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也觉得留下他还有用去,于是直接将他打晕了过去,
然后再走进去靠里面的那一间房间,只见那个长毛怪人还是和之前一样四肢被绑在锁链上,只是身形变得更加瘦弱,
整个人也失去了意识,一看就被关在暗无天日的牢房不知道多少年,神智早就变得不清晰了。
南宫九天连忙劈开了锁链,然后给他嘴里塞进去几颗疗伤丹药,在给他渡入真气给他治疗,
可是他实在是太虚弱了,南宫九天只能先帮着他稳住内息,准备回去在慢慢治疗,
于是南宫九天就带着长毛怪人和灰袍走出了天牢,在李家内应的掩护之下,顺利的逃出皇宫。
再回到南宫府后,南宫九天找人叫来老爷子,
“天儿,找我何事,还没有到行动时间吧....”,
南宫无敌就对着南宫天说道,
突然看到房间多出了两个人,灰袍老人他倒是见过,是云烨帝身边的人,
有时出行时会带着他一起,而另一人,长长的毛发遮住了脸,只能看到他羸弱的身体。
南宫无敌突然感到心里一阵阵痛,然后紧忙走到长毛怪人的身边,拨开了挡在脸前的头发,
虽然上都是厚厚的黑色灰尘,可是并不难看出他的脸型,突然,南宫无敌突然激动叫了起来,
“义儿,.....你怎么成这样了”,
见他没有反应,连忙看向了南宫九天。
“爷爷,这是我天牢里救出来的,我无意中发现了他被高手关押着,加上阳城之行,我就猜测他有可能是二叔,
可是我当时也不敢确认,而且也怕您冲动,那时候的我们还没有和云烨帝翻脸的实力,所以我隐瞒了下来,还请爷爷责罚!”。
南宫九天一边使用着青木皇功帮助南宫义疗伤,一边对着老爷子说道,
老爷子闻言没有责怪南宫九天,反而安慰起了南宫九天,
“你做的对!你二叔还活着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只可惜你的父母没能.....”。
“爷爷!逝者已逝,活着的人才更要坚强,我们还有事情没有做完,他们的仇恨不能不报!....”
南宫九天目光坚定的说道。
他也很是担心老爷子最后下不了决心与云烨帝翻脸,毕竟他做了一辈子的忠君之臣,
突然让他起兵去反云夜帝君,心里会不好接受,虽然表面上老爷子是同意了南宫九天的行动,
但是南宫九天知道,老爷子更多的是想要个说法,而不是向云烨帝复仇。
“可恶啊....
云烨,你就是这么对付我的家人的吗,不顾及兄弟情谊,援助之情,救命之恩吗!”,
南宫无敌无敌身上的杀意终于不再隐藏了,直指皇宫。
而皇宫那一边的云烨,像是察觉到了什么呢,看向了南宫府这边,嘴里喃喃的说道,
“终于开始了吗?”。
第二日,此时的云夜皇帝显得格外热闹,紫灵公主出嫁,举国欢庆,毕竟一个公主的联姻,可以让云夜帝国多了几十年的和平生活,人们自然感到高兴。
此时的紫灵公主,身穿红色凤袍,头戴金色凤冠,沉鱼落雁的脸庞上却有着浅浅的泪痕,
眼神中更是充满了死寂,衣袖中闪过一丝寒芒,喃喃道:
“小贼,你放心吧,这辈子我只会是你的人,哪怕是死....”.
皇宫大殿之内,
“恭喜陛下,天子嫁女,乃是我云夜国一件大喜事,理应举国欢庆。”
“刘大人所言极是,紫灵公主和烈阳帝国二皇子联姻,是天作之合,更能使两国关系交好,陛下圣明”.....,
众多大臣纷纷向云烨帝献上祝福,道喜之言,这时,门外突然有侍卫来报,
“禀告陛下!南宫世子在殿前请见!”,
云烨帝闻言古波无井的脸上终于多了一丝笑容,吩咐道,
“准!”。
“参见陛下!微臣前来有一事相求!恳请陛下准许!”,
南宫九天一进来,对着云烨帝略一拱手,并未行礼,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哦?不知南宫贤侄有何事相求?”
皇座上的云烨帝像是根本没看到南宫九天的无礼行为,反而追问着南宫九天有何所求。
“臣自从第一次见到紫灵公主时,便惊为天人,被其容颜所深深折服,于是便发誓要娶紫灵公主为妻,请陛下成全!”,
周围的大臣闻言都惊叹连连,
没想到这位南宫世子如此胆大妄为,明知陛下三月前已经下旨将紫灵公主嫁给烈阳帝国二皇子,还故意前来求亲,
就算你三月前来也也可以呀,你毕竟是南宫无敌的嫡孙,陛下还有可能改变旨意,这时候不是故意找陛下难堪吗。
云烨帝面露难堪,没有回答南宫九天,反而问向了众大臣,
“众位爱卿以为,南宫贤侄的请求朕是否准许?”。
“万万不可!天子旨意,怎可朝令夕改”,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一时之间,大殿内一小半的官员都附议了起来。
这时,一声霸气四射的声音从大后面传来,
“陛下,微臣以为,南宫世子和紫灵公主郎才女貌,天生一对,陛下何不成人之美,从此世间又多了一段佳话”。
来人正是慕容雄,慕容老爷子辞官后,他就继承了慕容老将军的军衔,被封中军将军,
一直在军队里训练士兵,基本上不用来上早朝,没想到今天他也来了,还为南宫九天说起话来。
“不错!慕容将军说的有道理,臣也认同”,
一声清脆的声音传来,正是飞燕将军,紧接着又是两道声音传来
“臣也认同慕容将军所言有理”,
说话的正是王尚书和杜尚书,显然他们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要帮谁,顺便看了不少大臣一眼。
听到王尚书和杜尚书的话,不少大臣都是脸色一变,自己可是收了王富贵和杜嫣然很多银两,
而且还有很多的把柄都在他们手上,见到两位尚书表态,哪能不知道他们的意思。
纷纷附和道,“臣也附议!”,
显然都是赞同,一时之间,八成以上的官员都赞同南宫九天的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