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太后召见李准已持续了4刻钟,也就是整整一个小时。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李准一直保持着跪姿,此时他缓缓站起身来,却顿感腿脚传来一阵钻心的麻木。那种麻木感如同千万只蚂蚁在啃噬着他的神经,让他几乎无法挪动脚步。每走一步,都像是有千斤重的铁链拖拽着他,他只好侧着身体,一点一点地慢慢向大门边挪去,那姿态,尽显狼狈与艰难。
那扇竹门帘沉甸甸地挂在门口,仿佛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这门帘十分厚重,没有几分力气的人根本推不动它。李准咬紧牙关,伸出右手用力地推开门帘,那用力时手臂上暴起的青筋,彰显出他此刻的吃力。随后,他右脚先艰难地挪出门外,整个身子却不敢随意转动,人依然面向着两宫太后,一步一步地慢慢倒退着,直到完全走出门口,才轻轻地放下竹帘。这一系列动作,他做得极为小心谨慎,每一个细节都不敢有丝毫马虎,仿佛稍有差池,就会惹来大祸。
走出宫殿后,李准这才发现自己早已汗流浃背。那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紧紧地贴在后背,凉飕飕的。而他的身体却不由自主地轻轻发抖,不知是因为紧张后的余韵,还是那汗湿后的寒冷。刚才在宫殿内的一切,此刻回想起来,竟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仿佛是一场不真实的梦境,亦真亦幻,虚无缥缈,让他一时有些恍惚。
李准回到外交公所后没过多久,于晦若前来拜访。于式枚,字晦若,生于1853年,是广西贺州市人。光绪六年(1880 年),他高中进士,被授予兵部主事之职。多年来,他一直担任李鸿章的幕僚总文案,许多重要的奏牍都出自他手,在当时是声名远扬的大才子。如今,他已经调北京任职。
于晦若一进门,便爽朗地大笑起来,声音在屋内回荡:“梦准老弟,恭喜!恭喜!” 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灿烂而热烈。
李准一脸疑惑,苦笑着问道:“于老乡,我这算啥子喜事?” 他实在不明白于晦若为何如此恭喜自己,刚刚经历的召见,对他来说更像是一场精神上的考验。
于晦若笑得更加开怀,大声说道:“你一个候补道员,圣上召见你时间超过三刻钟,这是非常少见的现象啊!这种情况可不一般,看来你有大喜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拍了拍李准的肩膀,眼神中满是羡慕与期待。
果然,没过一会儿,宫里面便传出了消息,说是皇上有任命,要李准等候接旨。
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缓缓流逝,终于,十一点的时候,军机处派人前来发文宣读:“本日召见存入档案,简放道李准立即免去道员职务,以总兵任用,担任广东水师提督。”
这道旨意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周围掀起了波澜,李准的命运,也在此刻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任命下来后,李准的内心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与恐惧之中,他眉头紧锁,神色黯然的难过说道:“我本想脱狼窝不想羊入虎口,真是郁闷!”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无奈与迷茫,仿佛置身于黑暗的深渊,看不到一丝希望。
于晦若见状,赶忙劝慰道:“梦准老弟,你也不要过于担心,岑春煊脾气虽不好,但都属公事,而且他对你的大才赏爱有加,是他保荐你在前,绝不会故意刁难你的。” 他目光诚挚地看着李准,试图用言语驱散李准心中的阴霾。
李准却只是苦笑一声,回应道:“老乡,你不知道岑春煊心机有多深肚量有多小,他对我不是真欣赏而是假慈爱。哎,事到如今,说什么也没有用了,富贵在天,死生有命,随它去吧。”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担忧。
于晦若继续安慰道:“我家乡由文官转武将的有岳威信公,由武将转文官的有杨忠武,此二公皆大富大贵长寿长老,福寿超过郭汾阳,你不要气馁,要努力向前看,不要萎靡不振,好自为之,前程未可限量,岳、杨又可以重现了。” 他说得慷慨激昂,希望能激起李准的斗志。
李准却不由苦笑,说道:“谢谢老乡如此高看我,其实此刻我早已心如死灰,无一丝生气了!”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绝望,整个人仿佛失去了灵魂。
第二天午后,李准强打精神,于各军机大臣府邸间辗转。他手拎精致小礼物,面带笑容,嘴角上扬,尽显尊敬之态。然而心中,厌烦与无奈交织,深知此官场周旋为必行之举,避无可避。每至一门前,抬手小心敲门时,那 “咚咚” 声于胡同幽寂处回响,似锤锤砸在他命运不定的琴弦之上。他心内暗忖,这般拜会送礼,于己仕途可能没有几分助力,但切不可有阻力。自己在这官场棋局中,只是一枚被摆弄的棋子,万事得小心谨慎,切不可莽撞?
目前形势下,回广东后他唯有强颜,咬牙将这功利社交之 “戏” 演下去,才能在暗流涌动里寻得转机,以求安稳立足。
第三天黎明,天色还未完全亮透,李准便早早地来到朝房递谢恩书,随后在奏事处静静地等候。
七点钟,他被叫到仁寿宫等候召见。踏入仁寿宫,李准的心情愈发紧张,他缓缓地朝向皇太后跪下,将新发的从一品官帽取下拿在手中,激动的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臣,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叩谢皇太后天恩!” 他的额头触地,心中满是对太后的敬畏。
然后,他戴上帽站起来,横走四步,跪向皇上,双手取下从一品官帽,然后叩头:“臣,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叩谢皇恩!” 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仪式感,也饱含着他复杂的感激情感。
接着,李准再次戴上从一品官帽,站起来,又横走四步,跪在太后面前,脸朝向皇上,静静等候太后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