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在屋外肆虐地呼啸着,好似一头头被激怒的猛兽,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屋内,李准满心悲戚,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他的双肩微微颤抖,豆大的泪珠顺着脸颊簌簌滚落,很快便打湿了大片衣襟。
许久,待那如汹涌潮水般的情绪稍稍退去,他用衣袖胡乱地擦拭着脸上的泪水,眼眶泛红,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决然。旋即,他匆匆朝着王雪岑的居所赶去。
李准见到王雪岑的那一刻,眼中满是恳切与焦急。他双手抱拳,身子微微前倾,急切地恳求道:“老乡啊,无论付出何种代价,哪怕将广雅书院翻个底朝天,也务必找到那海图。只要能找到,我定当重谢,一万两银元绝不含糊!” 说话间,他的眼神坚定而决绝,仿佛在向王雪岑传递着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念。
王雪岑见李准如此模样,心中不禁一阵动容。他叹了口气,无奈之下,只得点头应承下来。随后,他迅速召集所有相关人员,一头扎进了广雅书院那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
书院内,陈旧的书架散发着一股岁月沉淀下来的独特气息,那是一种混合着纸张、墨香与历史尘埃的味道。透过窗户洒进来的光线中,无数细小的灰尘颗粒在肆意飞舞,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所藏典籍的古老与厚重。王雪岑和众人在书架间不停地穿梭忙碌着,他们的身影在昏暗的光线中时隐时现。每一本古籍都被他们小心翼翼地取下,轻轻翻开,仔细地查阅着每一页的内容,看完后又小心翼翼地放回原位,生怕惊扰了这些沉睡多年的历史见证者。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王雪岑在一番细致入微的查找后,在总兵陈伦炯所着的《海国闻见录》中找到了关键线索。刹那间,他的眼睛亮如星辰,双手紧紧地握住那本书,仿佛握住了整个国家命运的希望。他不敢有丝毫耽搁,怀揣着那本书,脚步匆匆地朝着李准家中赶去。
王雪岑满脸兴奋,脚步轻快地跨进李准家的门槛。一见到李准,他便高高地扬了扬手中的书,大声说道:“任庵,找到了!”
李准的眼中瞬间燃起希望的光芒,他急迫地问道:“在哪里找到的,是什么书?”
王雪岑激动得声音都微微颤抖,说道:“我们在书院里翻到的,书名叫做《海国闻见录》,作者是陈伦炯,字次安。他是福建同安人,生于清朝康熙年间。他的父亲陈昂是一位深谙海洋事务的官员,在家庭的熏陶下,陈伦炯自幼便对海洋知识和海防事务兴趣浓厚,有着深入的见解。他曾跟随父亲游历南洋各地,后来又在福建水师任职,积累了丰富的航海与海防经验。陈伦炯凭借自己多年的航海经历、对海洋的观察,以及父亲留下的航海资料,于雍正八年(1730 年)写成了这本《海国闻见录》。这《海国闻见录》内容丰富极了,有《天下沿海形势录》《东洋记》《南洋记》《小西洋记》《大西洋记》《昆仑记》……”
李准此刻心急如焚,哪有心思听这些冗长的介绍。他在屋内来回急促地踱步,时不时焦急地望向窗外,不耐烦地催促道:“老乡,说重点,快讲讲和东沙岛相关的内容。”
王雪岑也不生气,脸上依旧挂着笑容,继续说道:“别急别急,这书里还有个专题叫《南澳气记》,专门记载了南海中的一些岛屿和海域情况,明确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管辖,这可是意义重大啊!而这里面提到的南澳气,指的就是东沙岛,书里还绘有相当准确的示意图呢!”
李准一听,眼睛瞬间亮得如同璀璨的星辰,他迫不及待地一把夺过书,像个孩子般高兴得手舞足蹈,嘴里大声笑道:“东沙岛啊,你终于要回来了!老乡,你可真是我的大贵人!”
李准欣喜若狂,紧紧地抱着那本书,仿佛抱着世间最珍贵的稀世珍宝。他的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那笑容中满是对收复东沙岛的期待与喜悦。当即,他毫不犹豫地将海图呈交给了张人骏。
张人骏身为地方大员,身着官袍,神色凝重,一脸严肃。他深知此事责任重于泰山,接过海图的那一刻,仿佛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历史使命正压在自己的肩头。
张人骏目光坚定地看着李准,说道:“李准,这份海图至关重要,切不可有半点闪失。我这就派人快马加鞭送往北京,希望能借此让日本人认清事实,归还我东沙岛。”
李准神色坚定,语气铿锵有力地回答:“大人放心,这是我们守护国土的希望,相信定能起到作用。”
张人骏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安排人手快马加鞭地将这份珍贵海图寄往北京。然而,外务部收到海图后,事情并未如他们所期望的那样顺利发展。
日本公使林童得知清政府出示海图后,顿时暴跳如雷。他身着华丽的西式礼服,带着一群耀武扬威的随从,气势汹汹地闯进外务部。外务部的大厅里,气氛瞬间紧张得仿佛能点燃空气,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那剑拔弩张的压抑氛围。
林童目光狡黠,嘴角挂着一丝轻蔑的笑意,他大步流星地走到海图前,只是随意地瞥了一眼,然后便用尖锐而傲慢的声音说道:“虽说这份海图上有南澳气,可岛屿名称与我们所掌握的并不相符。况且,这份海图的年代还不到 200 年。按照国际惯例,争议岛屿必须要有 200 年的管理或者开发历史,才能证明归该国所有。要是拿不出 200 年前的地图资料,我大日本帝国绝对不会承认!”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挑衅与不屑,说完后还得意洋洋地扫视了一圈在场的清朝官员,那眼神仿佛在向他们宣告自己已经取得了胜利。
外务部官员强忍着内心的怒火,脸色铁青地说道:“林童公使,这海图已然能充分证明东沙岛是我国领土,你这般无理取闹,是何居心?”
林童却不屑地冷笑一声,那笑声中充满了嘲讽:“哼,就凭这张破图,还想让我们承认?简直是笑话!”日本公使林童蛮不讲理,拒不承认海图效力。可东沙岛主权不容置疑,清政府又该如何应对这棘手难题?
李准等人还能从何处挖掘出更具说服力的证据?这场你来我往的主权争夺之战,究竟能否迎来转机?东沙岛的命运悬于一线,后续的博弈又将如何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