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李准紧锣密鼓地处理各项事务时,一个人的到来,悄然改变了他的行程,甚至其命运由此而改变。这个人就是鹿传霖,他一到广州就第一时间召见了李准。
在广东巡抚府,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坐在茶几两边,茶几上只有两个青花盖碗茶。老者头发花白,胡须雪白且长而宽,他就是刚从四川巡抚调任广东的鹿巡抚。他笑眯眯地说:“李准,你先尝尝我从成都青城山带来的苦丁茶。”
李准左手端起茶船,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茶盖,用嘴轻轻吹了下碗边的茶叶,浅浅喝了两小口,笑吟吟地说:“青城苦丁,清香扑鼻、先苦后甜,浸入心扉,真是名不虚传。”
鹿巡抚爽朗大笑:“知我者,李准也。”
李准惶恐地说:“大帅,您是长辈,比我父亲还年长十岁,您这句话太抬举我了,我愧不敢当。”
鹿巡抚笑着说:“今天请你来,首先要谢谢你对我总督四川工作的大力支持。”
李准双手抱拳,腼腆地说:“谢谢大帅对我个人能力的肯定,当时家乡百姓受灾,我也应该尽绵薄之力。”
鹿巡抚含笑说:“对你来说,这是笔小钱,但对四川灾区来说就是救命的巨款,四川的父老乡亲都会感谢你。”
李准谦虚地说:“说到这事,我一要谢谢大帅慧眼识珠对家父与我个人的赏识,二来您是第一个正式派官员给我送来委任状的省。”
鹿巡抚哈哈大笑说:“说到正式送委任状,你不得不感谢一个人。”
李准不知道其中缘故,脑袋微微前倾,眼中充满好奇。
鹿巡抚缓慢地说:“为灾区赈捐是个费力不讨好的脏活累活,好多官员都不愿做啊,也做不好。之前我不知道你的能耐,是我的妻弟坚决向我推荐了你,而且他还郑重对我说,一定派官员正式将委任状送来广东,以示对你的重视。”
李准右手抚摸着耳垂,好奇地问:“大帅,是谁如此抬举我?”
鹿巡抚哈哈大笑说:“你认识的,湖广总督张之洞。”
李准收起笑容,恭敬地说:“谢谢香帅,谢谢鹿帅。”
鹿巡抚举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后,严肃地说:“李准,这些奉承话就不说了,今天找你来,还有重要的事要谈。我知道,你恩师黄巡抚很赏识你,已任命你为广西梧州通商提调。那你知道广西与广东两地经济差异吗?”
李准略一沉吟,说道:“广西梧州虽然是西江重要港口,但就整个西江来说,重要性就次很多了,更无法与广州比,就是与广东其他大县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因为两者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济基础与对外贸易都有相当的差异。从赈捐这方面来说,就更没有可比性。”
鹿巡抚慢慢地说:“你在广东沿海的捐纳成绩很好,你赈捐多年,对广东官场及商界应该相当熟悉了吧?”
李准憨憨一笑说:“大帅,大话我可不敢乱说,但广东一半以上的官员及商人,我都认识,并有一些私下交往。”
鹿巡抚慎重地说:“经过我对你父亲为官十年的分析,你父亲及你本人的长处并不在地方行政管理,因为你俩内心淳朴、性格过于刚烈,是做事的能人,但不一定是做官的好料。你们父子二人更善于商业开发经营管理,我觉得你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你对商业经济特别敏感,经济快速发展的广东更适合你个人未来的发展。再说你的募捐根据地在广东,妻子儿女也在广州,广东才是你的福地,舍近求远抛弃熟悉的业务去从事陌生的行业,困难更多,风险更大,成功需要的时间更长。我先给你一个广东钱局提调当当,以此为基础,深入学习勤奋务实,我相信你能走出适合自己的特色官路。李准,我的话有些粗糙也有些唐突,但请你与父亲认真仔细考虑一下,如何。”
鹿巡抚的一席话,真正说到了李准的心坎里,深深打动了他。李准忙站起身来,弯腰欠身说:“谢谢大帅厚爱,广东钱局提调我从未想过,再说梧州任命在前,我还要考虑如何回复老师巡抚黄,容我明天再回复您”
李准回家后,对于是选择到广西还是留在广东,他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发了电报给身在四川成都的父亲李铁船征求意见。父亲李铁船回电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子大不由人,人以远为期,要差可当,优差不可当,宁为红人,不为私人。”
李准明白父亲话里的意思,他是说广西巡抚要他当通商提调是因为李准首先是他的学生,看重的是师生情谊在官场的特殊作用,而广东巡抚要他当钱局提调,首先想到的是他神奇的金融商业才能,看重的是他未来个人发展方向。
李准重点思考父亲说的 “宁为红人勿为私人”,便豁然开朗了。今天广东广西的差事都是公事,不同点是黄巡抚是自己的老师,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个人关怀,广东巡抚与自己没有私交,他是从地方经济发展以及自己个人发展角度提出的建议。那这是不是私情呢?想明白这点后,李准给老师黄植庭巡抚回电,一是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培养与提拔之恩,又说了自己无法去广西任职的理由。
广西黄巡抚见自己爱徒被广东巡抚 “劫持”后 大惊失色,他快速出招,立即任命李准担任梧州知府,他还特别指出其父在广东十年当了5个县令也未能升级知府,希望李准回心转意,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天赐良机,人生在世,选择大于努力。民间传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知府既是地方政府实力中层,也是财富门槛。
李准对于父亲为官10年的结局并不满意,他知道他们父子过于淳朴善良并不适合官场的勾心斗角。再说他在广州商界深耕卷纳多年,已经有了相当人脉资源,对于广东工业商业交通运输有了一定了解,也有了相当兴趣;其三,全家人好不容易习惯了广州生活,特别是母亲因水土不服还付出了生命代价,不能让家人再去适应新的水土损害身体。
李准深思熟虑后,终于下定决心,留在广东。他以吏部已经下放任命令他为广东钱局提调,不便改变为由再次婉言谢绝了恩师广西黄巡抚的再三挽留。
俗话说得好,朝里有人好做官,三次放弃师长的提携,那么李准的选择是对的吗?他会后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