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何忠良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回到家里忙碌了一阵子。
然后坐在沙发上无所事事的发呆,随手拿起手机翻出宋晓梅的电话号码,喃喃自语:“朋友一场,她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打电话表示一下关心,也是应该的吧!”
但望着那个电话号码,何忠良再三犹豫,迟迟没有拨打出去……
又过了几天,何忠良已经不去想关于宋晓梅的事了。但有一次想给别人打电话的时候,竟然鬼使神差的拨打了宋晓梅的电话。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思想跟行为竟然不同步。人有时候一些奇怪的举动,很难解释的清楚。
就像有些场景和行为会非常熟悉,感觉自己明明经历过一次,仿佛时间和空间发生重叠一样。
何忠良意识到自己拨错了电话,在宋晓梅没有接听前,本能的选择挂断。
然后又陷入矛盾,摇了摇头唉声叹气,在心里责怪自己:“既然都已经打过去了,就应该大大方方跟人家问候一声。响两声再挂掉算什么事呢!”
何忠良盯着手机发呆,考虑该再打过去,还是等着人家回电……
正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宋晓梅给他打回电话……
“忠良,你有什么事吗?怎么响两声又挂掉了?”
电话那头传来宋晓梅温柔的责怪,看到何忠良的来电,她感到非常高兴和期待。
何忠良一时紧张,竟然脱口而出:“我没什么事,就是不小心打错了。”
两人陷入沉默……
短暂的尴尬过后,何忠良赶紧关心的问候:“我听说你家里出了点事情,你最近还好吗?生活上有没有什么难处?”
宋晓梅语气失落的抛出一句:“你觉得呢!”
“遇上这种事,你心里肯定不好受……”
何忠良支支吾吾的猜测,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
宋晓梅期待的问:“你有时间吗?”
“当然有时间,我白天一般都没什么事。”
何忠良说完后,两人又陷入沉默……
“今天有点晚了,一会儿我还要去接孩子。等明天上午吧!我去你家一趟。”
听说何忠良要上门拜访,宋晓梅好奇的问:“你来我家干什么?我们在外面见面不行吗?”
“我听说你丈夫现在行动不方便,你把他自己留在家里能行吗?”
“你怎么还关心起他来了,你不是很讨厌他那种没素质的人吗?”
“我的格局没那么狭隘,他遇到这么严重的意外,我怎么还好意思去计较那点小事呢!”
何忠良已经不生那一对霸道父女的气了。
“那好,你有时间的话就来吧!”
宋晓梅把家里的住址告诉何忠良……
晚上睡觉之前,何忠良告诉沈彩月:“我明天打算去宋晓梅家里看望她丈夫。”
沈彩月面带笑容调侃:“你可真会说话,你是冲着她丈夫去的吗?”
何忠良笑而不语,表情有些尴尬。
沈彩月捧着他的脸安慰:“你不用有顾虑,我支持你去关心朋友。这些年你每天待在家里,伺候我和孩子,应该也很孤单吧!现在孩子开始上学,你应该多交几个朋友,经常出去跟人往来。”
“我没觉得孤单呀!白天照顾小君,晚上伺候你,我觉得每天都忙忙碌碌。”
“那真是辛苦你了,以后你可以轻松一些了。小君长大了开始上学,我也渐渐变老,你晚上也不用再那么劳累!”
“那不行!孩子大了我管不了。你可一点都不老,我觉得你正是好时候,越来越风情万种。”
沈彩月凑到何忠良耳边:“你是说我越来越风骚是不是?”
从沈彩月嘴里说出这个词,让何忠良特别激动兴奋,试探着问:“可以这样说你吗?”
沈彩月微笑着点了点头:“只要你喜欢就好,在你面前我愿意……”
何忠良抱着熟睡的孩子下床,把小家伙暂时送出他们的二人世界……
……
第二天早上,何忠良送孩子去幼儿园后。
回家简单收拾了一会儿,便去超市买了几样礼品,赶去宋晓梅家里……
……
几声敲门后,宋晓梅打开门。
消瘦憔悴的面容,见到何忠良后,终于绽放出笑容。
“你怎么还拿礼品呢!难道真是冲着佳佳他爸来的呀!”
何忠良微笑着坦白:“人情世故这一块,总得做做样子像那么回事……”
“下次来不许拿礼品,你也不知道我们需要什么,直接给钱就行啦!”
宋晓梅说笑着邀请何忠良进屋……
何忠良坐在沙发上,宋晓梅兴奋的走来走去,拿水果和饮品招待他。
“你不用这么忙碌,跟我不用这么客气。你丈夫在哪个房间,我先去跟他打个招呼。”
何忠良说着就站起来,宋晓梅上前拦住他,安慰道:“等一会儿吧!他昨晚不舒服,熬到凌晨才睡着,就别去打扰他了。”
“我是想先跟他打个招呼,说明我的来意。他在屋里听见有男人来家里,万一误会有人惦记着他媳妇就不好了。”
何忠良两句玩笑话,让宋晓梅激动的凑到他面前,表情紧张期待的问:“你真的会惦记我吗?”
何忠良后悔自己不该随便开玩笑,本来想让两人都轻松面对,结果弄得气氛更紧张尴尬!
何忠良直截了当的回答:“我只是把你当朋友!”
宋晓梅瞬间神情失落,收起自己的期待和渴望,轻轻把手搭在何忠良肩膀上:
“我现在众叛亲离,所有人见了我都躲远远的。在背后指责我,看我的笑话,难得你还愿意把我当朋友。谢谢你!”
两人坐下后,何忠良关心地问:“你丈夫的情况到底有多严重?没有康复的机会吗?”
宋晓梅摇了摇头:“医生已经劝我们放弃了,他下半辈子都要瘫在床上度过。”
“那真是麻烦了,他自己遭罪也辛苦你了。”
“你觉得我欠他的吗?是不是就该一直照顾伺候他?”
何忠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种上升到道德层面的问题,别人不好做出评论。
只能由当事人自己的内心,是否会感到不安和愧疚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