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皇宫,红墙金瓦,在日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然而此刻,皇宫大殿前的气氛却紧张得如同一触即发的火药桶。苏瑶等人与侍卫们已经僵持了许久,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沉重的铅块,压在众人的心头。
汗水顺着苏瑶的额头不断滑落,浸湿了她的鬓角。她的眼神中既有焦急,又带着一丝不屈,仍在苦苦哀求着侍卫能够通融通融,放他们进宫面见皇帝。“求求你们,这真的关乎大唐的生死存亡啊!”可侍卫们却如同一尊尊冰冷的雕像,对她的话语充耳不闻,手中的长枪一横,将他们阻拦在宫墙之外。
赵文轩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他不停地向侍卫们解释着事情的严重性,甚至不惜提及朝中几位德高望重的大臣来为他们的身份背书,可换来的依旧是无情的拒绝。李长安虽然身负重伤,但此刻也强撑着身体,站在众人身前,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情况,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小宝眼中满是迷茫与无助,他紧紧地拉着苏瑶的衣角,小小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是太子,却连见父皇一面都这么难。而陈老臣,这位曾经在朝堂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此刻也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息,眼中满是忧虑。
就在众人感到绝望,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阵威严的脚步声从宫殿深处传来。伴随着一阵“回避”“肃静”的喊声,皇帝的銮驾缓缓出现。只见銮驾由八名身着华丽服饰的侍卫抬着,四周簇拥着一群威风凛凛的禁卫军。銮驾上,皇帝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冕旒,神色威严而庄重。
苏瑶等人见状,心中涌起一丝希望,立刻整齐地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前回荡。
皇帝微微皱眉,看着跪在地上的这群人,心中充满了疑惑。他轻轻抬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后开口问道:“你们是何人?为何在此喧闹,惊扰朕的朝堂?”
苏瑶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抬起头,直视着皇帝的眼睛,声音清晰而坚定地说道:“陛下,民女苏瑶斗胆求见。此事关乎大唐的江山社稷,还望陛下能听民女细细道来。”接着,苏瑶便将小宝的身世,从他如何被宫女掉包,流落街头成为小乞丐,到自己如何收养他,以及后来发现他真实身份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皇帝讲述了一遍。
皇帝听着,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起来。他的目光落在小宝身上,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这个孩子。小宝被皇帝看得有些紧张,但他还是鼓起勇气,抬起头,与皇帝对视。那一刻,皇帝仿佛从小宝的眼神中看到了当年皇后的影子,心中不禁一动。
苏瑶接着说道:“陛下,不仅如此,德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竟与娘家暗中勾结江湖势力,妄图发动政变,夺取皇位。”说到这里,苏瑶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满是愤怒与担忧。
皇帝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如墨,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德妃,那个他平日里宠爱有加的女子,竟然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他猛地一拍銮驾的扶手,大声喝道:“休要胡言乱语!德妃对朕忠心耿耿,怎会做出这等事来?”
苏瑶并不慌张,她恭敬地从怀中取出他们这段时间收集到的证据,高举过头顶,说道:“陛下,民女所言句句属实,这些证据便是铁证如山。还望陛下明察!”
赵文轩、李长安等人也纷纷跪地,齐声说道:“恳请陛下明察!”
皇帝看着地上高举的证据,心中的疑虑越来越重。他挥了挥手,示意身边的太监将证据呈上。太监小心翼翼地接过证据,呈到皇帝面前。
皇帝接过证据,开始仔细查看。每看一页,他的脸色就愈发难看。这些证据,有书信、契约,还有证人的口供,桩桩件件,都确凿无疑地证明了德妃及其娘家的阴谋。皇帝的双手开始微微颤抖,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失望与懊悔。
“朕真是瞎了眼!”皇帝突然怒吼一声,“来人啊,立刻将德妃及其娘家的人全部抓起来,一个都不许放过!”
禁卫军们立刻领命,如潮水般涌出,朝着德妃的宫殿和她娘家的府邸奔去。
皇帝又看向苏瑶等人,语气中带着一丝愧疚与感激:“多亏了你们,才让朕及时发现了这等阴谋。你们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朕一定满足你们。”
苏瑶再次跪地,说道:“陛下,民女别无所求,只希望陛下能恢复小宝的太子身份,让他能认祖归宗,继承大唐的江山社稷。”
皇帝看着小宝,眼中满是复杂的神情。他缓缓走下銮驾,来到小宝面前,轻轻抚摸着他的头,说道:“孩子,是父皇对不起你,让你受了这么多年的苦。从今天起,你就是朕的太子,朕一定会好好补偿你。”
小宝眼中含泪,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喊道:“父皇!”这一声呼喊,喊出了多年来对父爱的渴望,也喊出了对未来的希望。
皇帝扶起小宝,然后转身对众人说道:“今日之事,让朕深感痛心。朕一定会彻查此事,严惩所有参与阴谋的人。同时,朕也会加强朝堂的治理,绝不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苏瑶、赵文轩、李长安等人听了,心中都感到无比欣慰。他们知道,经过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大唐终于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而小宝也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光明未来。
皇宫大殿前,阳光依旧灿烂。这场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但它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苏瑶等人的勇敢与正义,小宝坎坷的身世与最终的回归,都将成为大唐历史长河中一段难忘的传奇。而皇帝,也在这场事件中深刻反思,决心让大唐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