备一人微薄之力,怕是难以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啊!”
说着刘备不动声色间便施展自己的看家本领,眼眶一下子就变红,好像下一秒就能立马哭出来。
水镜先生见此,心中不忍,劝慰道:“皇叔无需悲怆,自有胜老夫十倍之人在此,皇叔可前去拜访!”
刘备眼前一亮,连忙向前一步,急切地问道:“请问先生,这等大才是谁?”
水镜先生笑道:“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震惊,他瞪大了眼睛,追问道:“这两人是谁?现在何处?还请先生赐教!”
水镜先生笑了起来,他神秘地摇了摇头,道:“两人曾在老夫这里受教,学成之后便已离开。至于两人姓甚名谁,现在何处,日后有缘,皇叔自然能够知晓。”
刘备没想到水镜先生居然卖起了关子,他心中有些失望,但也知道从水镜先生这里是得不出答案了。
不过他心中暗自发誓一定要找到这两人。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哒哒哒” 的声音由远及近。
然后紧接着房门就被推开,一位青衫落拓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男子面带微笑,对着水镜先生拱手道:“见过先生!”
刘备讶异,仔细打量着来人,心中一动,他认得此人。
当初在新野街上曾遇到过此人,此人还说他胯下的卢马妨主,如今果真是应验了!
刘备连忙起身,与中年人寒暄道:“原来是先生,许久不见,别来无恙!”
水镜先生好奇道:“元直与皇叔相识?”
来人正是徐庶徐元直,徐庶点头,便将当初跟刘备相遇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徐庶笑道:“那日不知是皇叔当面,多有失礼,皇叔莫怪!”
刘备谦虚地摆了摆手,说道:“先生客气了,是备有眼不识高人。”
寒暄后,水镜先生问起徐庶来意。
徐庶神色认真,说道:“先生!在下听说诸葛一族的诸葛明前去投靠曹操成为一名运粮官。”
水镜先生听到诸葛明的名字,微微皱眉,脑海中浮现出那个人的模样。
这人好像是在自己学堂内听过几节课,只不过此人慵懒至极,远不如诸葛亮。
想到这里,水镜先生不以为意地摇了摇头。
刘备则是好奇,连忙问道:“先生,这诸葛明是何许人也?”
徐庶便将诸葛明的一些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刘备听后,当他听到诸葛明常年来慵懒,又前去投靠曹操这种奸雄。
他的眼底尽是轻蔑之色,不屑地说道:“此等懒汉!投机取巧之辈!今日不提也罢!莫要坏了先生的心情!”
徐庶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而后,刘备突然对着徐庶跪下。
他双眼热泪盈眶,恳切地说道:“请先生出山助我!助我匡扶汉室!”
刘备一边说着,一边紧紧地握住徐庶的手,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水镜先生虽不能出山相助,但若是能得到徐庶,也是一大助力。
只要能招揽到人才。
他刘备就还有希望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