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李准回到海阳县继续念书。海阳盛产水晶石,是众多印章爱好者的首选,价格最便宜的一枚印章毛坯一两毛钱。在当时,一两毛钱是一天的生活费,属于中等开销,可对于邻水首富公子李准来说相当便宜,他每天的零花钱都不少于一毛。
李准几乎每过三五天,就爱到水晶市场看看有什么新石料。一天,他在一个小摊前发现两人在激烈争吵。李准缓缓走上前去,他来广东时虽仅十七岁,但三年后已能说一口流利的广东话。
听了半天,原来是两人因价格起了争执。顾客是个穿着长衫、背后拖着一根长辫子的中年书生,本来两人谈好一元钱,可书生荷包里只有九毛钱,他要求摊主降一毛卖给他,摊主坚决不同意,而书生又十分喜爱这块水晶石料,便央求摊主保管几日,等他有钱了再来取,摊主却称这块水晶石料质地优良,好多人都看上了,只是嫌贵犹豫不决,可能还会回来。
李准一看这块石料确实漂亮,稍加打磨精心雕刻出来肯定极为美观,他也很是喜爱,他已买了上百块,不过都是一两毛的,以练习为主,上一元的基本没买过。对他而言,钱不是问题,只是自己书法功底和雕刻技术还欠火候,勉强制作效果会大打折扣,很可能破坏石料的品位,但对识货的人来说绝对值了,错过实在可惜。他果断从荷包里掏出一毛钱递给摊主说:“老板,卖给他,这一毛钱我补上。”
中年书生见一个陌生人帮他付钱,连忙拒绝道:“靓仔,谢谢你,老板,这块石料我不要了。”
李准明白一个水晶爱好者的心情,错过今日定会后悔一辈子,便对中年书生说:“对自己心爱的东西绝不能放弃。”
老板见有人付钱,左手迅速抢过钱,忙不迭地说:“靓仔说得对,就是,就是,好东西转瞬即逝。”
李准抢过老板右手的水晶石料递给书生:“先生,你拿走吧,放心,我不用你还钱。”
中年书生这时也不客气,将石料接过来,轻轻用衣服擦拭,然后小心翼翼放入荷包,等他装好才发现李准已走开。他急忙追上去,拉住李准衣服说:“谢谢公子慷慨相助,请问高姓大名,我回去马上还你钱。”
李准停住脚步笑道:“还钱就不必了,我看先生是个印章行家,今后能指点我几下就可以了。”
书生尴尬一笑说:“指点谈不上,鄙人姓谢,谢谢的谢,若公子不嫌弃,今后请到县衙多多切磋切磋。”
李准知道姓谢的比较稀少,急忙问道:“请问先生,你认识一个也姓谢的谢质我不?”
中年书生诧异道:“不知公子怎么会认识谢质我。”
李准激动地说:“三年前,我在河源阳县居住时,因刚从四川到广东,贪吃蛋卷引起消化不良腹部突发疼痛,我父亲找了很多医生都没治好,后来还是一个衙门师爷叫谢质我,推荐了他老家福建的一个偏方才治好我的病,后来我父亲因公事调走了,可惜一直没给恩人当面致谢。”
中年书生沉思片刻,试探问道:“公子莫非姓,叫李准。”
李准大吃一惊:“难怪先生会看相,算出我叫李准。”
中年书生激动地说:“鄙人就是谢质我,你父亲到海阳后,专门把我调了过来。”
李准赶紧双手握住大声说:“原来是恩公在上,李准今天唐突了。”
二人双手相连相互摇晃,哈哈大笑不止。自此后,二人经常在一起谈论书法印章,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学习之余,李准日夜不停用钢钻雕刻印章,乐此不疲,前后雕刻了200多枚印章,小篆学得有模有样,颇有心得。
李准看见洋人胸前挂个相机,拍摄出非常漂亮的人物风景照片,极为着迷,家里不差钱,他便用自己的零钱托人从上海购买了一台手动单反相机。它可以将人眼睛所看见的东西展现在一张特殊的白纸上,其独特的光线、凝固的造型、永恒的记忆显示出强大的艺术魅力。这个年代,因相机极其昂贵的价格和复杂的技术,在国外也比较少见,在大清朝更是稀罕物件。
李准花钱向洋人照相师努力学习,学会了光圈大小、速度快慢、构图技巧、冲洗底片、翻印照片等新式技术和艺术水准。李准将自己家的一个小杂物间,改造成了冲洗照片的暗室,里面有一盏昏暗的红灯泡,特别是相机胶片只能在暗室内,放入显影罐中用专用药水冲洗得到黑白反差图像,再用光将胶片上影像曝光投射到相纸上,用显影液冲洗出影像,最后再用定影液固定,最后烘干而成。
为了拍摄好人物和风景,李准学习之余几乎跑遍了海阳及周边县,李准张扬的行为,还是引起了社会的轰动。广东虽为沿海地区外国人不少,但中国人男女观念仍封闭落后,他拍摄美女的举动被一些人视为离经叛道。甚至有人给李准取了 “衙门虎少” 的罪名,当然李准本人及家人并不知晓。
由于照相是写实的行为艺术,讲究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因此对李准的思维观念有了重大影响,他慢慢养成了摒弃虚幻,讲求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特殊观念。
一天,李准像往常一样在街头拍摄风景。他专注地调整着相机的角度,寻找着最佳的拍摄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摄影世界里。这时,几个当地的地痞流氓路过,看到李准拿着相机在那里摆弄,其中一个尖脸的流氓嘲笑道:“哟,这不是那个什么‘衙门虎少’吗?整天拿着个怪东西到处晃悠,不务正业,真是丢人现眼。”
李准听到这话,心中顿时燃起一团怒火,但他还是尽量克制着自己的情绪,说道:“我在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关你们什么事?”
另一个胖流氓走上前来,挑衅地说:“你这是在败坏我们海阳的风气,一个富家公子,不好好读书考功名,却搞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你以为你是谁啊?”
李准皱起眉头,反驳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爱好,我摄影怎么就败坏风气了?你们不要无理取闹。”
尖脸流氓冷笑一声:“哼,你还敢顶嘴?你知道我们是谁吗?我们在这海阳可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你一个外地来的公子哥,还敢跟我们叫板?”说着,他伸手就要去抢李准的相机。
李准急忙往后退了一步,护住相机,愤怒地说:“你们想干什么?这是我的相机,你们不能抢!”
胖流氓见状,挥起拳头就朝李准打去,嘴里还骂骂咧咧:“让你嚣张,今天就让你知道我们的厉害。”
李准躲避不及,脸上挨了一拳,但他也不甘示弱,立刻与他们扭打在一起。虽然李准平时养尊处优,但他也有一股倔强的劲儿,拼命抵抗着。然而,对方人多势众,李准渐渐处于下风。就在这时,幸好有几个路过的好心人看到了这一幕,赶紧上前劝阻,将双方拉开。
李准喘着粗气,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看着那几个地痞流氓扬长而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委屈和愤怒。
他不明白,自己可是全县第一公子,而且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是谁,竟敢来欺负他?
李准犹豫不决,要不要回家告诉父亲,为他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