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山脉,绵亘千里,横卧大地之上,其域横跨十数县,滋养着上千万人口。此地民风彪悍,民众性如烈火,勇悍无畏,不惧刀兵,不惧鲜血。数百年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面对强权压迫,从未低下高昂的头颅,各类起义斗争此起彼伏,风起云涌。山上星罗棋布着诸多人工开凿的山洞,这些山洞犹如大地张开的怀抱,为人们提供了庇护之所,成为乱世中的避风港湾。或有人言 “穷山恶水出刁民”,然实则在那恶劣的自然环境与艰难的生存困境之下,民众基本的生存所需都难以保障,奋起反抗,即便马革裹尸,亦被视作另一种形式的求生之路,是对命运不公的抗争,对自由与尊严的扞卫。
次日,一切筹备停当,李家众人满怀忐忑,向着穿心洞进发。李一山深谋远虑,早已在山顶垂下一截近百米长的粗麻绳,麻绳的另一端牢牢系于洞内石柱之上,又以楠竹筒与麻绳巧妙绑扎,制成简易软梯。老范久居山林,对这般险事习以为常,他率先踏上软梯,手脚协同发力,如灵猴敏捷自如,不多时便轻松登顶,顺利进入洞中。
李铁船随后而上,他将女儿淑珍用布条仔细缚于背上,反复检查,直至确认万无一失,才沿着软梯缓缓攀爬。小淑珍年幼懵懂,尚不谙世事,更不知危险为何物,趴在父亲背上,只觉新奇有趣,不时发出咯咯娇笑,还奶声奶气地大声呼喊:“爸,加油!” 李铁船闻之,脸上露出宠溺的笑容,轻声说道:“淑珍,你要坐稳了,爸爸这就带你上去。” 淑珍天真无邪地回应:“爸爸,你真棒!我一点也不害怕。”
继而轮到准堂妹莲香。莲香虽已年满十四,身姿较之王夫人亦不遑多让,然女子心性,终究胆小怯懦。她此前从未涉足如此高危的悬崖峭壁,望着那高耸入云的险途,心中恐惧油然而生,当下站在一旁,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几欲夺眶而出。李准见状,赶忙取出烤熟的板栗,细心剥去皮,递至妹妹嘴边。此刻的李准,心中亦被恐惧与不安的阴霾笼罩,然他深知自己身为兄长,责无旁贷,必须在此时挺身而出,为妹妹撑起一片勇气的天空,引领她成功跨越这道难关。
李准温言鼓励道:“大妹,你勇敢爬上去,今后哥哥天天给你烤板栗吃。” 莲香抽抽搭搭地说道:“哥哥,我害怕。” 李准继续打气:“大妹,莫怕,有哥哥在呢。你只需紧紧抓住绳子,一步一步稳稳往上爬便是。”
莲香终究难抵板栗的诱人香气,在美食的诱惑与兄长的鼓励双重作用下,鼓起勇气,颤颤巍巍地踏上软梯。她小心翼翼地攀爬着,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好在有惊无险,最终也成功进入洞中。入洞之后,她仍心有余悸,却不忘朝下大声呼喊:“哥,加油!”
随后是王夫人。王夫人虽为女流,然常年操持农活,身体硬朗,气力不凡。她毫无惧色,手脚并用,动作利落,很快便沿着软梯攀升而上,边爬边高声叮嘱:“准儿,你爬的时候眼睛朝上,千万莫要往下看。”
终至李准,他双手紧握住麻绳,用力拉扯,确认绑缚牢固后,才略显紧张地开始攀爬。行至半途,他终是按捺不住心中好奇,转过头朝山下望去。这一望,顿觉一阵眩晕袭来,仿若天旋地转。只见自己身躯悬空,下方是陡峭如削的悬崖绝壁,深不见底,仿若一张择人而噬的巨兽之口。若不慎坠落,势必粉身碎骨,不死亦重伤。刹那间,他的心跳陡然加快,如鼓擂动,手脚也不听使唤地微微发软。“准儿,眼睛莫要往下看,头朝上只管往上爬。” 母亲见儿子滞留半山腰,止步不前,心急如焚,大声呼喊。李准强自镇定,尴尬一笑,回应道:“妈,我不怕,我在看风景呢。” 李母又好气又好笑,笑骂道:“你这兔崽子,故意让妈担心,还不赶快上来!”
其后又耗费近一小时,直至夜幕降临,方将全部生活物资一一拉进山洞。李准抬眼望向山洞石壁,只见其上刻字记载,此洞乃近百年前清嘉庆年间,为躲避湖北白莲教王三逵起义攻入华蓥山之乱局,由费家兄弟叔侄倾尽全力,筹集香火钱一百六十二两,耗时一百三十日,全凭人力一锤一凿挖掘而成。李准心中感慨万千,他难以想象,在那久远的年代,先辈们是如何在这坚硬的石壁上开辟出如此浩大的工程。他凝视着洞壁上的刻字,崇敬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洞内空间颇为宽敞,李铁船因地制宜,以竹子巧妙隔成五个小房间,每间皆可放置两张大木床,又专门辟出一处空间作为厨房。洞中有一巨大石缸,一次蓄满水可供三日之用。水缸之上,架有一楠竹桶,竹桶外侧修筑了一条长长的水槽,水源取自五百米外回龙寺后山腰的山泉水。那泉水清澈见底,水质清甜,夏季饮用更是清凉爽口。众人齐心协力,仅用半日便将引水装置搭建完毕。李准环顾洞内的一切,心中既充满了对未知的忐忑与不安,又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所有生活物资皆储备充裕,众人未雨绸缪,事先从山下运来近千斤大米与玉米,另有两头肥猪与数十只鸡鸭,萝卜、南瓜等蔬菜亦有十几箩筐,这般数量足以供这一大家子安然度过两个月的时光。家中仅留下老范与另一位仆人看守庭院。李准心中紧绷着一根弦,他暗自思忖,自己与家人能否顺利熬过此次危机,平安无事?
在山洞中的日子,众人皆是胆战心惊,度日如年。尽管洞内气温凉爽宜人,然整日被困于洞中,无法外出自由活动,心中的憋闷与身体的不适相互交织,令人苦不堪言。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段时光却也成为全家人难得的相聚时刻。李铁船为舒缓众人紧张情绪,讲述了诸多他在北京求学时的奇闻轶事,引得众人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惊叹不已。时光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暴动约十日之后,便渐趋平息。至九月初,李家人在山洞中已安然度过二十余日,其间并未有暴动人员前来李家寻衅滋事,众人方知此番乃是虚惊一场,遂收拾行囊,下山归家。
事后,四川总督下令李铁船组建民团,以防范邻水与大竹两县交界之地的匪患,维护当地社会治安。
一日,李铁船前往高家坝巡查民团训练情况。他端坐在轿子之中,行至一处偏僻山谷时,祸从天降,突遭张麻子手下悍匪伏击。一众杀手如鬼魅般隐匿于道路两旁树林之内,待轿子行至近前,猛然冲出,朝着轿子疯狂射击。幸得杀手无法窥见轿内详情,李铁船于慌乱之中竭力躲避,虽仅伤右脚趾,未及要害,然彼时现场已然一片混乱,喊杀声、枪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民团成员们训练有素,迅速反应过来,与匪徒展开殊死搏斗。一时间,刀光剑影闪烁,血雨腥风弥漫。经过一番激烈苦战,匪徒们终因寡不敌众,被当场擒获。然此役亦给李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可怕印象,那血腥惨烈的场景,时常于夜深人静之时浮现于他的脑海之中。
自此之后,李准常常暗自思忖,日后若自己遭遇土匪棒老二,又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危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