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朝堂,庄严肃穆,雕梁画栋间,龙椅之上的皇帝面容冷峻,目光如炬,审视着殿下群臣。大殿内气氛凝重,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一场关于国家命运走向的激烈争论,正一触即发。
“报——”一声急促的通报打破了朝堂的寂静,一位信使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跪地呈上一份加急军报。皇帝身旁的太监急忙接过,小心翼翼地呈到皇帝面前。皇帝展开军报,只看了一眼,脸色瞬间阴沉得可怕,猛地将军报摔在地上,怒喝道:“邻国欺人太甚!”
众大臣纷纷跪地,大气都不敢出。皇帝怒火中烧,咬牙切齿地说道:“邻国竟趁我朝国内旱灾,国力有所削弱之际,在边境地区频繁挑衅,制造事端。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朕绝不姑息!”
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皇帝扫视一圈,沉声道:“今日召集诸位爱卿,就是要商议如何应对此事,众爱卿可有良策?”
话音刚落,一位身材魁梧、身着武将服饰的大臣——兵部尚书赵猛,大步跨出,抱拳道:“陛下,臣以为此时应立刻出兵,给邻国一个狠狠的教训!我朝将士英勇善战,岂容他国如此挑衅?定要让他们知道,我大唐的威严不可侵犯!”赵猛目光炯炯,言辞激昂,充满了战斗的决心。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有不少大臣附和。“陛下,赵大人所言极是,出兵方能彰显我朝国威!”“对,不能让邻国小瞧了我们!”主战的声音此起彼伏,在朝堂上回荡。
然而,户部尚书孙文却皱着眉头,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此时不宜贸然出兵。战争一旦爆发,必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今我朝刚经历旱灾,百姓还未从灾难中完全恢复,国库也并不充盈。此时开战,无疑是雪上加霜。”
“孙大人此言差矣!”赵猛立刻反驳道,“若不及时出兵,邻国必定以为我朝软弱可欺,日后定会变本加厉!况且我朝军队训练有素,定能速战速决,岂会陷入持久战,耗费过多资源?”
两派大臣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上争论得不可开交。就在这时,苏瑶挺身而出,她身姿挺拔,仪态端庄,虽身着女装,却丝毫掩盖不住那股自信与从容。
“陛下,臣有话要说。”苏瑶的声音清脆而坚定,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皇帝微微点头,示意她继续。苏瑶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陛下,各位大人,臣深知战争的残酷性。战争一旦打响,受苦的最终还是百姓。我朝刚刚经历旱灾,百姓们流离失所,生活困苦,还没有从灾难中完全恢复过来。此时不宜再发动战争,以免让百姓们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因此,臣主张先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
苏瑶的话刚说完,主战派的大臣们立刻炸开了锅。“苏大人,你一介女流,懂什么军事?只知道一味地求和,简直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一位大臣毫不客气地指责道。
另一位大臣也冷嘲热讽道:“苏大人,这朝堂之上,岂是你一个女子随意发言的地方?这等军国大事,还是让我们这些男人来决定吧!”
面对这些尖锐的指责,苏瑶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她很快冷静下来,目光坚定地看着那些大臣,说道:“各位大人,我虽为女子,但也深知国家大义。我并非是在求和,而是在为国家和百姓考虑。”
苏瑶转身面向皇帝,行礼后继续说道:“陛下,唐朝虽然国力强盛,但经过旱灾的洗礼,国内的经济和民生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此时发动战争,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让百姓们再次陷入痛苦的深渊。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意气用事,而不顾百姓的死活。”
“再者,”苏瑶顿了顿,目光扫过朝堂上的每一位大臣,“外交手段并非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一种智慧的体现。通过谈判,我们可以在避免战争的前提下,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若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岂不更好?”
苏瑶的一番话,有理有据,说得主战派的大臣们一时语塞。但赵猛仍不死心,他冷哼一声,说道:“苏大人,说得倒是轻巧。可邻国狼子野心,岂是几句谈判就能打发的?若谈判不成,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让他们更加嚣张?”
苏瑶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道:“赵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我们可以在谈判的同时,加强边境的防守,做好战争的准备。这样一来,既可以给邻国施加压力,又能让他们看到我们的诚意。若谈判成功,那自然是皆大欢喜;若谈判不成,我们也有足够的实力应对。”
皇帝听着苏瑶的分析,微微点头,陷入了沉思。朝堂上也安静了下来,大臣们都在思考苏瑶的话。原本犹豫不决的一些大臣,开始动摇了。
礼部侍郎李明站出来说道:“陛下,苏大人所言甚是。此时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我们可以先派遣使者前往邻国进行谈判,争取和平解决争端。同时,加强边境的防守,以防万一。”
有了李明的带头,又有几位大臣纷纷表示支持苏瑶的主张。皇帝看着朝堂上的局势,心中已有了主意。
“诸位爱卿,苏爱卿的分析合情合理。朕决定,先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派遣使者前往邻国进行谈判。同时,赵猛听令!”皇帝目光转向赵猛。
赵猛连忙跪地:“臣在!”
“朕命你加强边境的防守,调集精锐部队,时刻警惕邻国的一举一动。若他们敢轻举妄动,定要给予迎头痛击!”皇帝的声音威严而有力。
“臣遵旨!”赵猛领命道。
随后,皇帝又看向苏瑶,说道:“苏爱卿,此次外交谈判事关重大,你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苏瑶思考片刻,说道:“陛下,臣推荐赵文轩大人。赵大人学识渊博,口才出众,且为人正直,有勇有谋。若由他担任使者,定能不辱使命。”
皇帝点头表示同意:“好,就依苏爱卿所言,命赵文轩为使者,即刻准备前往邻国。务必在维护我朝尊严和利益的前提下,争取和平解决争端。”
“臣遵旨!”赵文轩从大臣中走出,跪地领命。
退朝后,苏瑶走出朝堂,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她深知,这次外交谈判的道路必定充满荆棘,但只要有一丝和平的希望,她就会全力以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文轩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出使事宜。他深入研究邻国的国情、风俗和外交政策,与苏瑶等人反复商讨谈判策略。苏瑶也利用自己的人脉和智慧,为赵文轩提供各种情报和建议。
终于,赵文轩带着使命和期望,率领着使团踏上了前往邻国的征程。在边境线上,苏瑶和林羽前来为他送行。
“赵大人,此次出使,责任重大。你一定要小心谨慎,平安归来。”苏瑶满脸关切地说道。
赵文轩微笑着点头:“苏大人放心,文轩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和诸位大人的期望。”
林羽拍了拍赵文轩的肩膀,说道:“赵大人,若有需要,尽管开口。我林羽定当全力支持你。”
赵文轩感激地看了林羽一眼:“林将军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望着赵文轩远去的背影,苏瑶心中默默祈祷。她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场外交谈判,更是关乎国家命运和百姓福祉的一场较量。而她,将继续在朝堂上为国家和百姓的安宁而努力奋斗 。