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我,你这小体格,走的还挺快。”钟卫华在后边呼喊。
王小慧眼看着刚才还和自己相谈正欢的陈小旭突然一路小跑走了,还有些疑惑,不过在见到钟卫华同志的时候,便恍然大悟了。这俩人,感情还真好。她此刻有些羡慕了。
张金华跟着李导的身后,俩人正谈论着后续的一些拍摄事项,没想到不经意的一眼,看见了陈小旭和钟卫华俩人肩并肩正往这边走。
“张老师,张老师?”李华见她不回话,便喊了她几声。
“李导,差点忘了给你介绍了,你知道那是谁吗?”
李华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那不就是剧组演员吗?好像是饰演那个刘大妹的?”李华倒是记得这个丫头,有一股子古灵精怪的劲,和大大咧咧的东北女生区别挺大。
“是,就是她。”张金华转过头来,话音一转“不过我说的不是她,是她旁边那个。”
“谁?”李华打量了半晌,也没看出来。平平无奇的相貌,身材也不太行,有点太瘦了,身高倒是勉强,看着有一米八的样子。
“青禾。就是那个鞍山市的作家青禾,马上要去参加军旅题材文学创作会了,之前在单位很多人讨论的《高山下的花环》就是他创作的。”
“谁?他是青禾?这么年轻?”李华有些吃惊。不光是这篇文章,青禾的几篇文章他都看过了,写的那叫一个精彩,总是以意想不到的转折开展故事,无论是立意,还是主题,都很突出。
李华又回看了他几眼,怎么感觉这青年人好像俊朗了许多,五官立体,身材高挑,至于瘦弱嘛,多吃点就能解决的事。
“走,你给我引荐一下。”李华站在食堂门口,准备等着俩人过来。
像这种作家,潜力无限,更何况还这么年轻,如果和他打好关系,不说别的,最起码以后谈小说改编电影的时候,也有一层私人关系在这,怎么都没有坏处。
虽说上海电视台这几年发展的不错,但是和其他省级电视台还是存在一定竞争关系的,大家都卯足了劲,想拍出更好的电视节目和电影,这种剧本资源库,搞好关系肯定没错。
虽然他并不是电影导演,也不负责这块的业务,但是优秀的人才,谁都想认识一下。
“张老师,李导。”陈小旭礼貌的打了个招呼,便准备进门吃饭。
“陈小旭同志,青禾同志,中午还没吃吧?还不要一起吃,我们让食堂给开个小灶。”张金华开口,陈小旭就大概猜到了些什么,她没有回答,只是看着钟卫华,征求他的意见。
“行,张老师太客气了,那我就厚着脸皮沾沾光了。”钟卫华笑了笑。
“对了,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李华李导,这次我们上海电视台就是由李导带队过来拍摄。”她特意把带队俩个字咬的很重,想必钟卫华应该能听得懂意思。
“李导你好,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我一直听小旭念叨您呢,这次可算是见着真人了,我家小旭以后可就麻烦您了。”
李华也没有摆什么导演的架子,也是笑着伸出手,“鞍山出了个大作家,没想到这么年轻,真是年少有为。”转头又看向张金华,“张老师,你说你也是,不早点给我引荐一下。”
“哎呀,都怪我给忘了,不过今天相遇,不正是说明缘分到了吗?咱们赶紧进去吧。”
几人都是老江湖了,这种场面话更是张口就来,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几人来到食堂二楼的包间内,张金华打了声招呼,便出去安排了。虽然说他们是被派过来指导的,但是口粮也还是跟着上海电视台的订量份额,突然多了两个人,还是得下去安排一下才行。
“卫华同志,不介意我这么叫你吧。”李华笑着开了口。
“李导,您这话说的,这有什么不行。”
“听说马上要这次全国军旅题材文学创作会了?”
“对,是有这么个事。”
“你写的那篇《高山下的花环》就是很好的题材,有没有兴趣改编成电影?我们电视台今年一直在找一篇好的军旅题材的小说,想把他改编成电影,但是一直没遇上好的剧本,单位领导都急坏了。”李华嘴角上扬,露出温和的笑意。
这话半真半假,电视台想拍一部军旅题材的电影是真的,并没有说一定要从小说改编,并且领导急坏了也不过是场面话,倒是没有那么急迫。
“李导感兴趣?”钟卫华扬起了眉头,不过话锋一转,“但是张西征同志说帮我联系一下谢瑾导演,他好像也有这个意愿。”
李华听到这句话倒是来了兴趣,好奇的询问:“这倒是我没想到的,你和张西征同志很熟悉?”
“是有一些交集。”钟卫华老实回答,并没有随口就吹嘘俩人的关系怎样。
“谢瑾导演是负责我们电视台的电影拍摄相关工作的,如果你们联系上了就没问题,后续可以洽谈一下。至于我,还是算了,对电影方面我可不太懂,拍拍电视剧我倒是还行。”李华摇了摇手,示意自己并没有拍摄电影的意愿。
“到了首都,我和谢瑾导演碰个面,看看他的想法,然后再做考虑吧。”
“嗯,你那篇稿子肯定没问题的,我看好你。”李华笑容爽朗,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
就在几人聊的起劲的时候,张金华也回来了,“你们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以后说不好,能在咱们上海电视台见到钟卫华同志了。”顿了顿后,李华转头看向了陈小旭,轻声开口:“陈小旭同志,在培训班有没有什么困难?有就提出来,我们剧组保证帮你解决。”
“谢谢李导,目前没有什么困难,张老师和其他老师都对我很好,不过...”陈小旭迟疑了一会,继续开口:“不过目前确实遇到点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